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正说大汉廿二帝
前 言
第一章 开国之君 高祖刘邦
1.英雄出处:低位出身,娶得千金小姐
2.豪杰本色:顺应天意,沛县起义
3.刘邦获胜:楚汉相争,逐鹿中原
4.磐宗固本:铲除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
5.巩固政权:推行无为,颁布律令
6.边事之策:和亲匈奴,海内渐安
7.立太子:无奈,留有遗憾
第二章 仁弱皇帝 惠帝刘盈
1.登基帝位:子弱母执政,心狠手辣
2.独揽朝政:变刘家江山为吕氏天下
3.忍辱负重:冒顿修书戏辱吕后
4.发动起义:匡扶刘氏江山,吕氏集团覆亡
第三章 励精图治 文帝刘恒
1.艰难即位:韬光养晦,夺回刘氏天下
2.削相封侯:整顿朝纲,巩固皇权
3.治世:休养生息,开创盛世
4.诛杀淮南王刘长: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
5.不念旧情:皇舅犯法,与庶民同罪
6.安抚南越与匈奴:维护四周边境的安定
第四章 子承父业 景帝刘启
1.无为而治:清静恭俭,国泰民安
2.当仁不让:成功平叛,稳固皇权
3.周亚夫被杀:功高震主,惹来杀身之祸
4.争太子:母为子争,明暗相斗
5.郅都被杀:一生公忠清廉,只因得罪窦太后
第五章 雄才大略 武帝刘彻
1.窦太皇太后与武帝之争:武帝失败
2.思想上: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3.政治上:推恩削藩,裁抑相劝
4.杀主父偃:妥协诸侯,巩固自己的地位
5.维护专制权威和统治:杀郭解惩治布衣游侠
6.外交上: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
7.经济上:调整政策,重用桑弘羊
8.后、妃之争:卫子夫受宠,陈皇后遭废
9.杀淮南王刘安:维系嫡系大宗的皇统
10.平巫蛊之乱:铲除卫氏集团
11.用心良苦:杀母立子,安排顾命大臣
第六章 守成之君 昭帝刘弗陵
1.平叛乱:平燕、齐谋逆,挫败伪戾太子
2.召开盐铁会议:桑弘羊、上官桀与霍光之间的争斗
3.元凤政变:权力之争,霍光得胜
4.废昏立明:废掉荒淫的刘贺,改立刘病已
第七章 中兴汉室 宣帝刘询
1.皇后争夺:暗杀许皇后,霍成君如愿当上皇后
2.夺回皇权:铲除霍氏家族
3.中兴之主:革新朝政,整顿朝纲
4.立太子:太子险些遇害,宣帝苦心栽培
5.拯救太子:太子选妃,为保江山代代传
第八章 柔弱之君 元帝刘奭
1.权力之争:皇权旁落,外戚飞黄腾达
2.权力之争:外戚宦官勾结,与儒臣争夺权力
3.太子之争:史丹为太子保驾护航,易储不成
4.对外:平灭郅支,选策和亲
第九章 昏庸至极 成帝刘骜 哀帝刘欣
1.权力之争:许王之争,王氏满长安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
3.以侄为嗣:新旧外戚较量的结果
4.傅氏争宠:王氏家族与傅氏家族之间的争斗
5.救亡措施:面对危机,作垂死前的挣扎
第十章 短命皇帝 平帝刘衎 孺子刘婴
1.继位登基:立幼子,汉室被王氏家族玩弄于掌心
2.贪婪无耻:要实权、玩禅让,上演政治闹剧
3.权臣篡汉:王莽建新,历史重现乱局
第十一章 光复汉室 光武帝刘秀
1.潜龙在渊:昆阳大战,夺回刘氏天下
2.韬光养晦:兄长被害,忍小愤而成大谋
3.智勇兼备:扫除障碍,称帝登基建东汉
4.问鼎中原:削平群雄,克定天下
5.以柔克刚:封侯而不授实权,合理安置功臣
6.光武盛世:好儒任文,以柔治国
7.改革分封:控制宗室、皇子势力的发展
8.以儆效尤:严于律己,严防外戚干政
9.神化皇权:颁行谶纬,作为统治思想的工具
10.当机立断:改易太子,废郭氏立阴氏
第十二章 守成之君 明帝刘庄
1.严切镇压:平宗室诸侯王谋反
2.防范外戚:承继光武遗风
3.马后其人:深明大义,母仪天下
第十三章 宽厚无为 章帝刘炟
1.《白虎通义》:尊崇儒学,确定礼制
2.礼遇诸王:恩宠有余,遗祸无穷
3.废立太子:窦皇后横刀夺爱
第十四章 少年天子 和帝刘肇 殇帝刘隆
1.太后专权:位高权重的外戚窦氏
2.夺权亲政:排除异己,整顿朝纲
3.清明政治:以民为本,巩固社稷
4.阴后邓后:是非明辨,废立后妃
第十五章 坐享其成 安帝刘祜
1.邓氏临朝:贤太后掌权,高枕无忧
2.邓族惨祸:皇帝泄愤,累及无辜
3.放权外戚:倚重三种势力,做甩手天子
4.私立少帝:安帝无为,阎氏专权
第十六章 治世不明 顺帝刘保
1.安帝独子:从废太子到真皇帝
2.平衡权术:以外戚抗衡宦官
3.梁后之功:以史为鉴,宽厚待人
4.身后事:冲、质二帝
第十七章 乱国之君 桓帝刘志
1.三帝之后:梁冀弄权,得以君临天下
2.恩宠梁氏:惊恐之余,助纣为虐
3.天子之威:铲除梁氏,又倚重宦官
4.五侯得势:天子宦官沆瀣一气
5.党锢之祸:忠贞之士毁于昏聩之主
6.桓帝三后:梁氏灭窦氏兴
第十八章 玩乐天子 灵帝刘宏
1.少年天子:身陷外戚与宦官之争
2.再起党锢祸:天子无为,十常侍弄权
3.西苑卖官:君主爱财,取之无道
4.灵帝憾事:后宫三丽人
5.新君之位:无奈嫡长制
第十九章 玩偶皇帝 献帝刘协
1.幼立长废:权臣的翻云覆雨手
2.受制董卓:傀儡皇帝无可奈何
3.军阀之争:身世浮沉雨打萍
4.被禁曹操:天子还是政治工具
5.衣带诏:无谓的反抗
6.禅位曹丕:刘家江山终易姓
正说大唐廿一帝
前 言
第一章 奠基李家天下 唐高祖
1.贵族出身:好风凭借力
2.晋阳起兵:时逢乱世,英雄辈出
3.拥立新君:师出有名,建李唐天下
4.大一统:征战全国,力克群雄
5.各色朝臣:容百家为李氏所用
6.百废待兴:创业之初,万事开头难
7.府兵制:亦农亦兵,利家利国
8.太上皇帝: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二章 开盛世天朝 唐太宗
1.悲歌玄武门:与其坐以待毙,弗如先发制人
2.文官武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吏制改革:集思广益,避免专权
4.修《氏族志》:综观天下,唯李氏独尊
5.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以稳坐高位
6.贬佛抑道崇儒: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7.从谏如流:兼听明,偏信暗
8.贤后长孙:相夫教子,母仪天下
9.凌烟阁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10.侯君集谋反:唐太宗忍痛除之
11.远交近攻:扬李唐国威,四海皆臣服
12.金丹毁身:功大于过,瑕不掩瑜
第三章 守成之君 唐高宗
1.太子之位: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2.平高阳谋反: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即出手
3.起用罪臣:恩威并重,以求忠君之士
4.以废后立威信:皇权初试,君临天下
5.武后手段:为树威信,谋杀重臣
6.司法与边事:文治武功,逞父遗风
7.委政武后:君子不与命争
第四章 血雨腥风女皇路 武则天
1.入选宫廷:缘起唐太宗,受宠唐高宗
2.天后参政:初登政治舞台
3.重订《姓氏录》:提高武姓地位
4.数易太子:凭谁问“虎毒不食子”
5.谅贤而用:视死如归的刘苑
6.武周帝位:革唐命,竟是武家天下
7.打击异己: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
8.任用酷吏:以高压政策对决父权社会
9.内宠之乱:位高权倾,姑息养奸
10.难议子嗣:于自家与夫家中取舍
11.五王政变:还政李族,无奈的结局
第五章 孱弱天子 唐中宗、唐睿宗
1.废立之间:任皇权摆布的棋子
2.纵容韦后:后宫干政,朝纲大乱
3.狠毒妻女:野心膨胀,为所欲为
4.摇摆之间: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5.太平之死:为皇权,姑侄一争到底
第六章 高处不胜寒 唐玄宗
1.外贬功臣:欲使其“悠闲自保”
2.“友爱”兄弟:故作姿态难掩猜忌
3.掌控禁军:以忠诚之仕确保帝王安危
4.废后不立:控制内宫势力
5.明皇手段:以俭治国,毁财树威
6.一日诛三子:最难皇家骨肉情
7.奸相当道:口蜜腹剑,试图扳倒太子
8.宠遇杨氏:外戚专权,终招大祸
9.马嵬兵变:贵妃既死,谁是主谋
10.凄凉晚景:繁华盛世,过眼云烟
第七章 国难称王 唐肃宗
1.忍辱负重:险象环生的太子生涯
2.趁乱执政:不失时机,终成大事
3.良娣弄权:江山残破,无心内宫
第八章 平叛天子 唐代宗
1.宦官干政:内大臣的迅速崛起
2.大乱之后:江河残破,帝王奈何
3.异族频扰:无回天之术
第九章 力求革新 唐德宗、唐顺宗
1.对待朝臣:用人当疑还是用人不疑
2.姑息藩镇:凭谁问“藩岳坐镇,辅我京师”
3.宦官典军:是无奈还是悲哀
4.两税法:划时代的赋税改革
5.重病即位:稳坐二十余载的皇太子
6.二王八司马:有志革新,雄心未竟
第十章 中兴名君 唐宪宗
1.内禅之谜:成大事者不拘小义
2.大臣遇袭:天子脚下,为所欲为
3.裁制藩镇:坚决用兵,英主伟志
4.元和礼佛:人算不如天算
第十一章 短寿天子 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1.子以母贵:皇三子登基
2.纵情享乐:万民之君,居之有愧
3.无心政事:在其位不谋其事
4.牛李党争:明争暗斗所为何来
5.唐敬宗之乐:有其父必有其子
6.唐文宗之道:同父所生,天渊之别
7.甘露之变:不以成败论君王
8.唐武宗所为: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9.内忧外患:李党贤相平定之功
10.大举灭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十二章 唐末贤君 唐宣宗
1.终结牛李党争:深藏不露,隐而待发
2.科举选官:能者上,庸者下
3.宰相和宦官:平衡内外,为我所用
4.不怒自威:恭谨节俭,惠民爱物
5.严律宗亲:家事不为,岂可治国
6.仙丹误命:宿命如此,无法逃离
第十三章 骄奢之主 唐懿宗
1.混沌继位:天子出自十六宅
2.暴敛钱财:成由勤俭,败由奢
3.怒杀御医:滥用皇权,天理难容
4.镇压起义:官逼民反,强弩之末
5.广建佛院:倒行逆施,佛不佑唐
第十四章 末世弭音 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
1.阿父掌权:山河裂变终归西
2.企图治国:恶贼当道,回天乏术
3.任人宰割:明日黄花,东流之水
正说大宋十八帝
前言
第一章 乱世英杰 太祖赵匡胤
1.出身将门,善抓机遇的赵匡胤
2.上演陈桥兵变,建立赵宋政权
3.皇权集中:杯酒释兵权
4.卧榻情节:未完成的统一心愿
5.重文轻武的赵氏集权统治
6.兄友弟悌,身死成谜
第二章 崇尚文治 太宗赵光义
1.烛影斧声中代侄继位
2.守内虚外的统治策略
3.吸取教训,以文治国
4.贬抑祖系,确立宗嗣
第三章 好大喜功 真宗赵恒
1.勤修内政再现太平盛世
2.澶渊之盟:以屈辱换和平
3.粉饰太平,抑直任佞
第四章 偃武修文 仁宗赵祯
1.少小继位,太后秉政
2.景祐亲政,不值称道
4.再次上演的“澶渊之盟”
5.半途而废的庆历新政
6.宫廷惊变,无奈立储
第五章 锐意改革 英宗赵曙、神宗赵顼
1.养子继嗣,解怨两宫
2.“濮议”论战:追赠生父名分
3.病榻立储:英宗大志难酬的短暂一生
4.受命即位的宋神宗赵顼
5.踌躇满志:锐意进取的少年天子
6.熙丰变法:变法图强的宋神宗
7.雄心未酬,抑郁而终
第六章 无力回天 哲宗赵煦
1.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和影子皇帝
2.元祐更化:改革背后的朝廷
3.蜀、洛、朔党争,不见硝烟的战场
4.影子皇帝的复仇始末
5.哲宗孟皇后的悲喜一生
第七章 任人宰割 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1.浪子当朝:从建中到崇宁的执政过程
2.雅好艺术,崇信道教
3.粉饰太平,镇压起义
4.“光复”燕云:长久的梦想与短暂的辉煌
5.被迫禅位,异邦偷生
6.强披龙袍的宋钦宗
7.柔弱寡谋怎能救国
8.靖康之耻,亡国遗恨
第八章 偏安江东 高宗赵构
1.求和使者,患难皇帝
2.无意抗敌,有心偏安
3.苗、刘之变:宠信奸佞的后果
4.宋高宗的“杯酒释兵权”
5.绍兴和议
6.甘当附庸,无奈退位
7.深明大义吴皇后
第九章 壮志难酬 孝宗赵昚
1.皇权重回太祖脉
2.隆兴北伐与隆兴和议
3.得与失:孝宗重振皇权的努力
第十章 庸碌无道 光宗赵惇
1.绍熙初政,不孝子登基
2.跋扈善妒的李皇后
3.偏执疯皇帝,儿夺父位得人心
第十一章 傀儡皇帝 宁宗赵扩
1.理政无方,有德无才
2.庆元党禁下的傀儡皇帝
3.嘉定议和:草草收场的开禧北伐
4.重臣弄权,矫诏立嗣
第十二章 志大才疏 理宗赵昀
1.废立阴谋:从平民到皇帝的奇旅
2.端平更化:有名无实的中兴之梦
3.端平入洛:收复故都梦想的破灭
4.蒙军南进,宋朝岌岌可危
5.荒贻晚年,委政佞臣
第十三章 无能丧国 度宗赵禥
1.十年天子:先天不足的皇帝
2.蟋蟀宰相:欺君误国的权臣
第十四章 破国亡家 恭帝赵、端宗赵昰、末帝赵昺
1.孤儿寡母:赵氏王朝的穷途末路
2.吐蕃高僧:恭帝的最后岁月
3.抗元英雄:永照汗青的文天祥
4.亡命天涯的宋端宗赵昰
5.崖海大战:赵氏家族的悲壮末路
6.宋陵大浩劫
正说大明十六帝
前言
第一章 朱家王朝的缔造者 太祖朱元璋
1.乱世投军,攀凤起家
2.假托神明,美化统治
3.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4.以身作则,提倡节俭
5.贪我六两,枭首剥皮
6.废丞相,集大权于皇帝一人
7.封王建藩,加强皇室力量
8.杀功臣,除后顾之忧
9.特务统治,监视天下
10.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必严惩
11.设规矩,防宦官外戚
12.防后宫乱政,嫔妃殉葬
13.言传身教,培养家族接班人
第二章 仁慈帝王 惠帝朱允炆
1.为防儿子内讧,皇孙继位
2.建文新政解严霜
3.叔侄相争,下落不明
第三章 开拓之君 成祖朱棣
1.掩天下耳目,制造出身之谜
2.炫耀文治,编《永乐大典》
3.设内阁,分担皇帝事务
4.宣扬德化,郑和下西洋
5.浚通大运河,构建皇朝生命线
6.防边患,迁都北京
7.设东厂,重用宦官
8.五出漠北,维护北部边境安宁
第四章 短命之君 仁宗朱高炽
1.兄弟相争,曲折登基
2.在位一载,开盛世之先河
3.暴卒身亡,死因成谜
第五章 守成之君 宣宗朱瞻基
1.又一出叔侄相争
2.甩开包袱,撤兵安南
3.宠爱贵妃,逼妻退位
4.蟋蟀天子,开朱家盛世
第六章 转折之君 英宗朱祁镇
1.幼年登基,延续盛世
2.宠信太监,皇位易主
3.重新登位,杀戮功臣
4.诛杀曹石,朝政清明
第七章 救时之君 代宗朱祁钰
1.临危受命,力保天下不失
2.贪恋皇位,贿赂大臣立太子
第八章 专情皇帝 宪宗朱见深
1.储位动荡,皇路曲折
2.任用奸佞,朝政荒废
3.遍设皇庄,毁坏王朝经济基础
4.违背祖制,随意任用官员
5.宠爱宫女,差点绝嗣
第九章 中兴之君 孝宗朱祐樘
1.勤政爱民,延缓衰败步伐
2.宠爱皇后,包庇外戚
3.溺爱独子,权力传纨绔
第十章 性情皇帝 武宗朱厚照
1.高贵血统,承继大统
2.借助太监,巩固权力
3.奴才欺主,“立皇帝”伏诛
4.宁王造反,家族内部起纷争
第十一章 中材之主 世宗朱厚熜
1.伦序当立,兄终弟及
2.礼仪之争,皇权至尊无上
3.树权威,改革祀典
4.换首辅,控制内阁
5.财政危机,制定《宗藩条例》
第十二章 悠闲天子 穆宗朱载垕
1.二龙不相见,忐忑十几年
2.执掌天下,革弊施新
3.开放边禁,促进蒙汉交流
4.甩手掌柜,垂拱而治
第十三章 亡国之君 神宗朱翊钧
1.幼年继位,权力易他人
2.阁臣相争,制造千古疑案
3.清算张居正,敛财害天下
4.神宗昏庸,党争乱国
5.国本之争,遗祸整个家族
第十四章 一月天子 光宗朱常洛
1.红丸谜案,葬送朱家最后的救命稻草
2.李康妃恃宠生娇
第十五章 木匠皇帝 熹宗朱由校
1.新帝即位,移宫起风波
2.醉心木匠活,大权旁落
第十六章 末代帝王 思宗朱由检
1.除魏忠贤,收回大权
2.巧借天意,重新组阁
3.勤于政务,无力回天徒枉然
4.剿抚并用,绝海盗之患
5.清军入关,煤山殉国
正说大清十二帝
前言
第一章 努尔哈赤 万世人极 首奠基业
1.利益高于一切,联姻拉拢
2.为权力囚死胞弟
3.建八旗,实行专权统治
第二章 皇太极 开疆辟土 为入主中原奠基
1.争权力,巧设计废太子
2.远大是图,建立清朝政权
第三章 顺治 为情皈依 英年早逝
1.叔兄争权,皇位从天降
2.清算皇叔罪行,独断朝纲
3.重用汉官,巩固大清江山
4.传子不传贤,染“天花”获皇位
第四章 康熙 雄才开盛世 伟绩铸丰碑
1.除权臣,延续家族权力
2.维护中央集权,平定三藩
3.拉拢汉族士人,开考“博学鸿词”
4.维护国家统一,收复台湾
5.抗击沙俄,奠定帝国东北版图
6.平定准噶尔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7.多子非福,精心选择皇位继承人
第五章 雍正 铁腕帝王 一代名君
1.迎难而上,铁心反腐败
2.扫除执政障碍,辣手除兄弟
3.巩固皇权,翻脸无情除亲信
4.改革赋役,保障国库收入
5.争取民心,解放“贱民”
6.推行保甲,加强约束
7.设祠堂,将统治深入民间
8.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
9.秘密立储,保权力顺利交接
第六章 乾隆 早年建功盛世 晚年骄奢转衰
1.改革包衣,促进满族发展
2.改革皇庄制度,促进生产发展
3.因地制宜,解决西南民族问题
4.平定金川,开黩武邀功先河
5.平定叛乱,维护边境安宁
6.大兴文字狱,禁锢世人的思想
7.取缔“邪教”,维护统治秩序
8.宠信和珅,败坏帝国吏治
9.传位不交权,帝国遍烽火
第七章 嘉庆 大厦将倾 难挽狂澜
1.杀权臣,新皇登基树权威
2.勤于政务,积弊太深无力回天
第八章 道光 以俭德著称 守其常而不知其变
1.父亲猝死,有惊无险接权力
2.提倡节俭,因小节害大局
3.平叛固边陲,天朝颜面无存
4.禁烟失败,民族国家蒙羞
5.因循守旧选择接班人
第九章 咸丰 苦命天子 在位多蹉跎
1.力图革兴,罢免穆彰阿
2.闻风而逃,酿华夏千古奇耻
3.沉迷美色,为中华民族埋下祸患
4.判断错误,辛酉政变遗祸无穷
第十章 同治 傀儡皇帝 因病早亡
1.权力争夺,母子反目
2.同治中兴,老迈帝国不甘挣扎
3.英年早逝,荣辱成败归空
4.病危之际,母亲夺权
第十一章 光绪 维新为兴国,慈禧手中囚
1.年幼进宫,在痛苦中成长
2.皇帝行大婚,还政起风波
3.革新挽败局,失败困瀛台
4.奋起宣战,太后用新政
第十二章 溥仪 末代皇帝 普通公民
1.顽童登大宝,祖宗基业堪忧
2.袁世凯弄权,溥仪被迫退位
3.皇帝梦成空,身陷牢笼成阶下囚
4.昨日皇帝,今日公民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