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海上丝绸之路(一部海洋视角的亚洲史,再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兴衰更迭!)(汗青堂系列)电子书

售       价:¥

46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9

作       者:罗德里希·普塔克

出  版  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10-01

字       数:18.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15世纪初,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在15世纪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东亚与西亚之间的各条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的便是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条航线,以及沿线各文明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盖。这条航路历史悠久,对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东非到东亚的航海者们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风节律,穿越极其遥远的距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层面促使各个文明区域相互联系。 相比于大西洋航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旧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仍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且混乱,当今人们对于历史上这条航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具体位置等信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于这条航路的认识与研究仍旧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目录展开

彩插

前言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地中海模型

第二节 亚非海域

第三节 模型的局限

第四节 本书之目的及特点

第二章 海 域

第一节 东亚海洋:渤海、黄海、东海

第二节 南海与苏禄海

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东部的海洋

第四节 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与孟加拉湾

第五节 阿拉伯海与东非海岸

第六节 波斯湾与红海

第四节 西亚海岸与东非:看似熟悉的世界

第五节 总论

第三章 海洋的百衲毯 (从远古到公元元年)

第一节 汉代之前的东亚海岸

第二节 东南亚:未知世界

第三节 南亚:被低估的世界?

第四章 各区域的融合 (公元1—600年)

第一节 “东海”

第二节 “南海”

第三节 东印度洋:初现真容

第四节 西印度洋、红海、波斯湾:欧亚之海

第五节 总论

第五章 在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 (约公元600—950/1000年)

第一节 东亚的海洋:“唐风”与“慕佛”

第二节 南海:关于东南亚人、中国人和“波斯人”

第三节 东印度洋:印度人和东南亚人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传播

第四节 西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在先知的镜中

第五节 总论

第六章 在远东的漩涡中 (约公元950/1000—1350年)

第一节 东南亚的海洋:宋、元为主导

第二节 南海与印度尼西亚东部海洋:向东渗透

第三节 东印度洋:争夺巨大利益的竞技场?

第四节 西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在亚丁与霍尔木兹、古吉拉特与喀拉拉之间

第五节 总论

第七章 转型时期 (约公元1350—1500年)

第一节 蒙古人之后:碎片化(约公元1350—1400年)

第二节 明朝的国家航海活动(15世纪初期)

第三节 其他航海者(15世纪早期及以后)

第四节 总论

第八章 尾声:1500年之后的海洋世界

第一节 基本发展:亚洲人与葡萄牙人

第二节 明朝国家航海活动与葡属印度之比较

附录1贸易商品

附录2船只与造船

参考文献

编者的话

累计评论(1条) 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