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电子书

1.本书是张宏科教授承担的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基础研究”成果的总结,体现了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研究的*研究展和*技术水平。 2.本书所介绍的标识网络,是未来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引领信息网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科研工作的理想参考书。

售       价:¥

纸质售价:¥74.20购买纸书

18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张宏科、王洪超、董平、杨冬、苏伟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08-01

字       数:13.6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计算机/网络 > 多媒体/数据通信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本书在分析现有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一代标识网络的体系架构、工作机理、技术、可扩展路由机制、身份与位置映射的解析机制、移动管理机制以及普适服务技术等内容。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反映了国内外在新一代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适合从事互联网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br/>【推荐语】<br/>1.本书是张宏科教授承担的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基础研究”成果的总结,体现了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研究的*研究展和*技术水平。 2.本书所介绍的标识网络,是未来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引领信息网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科研工作的理想参考书。<br/>【作者】<br/>张宏科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专心致力于互联网体系与工程技术研究,是我国标识网络体系与技术创新的拓者和领军者。先后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标识网络系统和智慧标识网络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180余篇,撰写著作5部。 杨冬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新型互联网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在互联网体系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突出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技术转让和许可。 苏伟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新一代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理论与关键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来互联网的认知服务与感知路由基础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编著《路由器原理与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图书。 王洪超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一代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研究工作。先后两次担任973项目“标识网络和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发负责人,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多项标识网络示范应用项目建设,为标识网络发展和推广应用做出突出贡献。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奖一等奖1项。 董平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以专利许可和转让的方式行推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br/>
目录展开

扉页

目录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互联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2 传统网络体系架构分析

1.3 新网络体系架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标识网络的工作机理

2.1 标识网络设计原则与目标

2.1.1 设计原则

2.1.2 设计目标

2.2 标识网络体系架构模型

2.2.1 标识网络体系架构模型术语

2.2.2 标识网络体系架构模型描述

2.3 标识网络工作机制

2.4 标识网络优势分析

2.4.1 可扩展性分析

2.4.2 移动性分析

2.4.3 安全性分析

2.4.4 可靠性分析

2.4.5 可控可管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标识网络接入技术

3.1 标识网络接入控制机制

3.1.1 节点身份的获取与标识

3.1.2 可信接入控制机制

3.1.3 评估与分析

3.2 接入子网路由机制

3.2.1 接入子网需求分析

3.2.2 接入子网标识路由机制

3.2.3 评估与分析

3.3 身份与位置分离的标识映射机制

参考文献

第4章 标识网络中的可扩展路由机制

4.1 路由可扩展问题分析

4.2 可扩展路由体系架构设计

4.2.1 接入标识及用户网络的构思与设计

4.2.2 路由标识及核心网络的构思与设计

4.2.3 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的设计

4.2.4 数据交互流程

4.3 性能评估与分析

4.3.1 全局路由表条目分析

4.3.2 路由更新消息数量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身份与位置映射的解析机制

5.1 现有身份与位置分离方案分析

5.2 标识网络映射信息解析机制

5.2.1 映射信息数据库

5.2.2 映射信息的扩散机制

5.2.3 归属域信息的扩散机制

5.2.4 映射信息数据库的应用举例

5.2.5 各种映射信息解析机制的对比

5.3 性能评估与分析

5.3.1 归属域信息表的容量分析

5.3.2 归属信息更新消息的数量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标识网络的移动管理机制

6.1 现有移动管理机制分析

6.2 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机制

6.2.1 移动性支持原理

6.2.2 移动检测机制

6.2.3 移动切换流程

6.2.4 位置更新

6.2.5 路由优化

6.3 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机制的优势分析

6.4 性能评估和分析

6.4.1 移动切换时延分析

6.4.2 无线链路开销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标识网络普适服务技术

7.1 现有服务获取机制分析

7.2 标识网络服务获取机制

7.2.1 服务标识的定义与生成

7.2.2 服务标识的注册与维护

7.2.3 服务标识的解析

7.2.4 性能评估与分析

7.3 基于DHT的服务标识解析实现

7.3.1 DHT技术与Chord算法

7.3.2 标识网络服务映射系统设计

7.4 自适应连接管理机制

7.4.1 连接标识的定义与生成

7.4.2 自适应连接管理工作原理

7.4.3 性能评估与分析

7.5 标识网络对传统应用的兼容性

7.5.1 需求分析

7.5.2 基于扩展传统套接口的兼容机制研究

7.5.3 兼容机制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