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疾行记电子书

本书文稿语言清晰流畅,叙述平实感人,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从1968年至2000年之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即从中学时代到社会,从工厂劳动至残联工作的一段人生历程。作者随然从小就身体不便,但行文中却没有一丝怨天尤人和对人生及社会的不满,整篇文稿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

售       价:¥

纸质售价:¥47.6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作       者:王新宪, 著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08-01

字       数:20.2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人生万花筒,朴实无华又五彩斑斓。 《疾行记》里的故事,有着大自然旷野般的真实、灵动。它告诉人们,在20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末,那是曾使多少人快乐又悲伤的年代,改革放春江水暖,带来了中国残疾人等社会事业的萌发,给了多少人激奋、希望,又多少人为它付出、奉献……在可亲、可敬、可念的后面,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当今时代的张力!它告诉人们,知难行易,回顾以往,永远不要埋怨自己的后知后觉。直面人生,有躲不过去悲欢离合、坎坷曲折,而珍爱生命、永不言弃的一切,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br/>【推荐语】<br/>本书文稿语言清晰流畅,叙述平实感人,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从1968年至2000年之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即从中学时代到社会,从工厂劳动至残联工作的一段人生历程。作者随然从小就身体不便,但行文中却没有一丝怨天尤人和对人生及社会的不满,整篇文稿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br/>【作者】<br/>王新宪,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期从事社会福利、残疾人工作,系资深社会工作者。中央党校社会学研究生、高级经济师。<br/>
目录展开

作者简介

自 序

上 篇

“复课闹革命”

“学工”“学农”的日子

不讲“人道”的道理

失学,待业

当上工人了

青年突击队与读书小组

插片机

火村工作队

当“先进”的代价

工友情不会天上掉下来

父亲的“怀疑”

政工组的“累活”

不一样的锻炼

企业全面整顿

变局中的厂领导

党校与华南师大

囧境遇好人

民政福利厂,她的历史贡献

“君子之交”同志情

“在游泳中学游泳”

全国福利生产改革工作会议

解困房二三事

两难之择

第一次出境

众推手,伤残青年协会

元岗余晖

一代人之情感

下 篇

“上级要求成立”的组织

“三人行”理事会

你知道“他们”有多难

“主动申请”残联主席

“靠自己站起来”

从“爱心满花城”到远南运动会

“老烟民”退伍了

敢为人先的事业排头兵

康复,多少人的期盼

就业,“按比例”的破冰

夯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

“无障碍”与地铁1号线

从“花园慈善月”起行

难题,“机动车”的导与疏

迈步再跨越

启蒙,走出去与请进来

血脉浓情

残疾人和自己的组织

学习、学习、再学习

说“风气”

南音唱晚

挽留

开局“三个一”

“27号文件”

给市长“开小灶”

争创全国“示范”

公开信,来自省委书记

“起死回生”的学校

手术车与“视中行动”

“残工委”的户口

工作抓上去是“硬”道理

“鼓与呼”的力量

赶上了“末班车”

新官理“旧事”

“国忠”之终

事业“情”缘

送“战友”

想再说几句话

外 篇

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丛书》作序

残疾人居家服务之我见

一、残疾人及其亲属对居家服务需求的紧迫性

(一)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构建制度保障机制。以“助残券”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探索残疾人

(三)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服务机构。江门市新会区、台山、

二、残疾人居家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进展与缺陷——广州市伤残青年问卷调查浅析

“桥梁”和“纽带”得到肯定

就业,进展中的“滞后”

脆弱的承受力

住房,最小和最大的祈望

提高理事会工作效率

—、分工

二、议事

三、管理

四、决策

五、协调

六、评估

七、调整

与青年同志谈“三个基础”

知善 知义 知理

青春为理想而歌

诚如生命

荣誉与责任

给力“县残联”

不再“忐忑”

说长道“短”

未了的责任

见面能留三分情

说法治思维面对的障碍

小学往事

怀念卓大宏教授

马仔

文“痣”

颠倒了的价值

有爱无碍——黄山二日随笔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