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新闻传播学文库)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6.80购买纸书

1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曾凡斌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15

字       数:26.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语言文字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探索中国的公民是如何通过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在选举现实政治参与和群体性事件现实政治参与中,互联网的使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情况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情况导致的。在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网络献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网络另类政治参与的分析中,本书发现其受制于现实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影响,并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的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这两方面的政治参与是互为补充、互相影响、此消彼长的。<br/>【作者】<br/>曾凡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2017—2018学年度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2007年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新闻传播青年访问学者。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现代传播》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是“社会心态与舆论的现状及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项目编号是17FXW009;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心态与舆论研究”,项目编号:16YJA860001);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对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项目编号:12YJC8600552),广东省课题5项,广州市课题3项。曾获“2011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论文奖”及“2012年第五届公共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其多篇英文论文被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及美国全国传播学会(NCA)全文收录。<br/>
目录展开

总序

序言 从“版主”到学者的理论升华之路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本书的重点和难点

1.3 本书的主要创新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基本概念说明

1.6 本书的框架以及逻辑关系

第2章 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政治参与

2.1 本章的相关假设与问题

2.2 数据与变量

2.3 研究发现

2.4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3章 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

3.1 数据与变量

3.2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3.4 进一步的讨论:与城市数据的比较

第4章 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公民现实政治参与

4.1 本章问题的提出

4.2 文献回顾与相关问题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发现

4.5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5章 互联网使用工具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5.1 互联网政治参与使用工具分析

5.2 不同网络政治参与工具的对比

5.3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6章 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1 本章问题的提出

6.2 互联网使用对美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3 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发展与问题

6.4 互联网使用对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5 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的展望

第7章 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

7.1 本章问题的提出

7.2 相关理论框架

7.3 互联网使用对国外社会运动政治参与的影响

7.4 互联网使用对国内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

7.5 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的受制因素

第8章 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分析

8.1 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发展

8.2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

8.3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8.4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8.5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展望

第9章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分析

9.1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概况

9.2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人民网“E政广场”

9.3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功能

9.4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局限

9.5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展望

第10章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分析

10.1 本章问题的提出

10.2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10.3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弱者的武器抵抗

10.4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呈现非理性化情绪

10.5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体现了民粹主义和反智主义

第11章 讨论与结论

11.1 本书的经验结论

11.2 对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进行比较性评述

11.3 本书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与贡献

11.4 本书的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 广州市市民互联网使用与影响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