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文明的故事11:拿破仑时代电子书

(1)荣获普利策奖50周年新版,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令罗振宇“惊叹”,令高晓松“感慨”,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任志强推荐给潘石屹,人类“认识你自己”的书。 (2)理想国经典巨献,在“理想国译丛”之后,新辟“理想国经典馆”系列,馆之作是杜兰特经典巨著《文明的故事》。可团,套装共11卷加送1个订制纸箱(另也有11卷单行本面世),均有精装书衣,护眼阅读的纸张,精心装帧的图片。

售       价:¥

纸质售价:¥145.30购买纸书

32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

出  版  社:理想国|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字       数:78.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文明的故事》丛书简介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与其夫人阿里尔的代表作,费时近半世纪写就,是为我们普通读者撰写的大型历史著作。其中第10卷《卢梭与大革命》获得1968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杜兰特夫妇因此书荣获1977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这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总集,叙述生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历史折叠了时间和空间。全书共计11卷,超过1000万字,近千幅精美插图,俯瞰110个世纪里人类心智的成就,堪称一部人类文明的“传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哲学、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万物生长,文明是庞大的社会历程,它把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艺复兴、文明变迁等几大条。它将浩瀚的历史细节整合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知识,克服历史叙述中日益严重的碎片化和专业化,致力于提炼出一种整体的历史洞察,期待给予当代人以鲜活的启发,像古希腊神庙箴言一样“认识你自己”。西方世界期待杜兰特著作的全貌,一等就是30年,每出一卷都好评如潮。中文版《文明的故事》今已全套引,全书共11卷15册,包括《东方的遗产》《希腊的生活》《恺撒与基督》《信仰的时代(上下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始的时代》《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时代》《卢梭与大革命(上下册)》《拿破仑时代(上下册)》,*后一卷《拿破仑时代》的结尾,特别收了提炼全书11卷精华、影响我们邦本家国至今的中纪委推荐读本《历史的教训》。“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旧译《世界文明史》,今按英文原版恢复本来的译名。读者在轻松阅读文明的故事时,可潜移默化地感知人类文明的美妙与伟大。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遗产,历史的教训也藏在无尽的时间之中。 ◎ 本卷《文明的故事11:拿破仑时代》内容简介 《拿破仑时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收官之作。当然,拿破仑是一位史无前例的独裁者,他也是人类历*具魔力的梦想家与实践家。让我们保全自由!让我们保全平等!欧洲在他15年的统治下向前推了半个世纪。不过,拿破仑一直努力使人民受他对政治自由所下的定义:定期举行其结果必然是赞成明专制的公民投票。他说:“权力是我的情妇。我努力奋斗征服了她,绝不容许别人从我身旁把她抢走,甚至向她求爱也不可以……”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推荐道,《拿破仑时代》的*后篇章是《历史的教训》,它浓缩了《文明的故事》全部11卷的精华,凝聚毕生治史心血,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盛衰定律等在历史之中所扮演的角色,集中表达了杜兰特博士对世界文明史的独到见解,“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本卷封面图案】拿破仑一世的纹章,采用了法兰克查理曼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个帝国的多种象征标志图案。<br/>【推荐语】<br/>(1)荣获普利策奖50周年新版,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令罗振宇“惊叹”,令高晓松“感慨”,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任志强推荐给潘石屹,人类“认识你自己”的书。 (2)理想国经典巨献,在“理想国译丛”之后,新辟“理想国经典馆”系列,馆之作是杜兰特经典巨著《文明的故事》。可团,套装共11卷加送1个订制纸箱(另也有11卷单行本面世),均有精装书衣,护眼阅读的纸张,精心装帧的图片。 (3)为什么要读《文明的故事》?因为它提供给你一个整体的历史观,不是碎片化和专业化的。德尔菲神谕说:认识你自己。杜兰特说:认识我们自己的文明。静下心来展读人类的命运,读完之后你会更谦逊。什么年龄来读《文明的故事》?18岁时正好,错过18岁还有28岁,还有38岁,如果你48岁了还有雄心读,也正常,作者撰写这套超过1000万字的书,写到90多岁。把书放在家庭书架上,甚至孩子若有兴趣,会自己去发现。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季羡林】——西方学者称威尔•杜兰特的《文明的故事》是一部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台湾学者誉之为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是很有见地的,绝不是溢美之词。 ☆【“罗辑思维”主讲 罗振宇】——它是一个人的历史,跟《史记》、《离骚》一样,是把个人心性、见识、忧愤、哲思都注到写作中;它是一部文明大典,这个世界历史,被他梳理成了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文艺复兴、欧洲文明几大条,这种站在历史之巅俯瞰的综合概括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晓松奇谈”主讲 高晓松】——美国历史学大师、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有一句名言:Most of history is guessing,the rest is prejudice(按:中国人总说历史是镜子……) ☆【“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主讲 何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和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Ariel Durant)花了50年时间,写了1500万字,完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的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文明的故事》)。<br/>【作者】<br/>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普利策奖(1968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早年与胡适均曾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前期著作以《哲学的故事》一书畅销成名。此后著作亦以其鲜明主张的自由和公平,赢得东方读者包括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尊重。后半生更以莫大的毅力和勇气撰写《文明的故事》,超级马拉松般持续近半世纪,曾环球考察实地历史(包括广东、上海等地),后一段写作行程幸有金婚伴侣杜兰特夫人执笔加,终于留下这一部传世之作。杜兰特博士亦可谓20世纪会讲故事的人,讲完了“哲学的故事”,再讲“文明的故事”。终其一生,他都热情地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化复杂为易懂,我们读者获益良多。他说,历史的教训,就是我们总也记不住教训。在人类的程上,直线往往是两之间长的距离。而从成功到一败涂地,也只是历史的一念之差而已。历史不是一个可以被推或抵抗的程,这也是历史周期律反复证明的。经典不愧为经典,几乎没有人对文明做过这样细致的滴水研磨(有别于此前的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同时代的汤因比《历史研究》、此后的麦克尼尔《世界史》),而《文明的故事》位列成功的史学系列,成为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启蒙读物,亦使初版者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傲然于全球出版界。90年代以来,全书11卷制作成完整的英语有声读物,继续启示新一代以博雅智慧迎对21世纪的未来冲。<br/>
目录展开

总目录

拿破仑时代(上)

目录

致读者

第一部 法国大革命

第一章 革命的背景(1774—1789)

法国人民

政府

第二章 国民会议(1789.5.4—1791.9.30)

三级会议

巴士底监狱

马拉(1789)

舍弃(1789.8.4—8.5)

赴凡尔赛(1789.10.5)

革命的宪政(1790)

米拉波偿还债务(1791.4.2)

赴瓦雷纳(1791.6.20)

第三章 立法会议(1791.10.1—1792.9.20)

戏剧中的角色

战争(1792)

丹东

大屠杀(1792.9.2—9.6)

第四章 国民公会(1792.9.21—1795.10.26)

新共和国

第二次革命(1793)

马拉之死(1793.7.13)

“伟大的公安委员会”(1793)

恐怖时代(1793.9.17—1794.7.28)

温和派(1794.7.29—1795.10.26)

第五章 督政府(1795.11.2—1799.11.9)

新政府

年轻的拿破仑(1769—1795)

约瑟芬

意大利的旋风(1796.3.27—1797.12.5)

共和历12月18日的政变(1797.9.4)

东方的幻想(1798.5.19—1799.10.8)

督政府的没落(1797.9.4—1799.11.9)

拿破仑的崛起(1799.11.9)

第六章 大革命下的人生(1789—1799)

新的阶级

新道德

风俗

音乐与戏剧

艺术家

科学与哲学

书籍与作者

斯塔尔夫人与大革命

回顾

第二部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

第一章 英格兰在忙碌

另一种形式的革命

底层

忧郁的科学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第二章 英国的生活

阶级

政府

宗教

教育

道德

礼仪

英国的剧场

总结

第三章 英国的艺术

艺术家

建筑

从漫画到康斯太布尔

特纳(1775—1851)

第四章 英国的科学

进步的通衢

物理学:拉姆福德与扬

化学:道尔顿与德维

生物学:伊拉斯谟·达尔文

医学:詹纳

第五章 英国的哲学

托马斯·潘恩论基督教

葛德文论正义

马尔萨斯论人口

边沁论法律

第六章 文学的转变

报纸

简·奥斯汀(1775—1817)

威廉·布莱克(1757—1827)

第七章 湖畔诗人(1770—1850)

环境

华兹华斯(1770—1797)

柯勒律治(1772—1794)

骚塞(1774—1803)

柯勒律治(1794—1797)

三人组合(1797—1798)

抒情民谣集(1798)

流浪的学者(1798—1799)

格拉斯米尔的田园生活(1800—1803)

爱情、劳动、鸦片(1800—1810)

哲学家柯勒律治(1808—1817)

华兹华斯的巅峰期(1804—1814)

高门圣哲(1816—1834)

论遗世独立派

骚塞(1803—1843)

华兹华斯的独白(1815—1850)

第八章 反叛的诗人(1788—1824)

褪色的污点(1066—1809)

欧陆大旅行时期的拜伦(1809—1811)

伦敦之狮时期的拜伦(1811—1814)

婚姻试验时期的拜伦(1815—1816)

雪莱的青年时期(1792—1811)

雪莱的私奔(1811—1812)

雪莱的私奔(1812—1816)

拜伦和雪莱的瑞士假期(1816)

拜伦在威尼斯衰朽(1816—1818)

雪莱家长(1816—1818)

雪莱的巅峰时期(1819—1821)

拜伦的爱情与革命(1818—1821)

对照

比萨诗篇(1821—1822)

雪莱的祭物(1822)

拜伦的转变(1822—1824)

生存者

第九章 英格兰的邻邦(1789—1815)

苏格兰人

爱尔兰人

第十章 皮特、纳尔逊和拿破仑(1789—1812)

皮特与大革命

纳尔逊(1758—1804)

特拉法尔加角(1805)

英国的世纪(1806—1812)

第三部 拿破仑与欧陆

第一章 伊比利亚半岛

葡萄牙(1789—1808)

西班牙(1808)

亚瑟·韦尔斯利(1769—1807)

半岛之战(1808—1812)

结果

第二章 意大利及其征服者(1789—1813)

意大利与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治理下的意大利(1800—1812)

国王与教皇

战争之后

卡诺瓦(1757—1822)

再见吧!意大利!

第三章 奥地利(1780—1812)

开明的专制君主(1780—1792)

弗兰茨二世

梅特涅

维也纳

艺术

第四章 贝多芬(1770—1827)

在波恩度过的少年时代(1770—1792)

进步与悲剧(1792—1802)

英雄的岁月(1803—1809)

情人

贝多芬与歌德(1809—1812)

最后的胜利(1811—1824)

剧终(1824—1827)

插图

拿破仑时代(下)

目录

第五章 日耳曼与拿破仑 (1786—1811)

神圣罗马帝国(1800)

莱茵邦联(1806)

拿破仑的日耳曼诸省

萨克森

普鲁士:腓特烈的遗产(1786—1787)

普鲁士的崩溃(1797—1807)

普鲁士的再生(1807—1812)

第六章 日耳曼民族(1789—1812)

经济

信仰者与怀疑者

日耳曼的犹太人

道德

教育

科学

艺术

音乐

剧院

戏剧家

第七章 日耳曼文学(1789—1815)

革命与反响

魏玛

文学

浪漫的狂喜

情感之声

施莱格尔兄弟

第八章 日耳曼哲学(1789—1815)

费希特(1762—1814)

谢林(1775—1854)

黑格尔(1770—1831)

第九章 大陆边缘各国(1789—1812)

瑞士

瑞典

丹麦

波兰

欧洲的土耳其帝国

第十章 俄国(1796—1812)

背景

保罗一世(1796—1801)

君主的教育

年轻的沙皇(1801—1804)

亚历山大治下的犹太人

俄国的艺术

俄国文学

亚历山大与拿破仑(1805—1812)

第四部 拿破仑的升沉

第一章 执政府(1799.11.11—1804.5.18)

新宪法

执政府的战役

改造法国(1802—1803)

光荣之路

大阴谋(1803—1804)

拿破仑称帝(1804)

第二章 新帝国(1804—1807)

加冕(1804.12.2)

第三次同盟(1805)

奥斯特利茨之役(1805.12.2)

绘制地图者(1806—1807)

耶拿、埃劳、弗里德兰(1806—1807)

泰尔西特(1807.6.25—7.9)

第三章 庞大的领域(1807—1811)

波拿巴家族

半岛之战(1807.10.18—1808.8.21)

冠盖云集爱尔福特(1808.9.27—10.14)

半岛之战(1808.10.29—1809.1.16)

富歇、塔列朗与奥地利(1809)

婚姻和政策(1809—1811)

第四章 拿破仑其人

外观

心智

性格

将军

统治者

哲学家

他究竟是什么人?

第五章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1800—1815)

经济

教师

军人

道德与风俗

雷卡米耶夫人

法国的犹太人

第六章 拿破仑与艺术

音乐

建筑与雕刻

画家

戏剧

第七章 反对拿破仑的文学

检查制度

斯塔尔夫人(1799—1817)

贡斯当(1767—1816)

夏多布里昂(1768—1815)

第八章 拿破仑时代的科学与哲学

数学与物理学

医学

生物学

何为心智?

保守思想的潮流

第九章 远征莫斯科(1811—1812)

大陆封锁

法国的不景气(1811)

备战(1811—1812)

莫斯科之途(1812.6.26—9.14)

火烧莫斯科(1812.9.15—19)

归途(1812.10.19—11.28)

第十章 厄尔巴岛(1813—1814)

至柏林

至布拉格

至莱茵河

转折点

至巴黎

和平

第十一章 滑铁卢(1814—1815)

路易十八

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厄尔巴岛

不可思议的旅程(1815.3.1—20)

重建

最后之役

第十二章 圣赫勒拿岛

第二次逊位(1815.6.22)

第二次复辟(1815.7.7)

投降(1815.7.4—8.8)

第十三章 结束

圣赫勒拿岛

哈德逊·洛爵士

了不起的伙伴

了不起的独裁者

最后的战斗

第十四章 总结(1815—1840)

家庭

回国

回顾

结论 历史的教训

第一章 踌躇

第二章 地球与历史

第三章 生物学与历史

第四章 种族与历史

第五章 性格与历史

第六章 道德与历史

第七章 宗教与历史

第八章 经济与历史

第九章 社会主义与历史

第十章 政府与历史

第十一章 战争与历史

第十二章 成长与衰退

第十三章 真有进步吗?

插图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