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重述神话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文化文本论与证据间性视角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78.90购买纸书

14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叶舒宪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字       数:28.9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从文学人类学提出的文化文本理论及四重证据法视角,按照不同证据之间的间性互动关系,对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的论文加以提炼、整合,分为五个部分。作为前沿交叉学科的文学人类学,经过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实践积累,走向以文化符号编码论与四重证据法为其特有内容的中国本土文化理论体系建构的方向,成为一种超越文字书写的小传统局限、具有深度解释力的人文学术新范式,承担着拓展超长时段文化视野、重述中国的学术创新使命。     本书适合文科师生和一般文史哲爱好者阅读,对跨学科研究和思考更多有启迪。<br/>【作者】<br/>    叶舒宪,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作有《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四重证据法研究》《文学人类学教程》等四十余部。     公维军,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比较神话学、物质文化研究。在《社会科学》《民族艺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版权页

内容提要

导论——当我们谈论文学人类学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第一部分 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篇

四重证据的升级改造与国学建设的当代价值

文学人类学的创新研究对高校中文教育的启示

文学人类学知识考古范式的建构与实践——“四重证据法”十年志(2005—2016)

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方法论演进—从“古史辨派”到“文学人类学派”

活态之物:文化大传统对物的发现

潜意识对第三重证据的建构

第二部分 文化文本逆向间性论篇

从“神话中国”看民间美术与大传统传承

中国南方民族铜鼓日纹图像与阴阳神话研究

第三部分 文化文本顺向间性论篇

萨满“跳进跳出”的文化密码

神话的考古学:鲧、禹的家事与天下事

华夏建筑形态的大传统神话基因

神秘医学“祝由”的文化符号探究

第四部分 文化文本平向间性论篇

戏剧·仪式·生活——人类学视野中藏戏的地域呈现及生活样态

壮族口传巫辞文学的传承与叙事模式

从演化论的视角看地方文化保护的意义

禹妻“涂山”氏名称与“蜍蟾”同源考

神话旅行与救世情怀—约瑟夫·坎贝尔及其神话研究

文学表述与边疆多元文化重塑:民国时期湘西板塘苗文歌管窥

第五部分 文化文本复合间性论篇

龙血玄黄——大传统新知识求解华夏文明的原型编码

生以身为:艺术中的身体表述

从玉帛古国到干戈王国

从梭坡如何去往东女国?:藏彝走廊的传说、道路与地方空间

玉圭如何“重述”中国——“圭命”神话与中国礼制话语建构

附录 重述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新话语——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