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牛津艺术史系列(第一辑 全十册)电子书

售       价:¥

127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牛津艺术史(辑)   丛书中文版主编:易英   易英、王春辰、郭红梅等 译   牛津艺术史——西方当代权威的艺术史丛书,由英语世界权威学者撰著,采用开放式的出版理念,已出版三十余种。每种配有百幅以上的全彩精美图版,用前沿观点与新颖材料阐述艺术史核心问题,被誉为“通向21世纪艺术史的大门”。   1.中国艺术 Art in China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 著   中国美术史权威学者柯律格的进店著作,以前沿观念全面盘整解析中国艺术脉络,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看作是“对传统艺术史的巨大挑战,文辞优美,充满智慧。”   2.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 Classical Art: From Greece to Rome   [英]罗宾·奥斯本Robin Osborne 著   回归古典,近距离观看古希腊城邦的艺术生活,全面深入探索西方艺术传统之源头。   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1350-1500 Art inRenaissance Italy : 1350-1500   [英]伊芙琳·韦尔奇Evelyn Welch 著   打破传统艺术史研究视角,从社会与经济发展与物质材料变革入手,全方位还原文艺复兴辉煌背后的人性真相。   4.欧洲艺术:1700-1830 Art in Europe1700-1830   [英]马修·克拉斯克Matthew Craske 著   抛开陈词滥调的属于,回归历史观看的远点,再现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欧洲艺术全景。   5.现代艺术:1851—1929 Modern Art1851-1929 [美]理查德·布雷特尔Richard Brettell 著    深入探讨资本主义扩张时期下的艺术巨变,脉络清晰,鞭辟入里,全面剖析莫奈、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的诞生之路,充分展示了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功能和责任。   6.风景与西方艺术 Landscape andWestern Art [英]马尔科姆·安德鲁斯Malcolm Andrews 著     诗意的崇高与风景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西方艺术风景画中完美结合,山之巅的孤独,海浪的咆哮,瞬息万变的消逝及永恒,领略特纳、库尔贝、斯特林堡、莫奈、塞尚等绘画大师的艺术哲思。   7.照片的历史 The Photograph [英]格雷汉姆·克拉克Graham Clarke 著   柔和不同创建,从作品、人物理解摄影题材的发展变化,探索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摄影自诞生以来生动、极具情感的进化历程。   8.20世纪的设计 Twentieth-CenturyDesign [英]乔纳森·M. 伍德姆Jonathan M. Woodham 著   世界设计师协会主席权威制作,充分展现了设计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艺术方式,进入人类商业社会发展视野的全过程,以及设计与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的民族意识、实用主义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未来设计之路的借鉴明灯,每一位想进入设计历史丰碑的设计师的之书。   9.西方当代雕塑 Sculpturesince 1945 [英]安德鲁·考西Andrew Causey 著   全景观呈现“二战”以后,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记录艺术与现实的交锋碰撞。   10.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 The Art ofArt History:A Critical Anthology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编   艺术史研究源于何处?艺术史与艺术是何种关系?艺术史研究读本,包括温克尔曼、康德、黑格尔、沃尔夫林、李格尔、贡布里希等人迄今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35篇文章,以手资料梳理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目录展开

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章 墓室艺术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前2500 — 前200年

第一帝国:前221 — 220年

北方和南方:220 — 589年

墓室雕塑:400 — 650年

第二章 宫廷艺术

唐至宋初:618 — 960年

北宋宫廷艺术:960 — 1127年

南宋宫廷艺术:1127 — 1279年

元代宫廷艺术:1279 — 1368年

明代宫廷艺术:1368 — 1644年

清初宫廷艺术:1644 — 1735年

乾隆时期:1736 — 1795年

晚清宫廷艺术:1796 — 1911年

第三章 寺观艺术

早期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约450 — 约580年

隋(581 — 618)唐(618 — 906)的宗教艺术

北宋宗教艺术:960 — 1127年

南宋宗教艺术:1127 — 1279年

南宋僧人与文人

元代佛教艺术:1279 — 1368年

14 — 15世纪的宗教绘画

明代宗教艺术:1368 — 1644年

清代宗教艺术:1644 — 1911年

第四章 文人生活中的艺术

文人艺术——书法

北宋的艺术与理论

南宋(1127 — 1279)和元(1279 — 1368)

明:1368 — 1644年

董其昌的艺术和理论:1555 — 1636年

17世纪和明清转型

清:1644 — 1911年

19世纪

第五章 艺术市场

宋元时期:960 — 1368年

明(1368 — 1644):绘画

明(1368 — 1644):印刷

明(1368 — 1644):纺织品和手工艺品

晚明绘画中的业余与职业问题

清:1644 — 1911年

版画与透视图

19世纪的上海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

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中国艺术

插图一览表

参考文献

大事记

索引

英文版权页

照片的历史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照片?

第二章 我们如何阅读照片?

第三章 摄影与19世纪

第四章 摄影中的风景

第五章 摄影中的城市

第六章 摄影中的肖像

第七章 摄影中的身体

第八章 纪实摄影

第九章 作为艺术的摄影

第十章 被操纵的摄影

第十一章 充满无限好奇的盒子

注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插图目录

文献综述

大事记

术语解释

译名对照表

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

社科新知 文艺新潮

目 录

导言

组织

艺术史:创造视觉的清晰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艺术

导言

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

一、自然之美

四、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六、绘画

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之死

意图的模式(1)

导论:语言和说明

1.说明的对象:经过描述考虑的图画

2.对图画的描述即对观画后的思维的再现

3.三种描述性词语

4.批评性描述的直证性

5.小结

第二章 美学

导言

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

判断力批判(1)

Ⅲ.判断力的批判作为把哲学的这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段

Ⅳ.判断力,作为一种先天立法能力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一卷 美的分析论

第一契机 鉴赏判断[2]:按照质来看的契机

§1.鉴赏判断是审美的

§2.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3.对快适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4.对于善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5.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之比较

从第一契机推得的美的说明

第二契机 即鉴赏判断按照其量来看的契机

§6.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

§7.按上述特征把美和快适及善加以比较

§8.愉悦的普遍性在一个鉴赏判断中只表现为主观的

从第二个契机推出的美的说明

第三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它里面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来看的契机

§10.一般合目的性

§11.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

§17.美的理想

从第三个契机推出的美的说明

第四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的契机

§18.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

§19.我们赋予鉴赏判断的那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

§20.鉴赏判断所预定的必然性条件就是共通感的理念

§22.在一个鉴赏判断里所想到的普遍赞同的是一种主观必然性,它在某种共通感的前提之下被表象为客观的

从第四个契机推论出的美的说明

美学(1)

题材的划分

1.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2.理想发展为艺术美的各种特殊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与浪漫型艺术

第三章 风格

导言

艺术史原理(1)

最普遍的再现形式

模仿和装饰

多样性和同一性

主要的母题

“形式”—19世纪的形而上学与艺术史描述的问题

风格(1)

论风格(1)

技术与时尚

风格的发展与衰变

风格观相学(Stylistic physiognomics)

艺术选择鉴别学(The diagnostics of artistic choice)

形态学与鉴赏学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历史

导言

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1)

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

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图像概念

拯救瓦尔堡的传统

第五章 意义的机制:图像志与符号学

导言

符号学与图像志

符号学与艺术史:论语境和传播者

一、语境

二、传播者

《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1)

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

解读的过程:指示与再现

解读的过程:视觉的语法及其自我表现

解读《阿卡迪亚的牧人》

分析的三个层次

易读性的语法:转移

Et in Arcadia ego:一个语义学问题

文本与图像

第六章 现代性及其不满

导言

扩展领域中的雕塑

什么是作者?(1)

寓言的冲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

勾勒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何去何从?

第七章 性别问题

导言

艺术史规则:忽略之罪

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五位英国艺术家

再现:意识形态,主体性[2]

性(Sexuality)

叙事

快感

语境:女性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没有本质的女性特质

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

通俗文化中的后女性主义

当代艺术中后女性主义的主体/客体

后女性主义的支柱

第八章 解构主义与阐释的限度

导言

新透视的诱惑

艺术作品的本源(1)

物与作品

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一则关于海德格尔与凡·高的笔记(1)

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

第九章 他者:艺术史与博物馆学

导言

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

开罗街

一个客体的世界

作为展览的世界

再现的确定性

没有出口的迷宫

现实的影响

东方本身

参与性的观察

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

发明“后殖民”:当代策展中的混杂性与赞助者

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

内斯托尔·加西亚·坎科利尼,1994

艺术家们怎么想?

民族怎么想,市场怎么想?

从世界主义到全球化

谁来发护照?

艺术史的艺术

一、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志

二、艺术史与拜物教

三、时空中的艺术史

(一)

(二)

后记

注释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艺术史

第一章

约翰·乔基姆·温克尔曼: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

惠特尼·戴维斯:分裂的温克尔曼

第二章

伊曼努尔·康德:答复这个问题

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

第三章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

戴维·萨默斯:“形式”

恩斯特·贡布里希:论风格

第四章

阿洛伊斯·李格尔: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

阿比·瓦尔堡: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

埃德加·温德: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玛格丽特·艾弗森:拯救瓦尔堡的传统

第五章

于贝尔·达弥施:符号学与图像志

米克·巴尔、诺曼·布赖森:符号学与艺术史

欧文·潘诺夫斯基:《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

路易斯·马林: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

第六章

罗莎琳德·克劳斯:扩展领域中的雕塑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作者?

克雷格·欧文斯:寓言的冲动

安德烈亚斯·许森:勾勒后现代

第七章

纳内特·所罗门:艺术史规则

丽萨·提克纳: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

阿米莉亚·琼斯: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

第八章

史蒂芬·梅尔维尔:新透视的诱惑

迈耶·夏皮罗: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

雅克·德里达: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

第九章

蒂莫西·米歇尔: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

卡罗尔·邓肯: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

安妮·E.库姆斯:发明“后殖民”

内斯托尔·加西亚·坎科利尼:再造护照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艺术史的艺术

后记

文本目录

插图目录

作者说明

术语解释

译名对照表

声明

现代艺术:1851~1929

目 录

导言:1851年,伦敦的伟大展览

巴黎:现代艺术之都

新技术

现代艺术的开端

第一部分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现代艺术运动

写实主义

印象主义

象征主义

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综合主义

纳比派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奥费主义

涡漩主义

绝对主义/构成主义

新造型主义

达达主义

纯粹主义

超现实主义

“主义”问题

第二部分 现代艺术的条件

第一章 城市资本主义

巴黎和现代城市的诞生

资本主义社会

艺术的商品化

艺术市场和当代批评

现代景况

第二章 现代性、再现艺术与图像普及化

艺术博物馆

现代展览

石版印刷术

摄影技术

摄影术与现代艺术

总结

第三部分 艺术家的回应

第三章 再现,视觉,“真实”:观看的艺术

人类的眼睛

透明性和即刻现代主义

外观拜物主义和即刻现代主义

摄影术与即刻现代主义

超越油画速写

立体主义

再现、时间和未来主义、立体主义作品中的城市

第四章 图像/现代主义和图像流通

拉斐尔前派社

夏凡纳和莫罗:前卫之外的图像/现代主义

法国以外的图像/现代主义

前卫艺术展览

分散,分离和重组

第四部分 图像学

导论

第五章 性与人体

马奈画中的人体

现代艺术和色情作品

裸体与现代艺术家笔下的生命周期

沐浴中的裸体像

寓言裸体像或无性裸体像

殖民主义和裸体肖像:令人困惑的高更

被剥光的新娘

人体零部件和碎片

第六章 社会阶级和阶级意识

修拉和《大碗岛的星期天》

现代主义文化中的阶级问题

艺术家和阶级

肖像画

农民的形象

工人与现代艺术

第七章 反图像学:无主题艺术

风景画

文本和图画

抽象艺术

第八章 现代艺术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民族特征

时间与地点

抽象艺术,唯灵论和国际主义

民族主义风景画

后记:现代艺术的私有化

注释

导言

第一部分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第二部分 现代艺术的条件

第一章 城市资本主义

第二章 现代性、再现艺术与图像普及化

第三部分 艺术家的回应

第三章 再现,视觉,“真实”:观看的艺术

第四章 图像/现代主义和图像流通

第四部分 图像学

导论

第五章 性与人体

第六章 社会阶级和阶级意识

第七章 反图像学:无主题艺术

第八章 现代艺术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后记:现代艺术的私有化

插图一览表

参考文献

总论

女权主义研究和对现代主义的研究

第一部分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第二部分 现代艺术的条件

第一章 城市资本主义

第二章 现代性、再现艺术与图像普及化

第三部分 艺术家的回应

第三章 再现,视觉,“真实”:观看的艺术

第四章 图像/现代主义和图像流通

第四部分 图像学

第五章 性与人体

第六章 社会阶级和阶级意识

第七章 反图像学:无主题艺术

第八章 现代艺术中的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

大事记(由朱莉·劳伦斯·科克伦编制)

索引

译后记

西方当代雕塑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1945年以后的欧洲雕塑

大众化的现代雕塑

公共雕塑:战争记忆

亨利·摩尔与纪念性功能

雕塑的中间地带

贾科梅蒂与战后的巴黎

非具象传统

加博与结构主义

雕塑、建筑与纪念碑

非物质化

第二章 “新雕塑”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与赫伯特·里德

美国的“新雕塑”

“恐怖几何形”

无名政治受难者

现代主义的“外表”

第三章 雕塑与日常

神话与现实

新现实主义

约翰斯与劳申伯格

波普艺术

第四章 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

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

英国的新生代

极少主义

第五章 “反形式”

雕塑的材料

“空无的视觉扫描”

怪异抽象

博伊斯与德国

贫穷艺术

作为雕塑的身体

第六章 自然媒材

从极少主义到风景

历史的回归

史密森与熵

大地艺术与欧洲

自然与工艺

雕塑与建筑

第七章 公共空间

雕塑的场地

反映人的存在

都市干预

作为公共机构的博物馆

反博物馆

作为博物馆的工作室

作为政治武器的雕塑

公共空间的挑战

纪念碑的回归?

反纪念碑

关于历史的争论

第八章 物品与人物塑像

精神与物质

“物品与雕塑”

博伊斯以后的德国

商品雕塑

人物塑像

注释

第一章 1945年以后的欧洲雕塑

第二章 “新雕塑”

第三章 雕塑与日常

第四章 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

第五章 “反形式”

第六章 自然媒材

第七章 公共空间

第八章 物品与人物塑像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1945年以后的欧洲雕塑

第二章 “新雕塑”

第三章 雕塑与日常

第四章 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

第五章 “反形式”

第六章 自然媒材

第七章 公共空间

第八章 物品与人物塑像

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目 录

译者序 视觉文化研究的杰作,万花筒般的社会再现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连续性和过渡性

意大利和外国

意大利的历史

1454—1500年,从《洛迪和约》(6)到法国入侵

信仰和信心

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者

第一部分 艺术的事业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珍贵材料

青铜

石头

木材和黏土

玻璃

素描和绘画

壁画

板上绘画和布上绘画

彩饰手抄本

印刷和版画

第三章 艺术的组织

行会,条例和联盟

工场

画家的工作室

竞争与合作

第四章 阐释关系:艺术家和赞助人

合同和条件

艺术家和公共机构

宫廷艺术家

名望的胜利

第二部分 艺术的观众

第五章 宗教背景

强大的图像

艺术和来生

特赦

第六章 祈祷的场所

修道院

女修道院

大教堂和教堂

教堂中的划分

祭坛

陵墓

小礼拜堂和祈祷室

依序观看

第三部分 政府的艺术

第七章 创建权威

理想与图像

彰显权威

王室统治者的美德

那不勒斯王国

米兰和伦巴第

掌握权力的女人

第八章 罗马与共和国

红衣主教的教廷

托斯卡纳的共和国

锡耶纳

佛罗伦萨

博洛尼亚

沿海的其他共和国

第四部分 艺术与家族

第九章 家族背景

财富和社会秩序

男人的尊贵和女人的美德

家庭

宅邸和宅邸装饰

室内陈设和家具

工作室

家庭的神圣化

注释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艺术的组织

第四章 阐释关系:艺术家和赞助人

第五章 宗教背景

第六章 祈祷的场所

第七章 创建权威

第八章 罗马与共和国

第九章 家族背景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概述

文本和原始材料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艺术的组织

第四章 阐释关系:艺术家和赞助人

第五章 宗教背景

第六章 祈祷的场所

第七章 创建权威

第八章 罗马与共和国

第九章 家族背景

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相关主题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网站

博物馆和美术馆:欧洲

奥地利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英国

博物馆和美术馆:美国

巴尔的摩,马里兰州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剑桥,马萨诸塞州

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底特律,密歇根州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纽约市,纽约州

费城,宾夕法尼亚州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网站

有用的搜索引擎和网站链接

有链接网页的网站

图像网站

研究和文献资源

欧洲艺术:1700—1830

目 录

导言

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定义的难题,还是信仰的质疑?

城市化的影响:新的艺术公众、艺术类型、艺术家和理论话语

第一章 超越有用与令人愉悦之人

艺术成为有教养的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远不止被这些人所关注

艺术名人、艺术失败者与艺术的自我表达:艺术家过多的问题

讨人喜欢的天才与不可羁勒的妖魔

英勇的“创作”之战

从家庭的梦想到梦魇

依靠与尊重的丧失

第二章 “商业与政治将世界连成一体”

普适性“启蒙”文化的希望与威胁

文化特性拥护者的价值化:民族英雄,“历史的牺牲品”和敢于挑衅的民族艺术家

作为文化同一性手段的公共艺术政策

意大利“大旅行”及“世界主义”理想的实现与落空

第三章 “在欺骗的艺术中找茬,不过是徒劳……”

成为真理的妓女

不同层次的观看:道德短视、淫欲好奇心与深刻洞察力

遭遇“无处不在的”幻像:魔术灯人、江湖郎中、骗子、变戏法的和炼金士

第四章 “自由为先,荣耀其后……”

艺术史的生物学观念进入公众意识

堕落与文化污染

消失的男性气概

北方的崛起

地图

注释

导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导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

目 录

中文版序

引言

第一章 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史

遗失的古希腊艺术史

承担现实功能的艺术史

古典时期艺术在雅典的地位

艺术与私人生活

第二章 从祈祷到玩乐:公元前8世纪的艺术

塑造马之形象

塑造人之形象

作为装饰元素的具体形象

故事与陈述

紧张状态

第三章 东方之镜中的映像

想象的入侵

头、身体和众神

第四章 以神话为尺度

神话与同情:米科诺斯岛广口陶坛

目睹神话与死亡:波吕斐摩斯双耳细颈罐

神话与仪式:极北乐土之少女

实现的革命

第五章 扩展的生活

启示的艺术

展现神、审视男人、奉献女人

第六章 图像的销售

程式的转变

面向市场

沉思的观众的创造

雅典以外的多彩戏剧

第七章 进入政治

政治进入圣殿

死亡、政治,以及运动场

第八章 同性恋的放纵

交际酒会上的角色扮演与身体

红绘技巧的发明

身体与肌肉

标注姓名的游戏

绘画名家之作的展示

单独的形象

性、酒与众神

第九章 崇拜、政治与帝国主义

从分歧到极权主义

性征与男性立像

私密意象中的身体

开启身体的故事:奥林匹亚宙斯神庙雕塑

结束身体的故事:帕特农神庙雕塑

再现的暴力

第十章 逝者的要求

坟墓祭品

使逝者适得其所

艺术与来世

第十一章 城邦之内的个人和没有城邦的个人

打破古典模型

面对痛苦

生命故事

肖像与权力

第十二章 艺术的感觉

身体语言

感觉的艺术家

第十三章 回顾

变革的进程

希腊图像的力量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史

第二章 从祈祷到玩乐

第三章 东方之镜中的映像

第四章 以神话为尺度

第五章 扩展的生活

第六章 图像的销售

第七章 进入政治

第八章 同性恋的放纵

第九章 崇拜、政治和帝国主义

第十章 逝者的要求

第十一章 城邦之内的个人和没有城邦的个人

第十二章 艺术的感觉

第十三章 回顾

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风景与西方艺术

目 录

致谢

第一章 从“土地”到“风景”

第二章 “主题”还是“背景”? 风景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哲罗姆和荒野

约阿希姆·帕蒂尼尔(Joachim Patinir)和“世界风景”(World-landscapes)

第三章 作为怡神之物的风景

第四章 地志画与完美典型

地图和风景画

佳美之处和壮观的景象

“制图”和诗意的风景

英雄史诗式的风景

田园牧歌式的风景

场所的理想化

第五章 取景框

第六章 “难以言喻的震惊” 风景,崇高[1]之景以及非常之景

“一种令人愉快的恐怖”

不确定性和“崇高”

第七章 风景与政治

风景、财产和国土

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

第八章 作为图画的自然,还是作为过程的自然?

第九章 风景进入大地 大地景观、艺术,以及环境

注释

第一章 从“土地”到“风景”

第二章 “主题”还是“背景”?

第三章 作为怡神之物的风景

第四章 地志画与完美典型

第五章 取景框

第六章 “难以言喻的震惊”

第七章 风景与政治

第八章 作为图画的自然,还是作为过程的自然?

第九章 风景进入大地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风景的概念:文化和政治手段

风景和环境美学

园艺,乡村别墅,以及风景设计

崇高和如画主义

风景描绘,取景框,以及全景画技术

单独的国家和艺术家

大地艺术

一些风景艺术的主要来源

索引

20世纪的设计

中文版序

现代主义视角

商业、消费与设计

第二机器时代

信息时代

导 言

目 录

第一章 走向20世纪

工艺美术运动的问题遗产

1914年前的零售业

艺术与手工艺,设计与工业:1914年前德国的论争

彼德·贝伦斯与联合通用电气

欧洲其他地方进步的设计倾向

第二章 设计和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和设计史

现代主义:博物馆、档案室、艺术和设计仓库

现代主义:道德和政治维度

现代主义设计:一个使用中的定义

现代运动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包豪斯(1919—1933):魏玛、德绍、柏林

包豪斯:在阐释和历史定位上的一些问题

1920年代德国现代设计的大气候

法兰克福厨房:一个服务于20世纪生活的设计方案

“住宅”展:魏森霍夫住宅展,斯图加特,1927年

法国现代主义:勒·柯布西耶和现代艺术家联盟

法西斯意大利的现代主义

斯堪的纳维亚现代派

英国和现代主义

东欧的发展

第三章 商业、消费主义和设计

美国:设计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

美国工业设计职业的增长

美国工业设计:神话的创造

作为消费刺激物的大众传媒

对工业文化的当代批评

欧洲设计的影响

巴黎,1925年:奢侈、精美、商业

巴黎,1925年和美国

趣味的广泛模式:历史的多样性

英国的商业和消费主义

其他地方的商业展示:英国和法国

第四章 设计和民族认同

设计中的英国认同:怀旧和农村风情

德国:1930年代设计中民族认同的两张面孔

意大利:设计和法西斯主义

寻找民族认同:两次大战间的美国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建与富足

战后美国:技术与消费

英国:实用与超越

从“英国能做”到“英国节”

意大利:战后的理想

1950年代的意大利风格

连接美国

德国:重建与经济奇迹

日常生活中的消费

战后日本设计:神话与陈规

美国占领及其影响

日本企业的内部设计

第六章 跨国企业与全球产品

企业个性:发明与认同

企业项目与形象创造

评价的问题

对企业权力及其影响的批评

早期企业形象现象:历史概观

1945年之后的设计与跨国企业

博物馆与展览在促进全球设计文化中担当的角色

现代主义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企业与文化遗产

“新国际风格”

第七章 设计促进、职业与管理

设计职业在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

设计职业:1945年之后的新机会

政府对设计促进的积极倡导

职业设计组织

设计的理性方法: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年

诠释乌尔姆设计学院

设计方法

人机工学与人体测量学:设计师的数据

第八章 从波普到后现代主义:改变的价值观

理论与批评的重新定位

英国的波普文化

文化多元主义与大众媒体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意大利前卫:创造性面对工业化的资本主义

从阿奇米亚工作室到孟菲斯小组

后现代主义方案中手工艺的角色

后现代主义:宽泛的图景

波普、朋克与后现代主义:尾声

第九章 怀旧、遗产与设计

美国遗产的几个方面与殖民地风格的复兴

怀旧与传统的发明

英国1945年后的设计与往昔

遗产工业

第十章 设计与社会责任

美国:设计与消费者组织

英国:1940年代到1960年代早期的设计与消费者

战后初期,消费者意识和设计的其他进展

对工业化和消费主义的批判

1950年代美国的消费主义、设计与批评观点

消费者的声音在美国渐获认可

英国1960年代以来的设计与消费者

设计界的反应

类似的关注与设计观点

绿色设计

注 释

插图一览表

参考文献

大事记

译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