为你推荐
◎特稿
王念孙“生成类比逻辑”中的必然属性及当代意义[1]
一、引言
二、《广雅疏证》中的类比论证
三、王念孙“生成类比法”的原理和分析
四、当代意义
五、结语
◎章黄之學研究(紀念黄侃先生130周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文章[1])
章黄學派的特色及在臺灣的發展
一、前言
二、章黄學説的特色
三、臺師大林景伊先生對章黄學説的傳承
四、政大高仲華先生對章黄學説的發揚
五、中國文化大學潘重規先生的“敦煌學”
六、臺師大伯元先生對章黄學説的拓展
七、結論
唐代音韵史新资料
一、道璿及其《华严传音义》
二、《华严传音义》的音注
三、《华严传音义》音切与《切韵》系韵书的关系
四、《华严传音义》音注反映的唐代许州语音特点
季刚先生黄侃《易》学钩沉发微
一、前言
二、论小学与《易》学关系
三、论《文心雕龙》与《易》学
四、治《易》学与论《易》理
五、结论
附录
湖北黄冈话的“擂子”[1]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论黄侃先生“系统条理之学”的内涵与渊源
一、黄侃“系统条理之学”的学术思想及其渊源
二、黄侃“系统条理之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渊源
三、黄侃“系统条理之学”的学术体系及其渊源
四、黄侃“系统条理之学”的历史意义
◎争鸣
新出陶觥铭献疑[1]
◎语法研究
战国秦代复音疑问代词研究[1]
一、引言
二、复音疑问代词的界定
三、数量与频率
四、询问功能
五、非疑问功能
六、句法功能
七、异同辨析
八、结论
近代汉语语法体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
一、引言
二、近代汉语体标记[4]的个案考察
三、近代汉语体貌系统研究
四、汉语体貌历史演变研究
五、近代汉语体貌研究的理论视角
六、总结:不足及展望
中古汉语工具范畴的句法实现及其历时演变[1]
一、引言
二、中古时期工具范畴的标记形式
三、中古时期工具范畴的语序形式
四、结语:中古汉语在工具范畴历时演变中的重要意义
趋向动词的视点参照系统分析与构建[1]
一、引言
二、动趋式概念结构语义要素的离析及基本分析框架
三、趋向动词的视点参照框架构建
四、余论
“莫大”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解释
一、引言
二、“莫大”的词汇化分析
三、现代汉语“莫大”的使用情况
四、结语
浮现、消蚀与强化:“NP一个”构式义解析[1]
一、“NP一个”的构式义解析
二、“NP一个”与“一个NP”的功能比较
三、结语
语气副词“难道说”的句法语义分析[1]
一、引言
二、“难道说”的句法特征
三、“难道说”的语义功能
四、“难道说”与“难道”的语用差异
五、结语
◎文字学与文字考释
孙星衍平津馆仿宋刊本《说文解字》考论[1]
一、清代前期《说文》的传播与平津馆本的刊刻缘起
二、平津馆本《说文》的底本选择与刊刻经过
三、平津馆本《说文》校记与严可均顾广圻之争
四、平津馆本《说文》与额勒布本《说文》的比较
五、结语
明清档案俗字研究的价值
一、重新审视汉语俗字的定义
二、开拓汉语俗字研究的新领域
三、弥补大型字典编纂的缺失
四、探索俗字形体演变的源流
五、提高明清档案整理的品质
清华竹书训诂拾遗[1]
一
二
三
银雀山汉简《五名五共》“刚至”考[1]
◎音韵学
唐代近体诗用韵研究[1]
一、引言
二、近体诗用韵的独用、合用例
三、近体诗用韵分析
四、余论
◎词汇研究与词义考释
《春秋》经传语言差异在常用词研究中的重要性[1]
一、关于第一人称代词“我”
二、关于表示“到达”义的“至”
三、余论
逆向偏指与词义演变
一
二
三
由林州方言量词“嘴”与“口”的区别说开去[1]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量词“口”的历史考察
三、量词“嘴”的历史考察
四、前述问题的原因探讨
五、结语
说“险”的形义与训诂问题[1]
一、问题的提出
二、“险”的字形演变与构形问题
三、关于“险”的训诂问题
四、结语
“喽”“不娄(蝼)”试诂[1]
一
二
三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语素频率对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1]
一、实验设计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语
◎其他
《后汉书稽疑》商榷[1]
一部散佚的训诂要籍[1]
一、《营造法式》所引《义训》材料27条
二、宋陆佃《埤雅》所引《义训》材料6条
三、宋高似孙《剡录》所引《义训》材料1条
四、元李衎《竹谱》所引《义训》材料4条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