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实践出真知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共生关系
一、什么是主体、客体
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
(一)主体影响、改变客体
(二)客体影响、改变主体
(三)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相互改变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主体实践与客体实践
(一)主体实践
(二)客体实践
(三)主体与客体共同的实践
五、劳动的主体与客体
(一)体力劳动的主体与客体
(二)脑力劳动的主体与客体
(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
(四)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节 实践产生知识
一、知识来自实践
(一)知识首先是对客体的描述
(二)知识对实践的描述
(三)知识在实践中积累
(四)知识来自实践中的观察
(五)知识来自实践中的探索思考
(六)规律性
(七)普遍性
(八)认识的局限性
(九)失败是成功之母
(十)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
(十一)知识发展的线性与非线性
二、实践的一举两得、一劳两收
(一)个体实践的一举两得、一劳两收
(二)社会实践的一举两得、一劳两收
(三)一举两得、一劳两收的特性
三、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践在知识应用中发展
五、实践与认识的层次性
第三节 知识丢失与失真
一、某些人的实践可能产生不出知识
二、某些人的实践可能产生不出真知识
三、知识失传
四、旧知识被新知识淘汰
五、知识与实践的回溯、时空穿越
第四节 实践出真知的本质是劳动创造知识
第二章 商品与非商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基本含义
(一)基本概念
(二)属性
二、商品概念的基本范畴
(一)内涵
(二)外延
三、商品有明确的使用价值
四、货币商品
五、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商品
(一)劳动力商品
(二)劳动商品
(三)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商品产生的条件
(四)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商品的关系
第二节 非商品
一、非商品的基本含义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属性
二、非商品范畴
(一)内涵
(二)外延
三、非商品的种类
(一)一般非商品
(二)一般商品所具有的非商品性
(三)感情的非商品性
(四)观念的非商品性
四、非商品的使用价值
(一)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二)提高劳动技能
(三)节约生产成本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节 非商品的游离状态
一、非商品存在游离状态
二、可以无偿使用
三、许多非商品属于公共财富
四、非商品与商品可以相互转化
五、非商品知识的使用方式
第四节 非商品与商品可以相互转化
一、非商品与商品的历史和现实关系
(一)非商品的历史早于商品
(二)商品与非商品同时存在
二、非商品与商品之间相互转化
(一)非商品转化为商品
(二)商品转化为非商品
(三)商品与非商品的相互转化
第三章 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一节 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含义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基本概念
(二)内涵
(三)外延
二、基本表现形式
(一)个体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基本过程
(二)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 劳动力简单再生产
一、劳动力简单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含义
二、劳动力简单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表现
(一)动物“劳动力”的简单生产和再生产
(二)人类劳动力的简单生产和再生产
(三)数量和质量上没有变化
三、劳动力简单生产和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一)维持劳动力状态不变
(二)维持知识状态不变
(三)物质、能量、信息维持不变
(四)生产和生活状态没有变化
四、劳动力简单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
第三节 劳动力扩大再生产
一、基本含义
(一)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基本内涵
(三)基本外延
二、基本表现
(一)个人或家庭知识、能力及财富实力不断增强
(二)综合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三)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五)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六)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
(七)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引领行业发展,成为行业的领袖
(八)为社会贡献正外部性、正能量,成为社会的楷模
(九)社会财富显著增长
三、实现条件
(一)物质、能量的生产量和消耗量增加
(二)知识增加和科学技术进步
(三)劳动力简单的生产和再生产向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跃升
四、实现途径
(一)外延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内涵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四节 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是人类必然
一、劳动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扩大再生产的必要物质产品
(二)劳动创造了人类扩大再生产的无形产品
二、劳动力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必然
三、靠复制他人知识不可能实现长久发展
第四章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及劳动力的使用
第一节 劳动力和劳动力的使用
一、劳动力
(一)劳动力的基本概念
(二)劳动力的内涵
(三)劳动力的外延
(四)劳动力有大有小
(五)劳动力成长于实践
(六)劳动力要适应新的社会实践
二、劳动力的使用
(一)劳动力的使用的含义
(二)劳动力的全面使用
(三)劳动力的非全面使用
(四)劳动力的简单使用
(五)劳动力的复杂使用
(六)劳动力的创新使用
三、劳动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一)劳动创造物质产品
(二)劳动创造精神产品
(三)贡献外部性
(四)改造物质世界与改造精神世界的统一
四、劳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发展
(一)产品数量在加速增长
(二)产品种类在增加
(三)产品质量在加速提高
(四)劳动生产力在加速发展
五、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一)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两种含义
(二)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含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第二节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
一、体力的形成
(一)自然生长形成体力
(二)劳动实践形成体力
(三)体力劳动的基本相同性
二、脑力的形成
(一)先天的基因
(二)后天的实践
(三)后天的学习
(四)脑力的差异性
三、对非商品使用价值的吸收
(一)家庭抚养
(二)自我训练
(三)实践积累
四、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吸收
(一)学校学习
(二)商业性培训
五、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可以衡量的
六、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单方面性与两方面性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
(二)单方面性与两方面性
第三节 劳动力劳动价值的形成过程
一、对劳动力劳动价值的两种理解
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劳动价值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和劳动价值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
第四节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几种关系
一、简单劳动
(一)劳动力的简单使用就是简单劳动
(二)简单劳动具有相对性
(三)简单劳动力并不稀缺
(四)简单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简单
(五)简单劳动生产的产品并不稀缺
(六)简单劳动只能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复杂劳动
(一)劳动力的复杂使用就是复杂劳动
(二)复杂劳动技能一般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三)复杂劳动是复杂脑力和复杂知识的体现
(四)复杂劳动解决复杂的问题,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五)有些复杂劳动也可以简单化
(六)复杂劳动可以实现劳动力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一)有些简单劳动可以看成是劳动的最基本形态和单元
(二)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可能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四)精益求精的劳动就是复杂劳动
(五)复杂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分解成众多的简单劳动
(六)复杂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通常更复杂、更高效
第五节 熟练劳动与生疏劳动
一、基本概念
(一)熟练劳动与生疏劳动的含义
(二)熟练劳动的形成
(三)熟练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四)熟练劳动与生疏劳动在产品上的差异
二、熟练劳动与生疏劳动的使用价值差异
(一)熟练劳动的使用价值较生疏劳动高
(二)熟练劳动的正外部性较生疏劳动高
第六节 创新劳动的关键是知识创新和技能创新
一、创新劳动的方方面面
(一)劳动条件创新
(二)劳动对象创新
(三)劳动场所创新
(四)劳动资料创新
(五)劳动组织创新
(六)劳动形态创新
(七)劳动方法创新
(八)劳动工艺创新
(九)劳动工具创新
(十)劳动技能创新
(十一)技术标准创新
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创新
三、创新的落脚点是使用价值
四、追求劳动创新的意义
(一)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丰富和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就是发展生产力
(三)创新就是贡献正外部性
(四)创新促进人的解放
第七节 劳动力的劳动价值的衡量
第八节 价值生产与劳动力提升统一于劳动过程中
一、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创造过程
二、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知识增长和劳动能力提升过程
三、劳动过程是增进社会关系的过程
第九节 不同劳动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一、生产目的不同,导致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二、知识、技能、文化不同,导致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三、不同的生产资料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四、劳动的吸收与转化
第十节 使用科学技术能减轻人的劳动消耗
第五章 劳动的目的——获得使用价值
第一节 劳动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
一、劳动的目的
(一)获得使用价值是人的生命新陈代谢的需要
(二)获得使用价值是人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需要
(三)人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分层次的
(四)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不同的劳动、知识、技能决定的
二、几种类型劳动的目的
(一)体力劳动的目的
(二)脑力劳动的目的
(三)生产劳动的目的
(四)生活劳动的目的
(五)生产性劳动的目的
(六)非生产性劳动的目的
(七)科研劳动的目的
第二节 使用价值
一、使用价值的含义
(一)使用价值的概念
(二)使用价值的内涵
(三)使用价值的外延
(四)使用价值的基本分类
二、几种类型的使用价值
(一)有形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无形产品的使用价值
(三)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四)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
(五)服务的使用价值
(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七)货币的使用价值
(八)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非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三节 不同的知识导致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知识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
二、时间影响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四节 使用价值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使用价值既是科技的成果,又是科技的体现
(一)使用价值是人的劳动成果
(二)工具及劳动资料体现科技水平
(三)使用价值构成生产力
二、使用价值更新换代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升级换代一致
第五节 使用价值是人类的追求
第六节 使用价值可以衡量
第七节 追求使用价值不都是拜物主义
一、正确地追求更优的使用价值与积极创造更优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类更美好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
二、使用价值是衡量人的价值、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
三、正确追求使用价值有利于社会发展
四、追求物质与追求精神的现象会同时存在
五、追求使用价值就是追求创造力
六、政府要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第六章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
第一节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概述
一、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外延
(一)基本概念
(二)内涵
(三)外延
二、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特性
(一)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客观性和单方面性
(二)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供人使用、占有
(三)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财富
(四)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变化
(五)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发展变化
(六)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第二节 物质产品的基本分类
一、按照使用价值进行分类
(一)物质生活资料
(二)物质生产资料
(三)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关系
二、按照使用权的公共属性进行分类
(一)公共物品
(二)私人物品
(三)货币
三、物质产品之间的差异性
(一)一般物质产品的差异性
(二)货币的差异性
第三节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基本呈现
一、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
(一)物质产品的主要功能
(二)物质产品的外部功效
(三)物质产品具有凝结和传播知识的功效
(四)物质产品具有传递感情的功效
二、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一)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
(二)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第四节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来源于生产者的知识和技能
一、物质产品使用价值是生产者赋予的
(一)生产者对一般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设计赋予
(二)对特殊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赋予
(三)物质生产的综合性
二、不同的需要和使用导致物质产品不同的使用价值
三、不同的劳动知识导致不同的使用价值
四、不同的客观条件导致不同的使用价值
第五节 不同使用价值可以相互转变
一、物质变精神
(一)物质守恒现象
(二)物质不守恒现象
(三)劳动及物质产品的外部性
(四)知识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产生
二、精神变物质
(一)精神变物质,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会越变越多
(二)知识使用价值的倍增现象
三、商品性物质产品与非商品性物质产品互变
(一)商品性物质产品变非商品性物质产品
(二)非商品性物质产品变商品性物质产品
第六节 被使用是物质产品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
一、有关产品使用价值的说明
(一)生产者决定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使用价值可取可舍
(三)使用者影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
二、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一)具体的使用
(二)外部效应
三、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式
(一)占有
(二)接受
(三)吸收
(四)直接或间接使用
(五)观察、学习和借鉴
(六)外部效应
四、货币的使用价值
(一)货币的使用价值很多
(二)货币需要使用
(三)货币形态不断发展变化
第七节 使用价值可以衡量
一、使用价值的衡量和比较方法
(一)数量方面的比较
(二)质量方面的比较
(三)时间方面的比较
(四)成本方面的比较
(五)管理方面的比较
(六)外部效应方面的比较
二、使用价值比较的意义
第七章 知识的使用价值
第一节 知识生产的特殊性
一、知识生产的伴生性及伴生性的特点
(一)知识生产的伴生性
(二)伴生性的特点
二、知识生产的独立性、专业性
(一)知识越来越博大精深
(二)知识生产人员越来越多
(三)专业化知识可以市场化生存
(四)知识专业化生产特点
三、知识生产的社会性
四、知识生产的广泛实践性
第二节 知识使用价值的基本特性
一、普适性
二、载体性
(一)人的大脑是知识的首要载体
(二)物质产品是知识的另一种重要载体
(三)知识使用价值在物质产品被使用时呈现
(四)有些知识的使用价值通常不能直观呈现
三、客观性与隐蔽性
(一)客观性
(二)隐蔽性
四、不灭性
五、积累性
六、复制性
七、增力性
八、增量性
九、节约性
十、止损性
十一、准确性
十二、收益性
十三、正反性
第三节 知识使用价值具有放大效应
一、满足现实的需要
(一)生产的需要
(二)生活的需要
(三)精神的需要
(四)求知、探索的需要
二、满足预见未来的需要
三、助力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变
(一)物质变物质
(二)精神变精神
四、知识使用价值的放大效应
(一)知识本身具有巨大“隐形”力量
(二)大知识有大使用价值
(三)知识可无限复制
(四)知识能提高劳动生产力
(五)运用知识可以改变并提高产品使用价值
(六)运用非商品知识可产生商品价值放大效应
第四节 商品知识和非商品知识使用价值相互转化
一、商品知识使用价值通过交换实现
二、非商品知识使用价值不需要通过交换就可以实现
三、两者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四、两种知识使用价值的相互转化
(一)商品知识的使用价值转化成非商品知识的使用价值
(二)非商品知识的使用价值转化成商品知识的使用价值
(三)“原料”、劳动、产品三联示意图
第五节 知识使用价值的几种特性
一、知识的隐性使用价值和显性使用价值
二、知识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三、知识的即时使用价值和延迟使用价值
第六节 知识产权保护必须科学
一、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二、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保护面对的问题
(一)不当保护不利于知识的推广应用
(二)不当保护不符合共同实践创造知识的规律
(三)不当保护造成了价值的不合理分配和流动
(四)不当保护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发展
第七节 知识使用价值的衡量
第八章 商品的劳动价值和非商品的劳动价值
第一节 劳动价值
一、基本概念
二、内涵
三、外延
四、价值与劳动价值不是一码事
五、劳动价值不可复制
第二节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一)劳动有具体的形态、方式
(二)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质和量的产品,即不同的使用价值
(三)产品的实际功效、稀缺性、外部性等也是由具体劳动形成的
二、抽象劳动
(一)抽象劳动的一般含义
(二)抽象劳动量构成产品劳动量
(三)抽象劳动量是劳动价值交换的重要基础
(四)具体劳动抽象化是市场化比较的结果
(五)劳动价值不等于劳动创造的价值
三、既要重视劳动的抽象性,又要重视劳动的具体性
第三节 劳动价值的衡量
一、劳动比较
二、劳动量比较与衡量
三、劳动价值比较与衡量
四、创新劳动价值不受总需求制约
五、已物化的劳动量不受供求关系影响
第四节 劳动价值实现方式
一、什么是劳动价值实现
二、不同的市场
(一)充分的市场
(二)不充分的市场
(三)供求平衡关系与市场充分与否的关系
三、劳动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方式
(一)劳动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
(二)劳动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
四、劳动价值的几种非交换实现方式
(一)被学习
(二)被借鉴
(三)被认可
(四)被认同
(五)被接受
(六)被使用
(七)被吸收
五、劳动价值的一般实现途径
(一)劳动者的自我实现
(二)外部性途径实现
(三)交流方式实现
(四)交换方式实现
(五)低端工人劳动价值的实现
(六)高端决策管理者劳动价值的实现
第五节 两种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
一、商品的劳动价值
(一)商品的劳动价值,是商品所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量
(二)有些商品同时存在非商品价值即外部效应
(三)商品的价值不等于商品的劳动价值
二、非商品的劳动价值
(一)非商品价值实现方式
(二)非商品劳动价值同样可以被吸收转化
第六节 劳动价值论承认存在非商品价值
一、相同点
(一)都是指产品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量
(二)都以使用价值为载体
(三)依存关系相同
二、不同点
(一)占有方式不同
(二)实现方式不同
(三)实现内容不同
(四)遵循原则不同
(五)适用范围不同
三、不能把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价值画等号
四、不能把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画等号
五、不能把劳动时间长短与产品质量高低画等号
第七节 劳动量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构成
一、产品的劳动价值构成
(一)活劳动投入
(二)物化劳动投入
(三)考虑了商品和非商品的劳动价值构成
二、劳动价值转化
(一)不同物质产品之间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
(二)不同知识产品之间的使用价值及劳动价值的相互转化
(三)物质产品与知识产品之间的价值相互转化
三、劳动与劳动价值增殖
(一)物化劳动不能增殖
(二)只有活劳动才能实现劳动价值增殖
(三)增殖与增值的区别
第八节 劳动价值赋值与负值
一、概念
(一)劳动价值赋值
(二)劳动价值负值
(三)负值可能是亏损,也可能不是亏损
二、主要表现
(一)赋值的主要表现
(二)负值的主要表现
三、赋值主体
(一)组织赋值
(二)社会大众赋值
(三)个人赋值
四、负值主体
(一)大众
(二)投资者
五、主要功能
第九节 创新劳动有利于劳动价值增殖
一、创新需要有新劳动投入
二、创新需要吸收转化非商品劳动价值
三、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四、衡量创新劳动价值与非创新劳动价值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
第十节 劳动产品与价值观的关系
一、劳动产品与价值观
二、价值观也有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
(一)价值观有使用价值
(二)价值观有劳动价值
(三)价值观可以复制传播
三、价值观重在劳动实践中的教育培养和建构
(一)通过教育建构
(二)通过产品建构
(三)通过实践培养
四、价值观可以转化成经济范畴的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凝聚和激励人心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地从事经济活动
(三)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扩大市场
第十一节 劳动价值守恒与不守恒现象
一、劳动价值的起点和终点是人的拥有和吸收
(一)人的拥有是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起点和终点
(二)出售是一次新的实践活动
(三)外部性也是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式
二、劳动价值转化存在诸多变数
(一)不全转化的变数
(二)创新的风险变数
三、劳动价值守恒
四、劳动价值不守恒
第十二节 劳动价值的“四性”
一、劳动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一)劳动价值的客观性
(二)劳动价值的主观性
二、劳动价值的单方面性与两方面性
(一)劳动价值的单方面性
(二)劳动价值的两方面性
第十三节 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价值的关系
一、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表现
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价值的影响
第十四节 劳动价值不是人类的追求
第九章 知识的劳动价值
第一节 知识劳动价值的含义
一、基本含义
(一)所有劳动都可能凝结为知识的劳动量
(二)不同的判断和取舍
二、拥有劳动价值的知识类别
(一)商品知识和非商品知识
(二)生产类知识和生活类知识
(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四)不成熟知识和成熟知识
(五)低级知识和高级知识
(六)古代知识和现代知识
(七)应用型知识和非应用型知识
三、知识劳动范围
四、知识劳动价值范围
五、知识劳动价值边界
六、知识劳动价值与知识价值的关系
第二节 知识劳动价值的来源具有独立性和社会性
一、知识劳动价值的来源
(一)劳动是知识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商品知识和非商品知识的劳动价值来源
二、外部性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归属全社会
三、知识劳动价值转化
四、知识劳动价值的社会性
五、知识的复制与知识的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复制与知识的使用价值
(二)复制与知识的劳动价值
第三节 知识的劳动价值实现方式
一、认可
二、认同
三、接受
四、学习
五、使用
六、借鉴
七、吸收
八、听取
第四节 知识的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递增、递减关系
一、载体关系
二、递增、递减关系
(一)递减关系
(二)递增关系
第五节 商品知识与非商品知识的劳动价值的实现
一、商品知识劳动价值的实现
二、非商品知识劳动价值的实现
第六节 知识的劳动价值运动与劳动力再生产的融合
一、知识劳动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一)知识劳动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二)物化到产品中
(三)转化成劳动力
(四)知识劳动价值终止
二、知识劳动价值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劳动价值守恒规律
(二)知识凝结的劳动量决定知识的劳动价值
(三)知识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体化
(四)商品知识与非商品知识的无差别转化
(五)知识进步规律
(六)非商品知识转化成商品
第七节 知识的劳动价值的“四性”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
(一)客观性
(二)主观性
二、单方面性与两方面性
(一)单方面性
(二)两方面性
第八节 知识的劳动价值的衡量
一、理论上的可衡量性
二、现实中的复杂性
三、知识劳动价值衡量的几种方式方法
(一)定量衡量
(二)定性衡量
(三)市场法衡量
第十章 交换价值
第一节 与交换价值高度相关的价值
一、一般含义
(一)交换价值基本含义
(二)交换是商品生产活动全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交换目的
(四)影响交换价值的因素
(五)交换价值构成
二、交换价值与相关价值关系
(一)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关系
(二)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关系
(三)交换价值与与效用价值、稀缺价值、外部价值关系
(四)交换价值与与非商品价值关系
三、交换价值外延
四、交换中的比较——交换价值形成的重要机制
(一)横向比较
(二)纵向比较
(三)内向比较
(四)比较是交换价值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 交换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有交换的现实需求
二、有可供交换的商品
三、有差异化的使用价值
四、有交换双方
五、有信息扩散(外部性)
六、有交换场所
七、对商品的相互了解
八、有双方互信
九、法律制度
第三节 交换类型
一、不同形态商品交换
二、不同档次商品交换
第四节 交换的失与得
一、交换的失
二、交换的不失
(一)劳动量不失
(二)知识不失
(三)付出的商品成本不失
(四)知识递增、能力递增
(五)有利于扩大生产
三、交换的得
(一)得到需要的价值
(二)得到对方知识
(三)获得盈利
四、交换价值构成的非对称性
第五节 交换价值隐含的内容
一、交换价值隐含了生产者的劳动量
二、交换价值隐含了商品成本
三、交换价值隐含了利润
第六节 等价交换
一、交换价值等价交换
(一)交换价值相等
(二)交换价值构成项目不一定对应等价
二、劳动价值等价交换
三、两种不同的等价交换原则适应的条件通常不同
(一)交换价值等价适用于不充分均衡的市场
(二)劳动价值等价适用于充分均衡的市场
第七节 交换双方的考虑
一、卖方的考虑
二、买方的考虑
三、综合买卖双方的考虑
(一)列表表示双方的综合考虑
(二)按照底线思维列表表示双方的考虑(见下表)
四、商品价值的基本构成
(一)价值的基本构成和等式
(二)劳动价值的基本构成
(三)从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关系看商品价值构成
五、卖方获得的价值构成
(一)活劳动价值
(二)物化劳动价值
(三)适当的利润
(四)交换价值发生波动不等于劳动价值发生波动
六、另外两种交换情景
(一)交换双方商品都有附加价值(见下表)
(二)交换双方商品都没有附加价值(见下表)
七、交换存在附加价值的积极意义
(一)可以促进知识的优胜劣汰
(二)可以促进知识的相互交流学习
(三)可以促进主体的共同进步
(四)可以促进知识均衡
(五)可以促进知识创新
(六)可以促进产品优胜劣汰和生产力进步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