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独特的生命体是如何诞生、成长、取、挑战、变革的,汇集近百年历史学、考古学的丰硕成果,运用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提供中国通史的全新读法,讲透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特色之一:把中国看作一个生命体 中国是一个生命体,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长和成熟,还要经历*和逆转。假设我们忘掉了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切,假设我们是一个在火星上观察中国的局外人,我们好奇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中国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这就是这套书算讲解的核心内容。
售 价:¥
纸质售价:¥31.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01
02
03
04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西汉的确立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09 与民休息和“汉兴七十年”
10 黄老之治是怎么回事儿
11 西汉对秦朝的反思是开创新帝国的关键
第二讲 西汉前期的统治
01 与民休息和无为而治
02 汉武帝即位前的帝国秩序
03 宫廷的时代变化
04 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
05 杂糅的儒家
06 外儒内法
07 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
08 第一个淮南王刘长
09 第二个淮南王刘安
10 朝廷削藩
11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第三讲 汉武帝的豪迈与哀愁
01 博士制度与人才选拔
02 人才选拔的一系列制度
03 皇权集中与巫蛊案
04 巫蛊案的思想背景
05 “天人感应”与政治策略
06 绝对皇权的后遗症
07 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冲突
08 匈奴的崛起
09 西汉初期对匈奴无可奈何
10 和亲策略
11 汉文帝时期的汉匈关系与李广
第四讲 李广难封
01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
02 李广与匈奴交手
03 汉武帝准备对付匈奴
04 马邑之诱前后
05 李广的个性
06 新一波攻势
07 再度出征
08 李广之死
09 李广的郁闷
10 李敢和李陵
第五讲 太史公与中国史学精神
01 太史公是什么意思
02 读《史记·太史公自序》
03 司马迁子承父业
04 司马迁的志愿
05 “继《春秋》”!
06 如何才能“继《春秋》”
07 司马迁的信念
08 司马迁《报任安书》坦陈真实的心迹
09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而招辱
10 司马迁的苦衷和贡献
第六讲 昂扬精神的文字表达
0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02 太史公的独特设计
03 《史记·封禅书》与《史记·平准书》
04 太史公的历史学精神
05 昂扬时代氛围的另一种表达 ——汉赋
06 赋的起源
07 贾谊的《鵩鸟赋》
08 枚乘的《七发》
09 《七发》的文字奇观
10 文辞的力量
第七讲 华丽而夸张的汉赋
01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02 汉赋彰显时代精神
03 想象力和文字的极致
04 华丽还是空洞?
05 赋比辞更加夸张
06 夸张还是矫饰?
07 从汉赋看汉武帝时代的矛盾
08 汉武帝传位汉昭帝
09 四位辅政大臣的路线之争
10 《盐铁论》之争
11 霍光的胜利
第八讲 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01 《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
02 知识的保存者 ——博士
03 秦始皇的焚书令和以吏为师
04 五经博士的设立
05 今文经学刚开始时是主流
06 古文经学的兴起
07 古文经学对今文经学的挑战
08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
09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
10 董仲舒的经学与西汉的政治
11 董仲舒构建的意识形态
12 “天人感应”学说的后遗症
第九讲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谶纬文化
01 董仲舒主张抬高圣人,却抬高了解经者
02 谶纬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03 谶纬对孔子的离奇解释
04 董仲舒将阴阳学说引入儒学
05 谶纬的流变
06 一切都是为了集权
07 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土地买卖
08 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
09 重农并非重视农民
第十讲 帝国宿命与王莽改制
01 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产生的恶果
02 皇权集中让宦官钻了空子
03 皇帝掌控不了中朝
04 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
05 王莽崛起的背景
06 理想主义的儒者王莽
07 王莽同时掌握了中朝和外朝
08 古文经学对王莽的支持
09 王莽做事都要有经书的根据
10 谶纬提供给王莽登基的政治合法性
11 新朝的复古
12 王莽改制,后患无穷
13 成也复古,败也复古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