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戴逸文集(套装共12册) (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电子书

售       价:¥

3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戴逸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01

字       数:404.2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戴逸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在清史、中国近代史领域尤有专长,他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贯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清史研究大家。同时,他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讨论,学术视野开阔。无论是以其个人学术成果开拓重要研究领域,还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中国清代历史研究的发展,他都卓有建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说:“戴逸先生和张卓元先生心怀祖国,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不追风,不赶潮,独立思考,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戴逸先生治学多年,笔耕不辍,其中《中国抗战史演义》作于1951年,在全国刚刚解放、不少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这本普及型读物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中国近代史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先从思想理论角度撰写历史的近代史著作,梳理了整个近代史的脉络。从1978年起,戴逸先生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摸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利用中、俄双方大量的官方档案和私人文献,再现了条约谈判的全过程,为中国政府处理中苏边境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备要,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开创了中国研究清朝边疆史的先河。2003年1月28日,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先生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在纂修工作中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既要还原历史真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学术创新,既要理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观臆断。要使新《清史》成为一部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的高水平的史书,尽量使思想性与学术性达到完美统一,使新《清史》成为传世佳作。同时,在编纂新《清史》工作中,注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清史专家。 《戴逸文集》对历史学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带有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属国内一流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学术影响。 所以说,戴逸先生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对学界和非专业大众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经久不衰。而戴先生从未有过文集出版,他的著述散见各处,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编排,尤其是主持编纂《清史》以来的文章尚未经过系统整理,这一直是学界一大憾事。此次出版文集,系统整理了戴先生治学之初至今的全部著述。《戴逸文集》拟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包括专著、文章(专论、随笔、序跋)、讲演、采访记等等,分门别类后、按照时间排序,精编成10卷本的文集,总规模约700万字。因此这部《戴逸文集》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既是戴先生多年治学的成果精华,也是后辈学人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之书。
目录展开

总目录

中国近代史稿

目录

第一章 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节 1840年以前的世界形势

一、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19世纪前半期的世界各国

第二节 1840年以前的中国

一、土地兼并

二、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政治情况和思想情况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外关系和鸦片贸易

一、中外关系

二、鸦片贸易

第二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二、琦善的卖国行为和广州战役

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四、浙江和江苏的战役

五、《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

一、赔款重担和鸦片的更加泛滥

二、对外贸易的增长及其影响

三、五口通商和买办商人的兴起

四、广州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五、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外国的开始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酝酿

一、鸦片战争后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二、洪秀全和拜上帝会的初期革命活动

三、金田起义

第三章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进攻阶段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初期的胜利进攻

一、太平军在广西的战斗

二、太平军从广西到南京

三、革命胜利发展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 《天朝田亩制度》及太平天国前期的各项制度、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及其评价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各项制度、政策

第三节 清王朝为反对革命所采取的几项措施

一、筹措军饷

二、创办厘金

三、滥发钱币

第四节 1853年到1856年的战局

一、太平军东战场的战局

二、上海和福建的小刀会起义

三、太平军的北伐

四、捻军的兴起

五、太平军的西征

六、湘军的兴起及其出省作战

七、两广天地会起义及石达开经营江西

第五节 杨韦事件和石达开的出走——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爆发

一、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发展

二、韦昌辉的阴谋政变和石达开的出走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修约交涉

二、亚罗船事件、英法联军侵占广州

三、广东人民反抗侵略联军的斗争

四、英法联军侵占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五、1859年的大沽口战斗

六、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

一、杨韦事件后太平天国各战场的不利形势和江西战场的瓦解

二、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支持革命危局的原因

三、江北大营的覆灭和三河之战

四、江南大营的覆灭和太平军进取苏、常

五、太平军的西进,安庆保卫战的开始

六、安庆保卫战的失败

七、李秀成再克杭州

第三节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各地人民的起义斗争

一、石达开折返广西及其入川的失败

二、李永和、蓝朝鼎在四川的抗清活动

三、捻军在山东、河南的活动

四、鲁西白莲教起义和宋景诗的黑旗军

五、山东地区其他的人民起义

第五章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防御阶段

第一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经济和政治

一、根据地内封建残余势力的猖獗

二、革命队伍的严重不纯和纪律废弛

三、土地关系

四、分散主义的倾向

五、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

第二节 防御阶段的战局

一、汉族地主权力的扩大、太平天国安徽战场的瓦解

二、中外反对革命势力的勾结和1861年北京政变

三、1862年上海战斗

四、天京会战和李秀成进兵淮南

五、太平天国苏南战场的瓦解

六、太平天国浙江战场的瓦解

七、天京失陷、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六章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清朝政权的逐步半殖民地化

第一节 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区人民武装斗争的继续

一、李世贤、汪海洋部在闽粤边界的斗争

二、1864—1866年捻军的抗清斗争

三、东捻军和西捻军的抗清斗争及其失败

四、山东黄崖山的抗清斗争

第二节 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抗清起义

一、广西壮族人民的抗清起义

二、贵州的苗民和斋教、号军的抗清起义

三、云南回民起义

四、云南哀牢山彝民起义

第三节 西北各族人民起义

一、陕西、甘肃的回民起义

二、新疆回族、维吾尔族的抗清斗争及其蜕变

第四节 外国侵略的加深和清政权的逐步半殖民地化

一、列强的“合作政策”、外交官和海关税务司的侵略活动

二、十国缔约、阿思本舰队、蒲安臣出使、修约交涉

三、地方性封建势力的兴起,清政府军事权力、财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下移

四、奕集团的兴起,初期洋务派的政治路线

第五节 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的兴起

一、帝国主义传教士在中国的侵略罪行

二、60年代初期川、黔、湘、赣的反洋教活动

三、1868年和1869年反洋教运动的高涨

四、震动中外的“天津教案”

第七章 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侵略和中法战争

第一节 列强入侵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危机

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国际形势

二、日本对台湾的武装侵略

三、马嘉理案件和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俄伊犁交涉

第二节 在70年代外来侵略危机下的清朝统治阶级

一、海防争论和海防措施

二、李鸿章北洋集团及其内外政策

三、清流派的兴起和衰落

第三节 中越人民早期的并肩抗法斗争

一、法国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和黑旗军的早期抗法斗争

二、纸桥之战,怀德、丹凤之战和清政府内部的和战分歧

第四节 中法战争

一、中法战争的爆发,山西、北宁之战和法国的诱降骗局

二、观音桥之战和列强的“调停”骗局

三、马尾海战和台湾、浙江的抗法战争

四、镇南关、谅山大捷

五、清政府在胜利形势下屈膝投降

六、中法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八章 外国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新阶级的出现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深入

一、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二、对外贸易中的几项主要商品

三、甲午战前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投资

第二节 外国侵略下的中国农业

一、近代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兼并

二、近代农村中的剥削形式和剥削率

三、近代农村中的雇佣关系

四、农村手工业的破产和农产品商品化

五、农产品的商品化

六、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

第三节 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早期发展

二、若干重要工矿企业介绍

第四节 中国早期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一、旧式手工业和近代工业的联系

二、近代工业发展的阻力

三、官办军事工业的性质及其内在矛盾

四、官督商办形式普遍流行的原因

五、官督商办形式对资本主义的阻碍作用

第五节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一、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向资产阶级转化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早期斗争

第九章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学术和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中法战争后的外交交涉和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

一、取缔香港走私鸦片的谈判

二、《中葡里斯本草约》的谈判

第二节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反洋教运动

一、70年代和中法战争时期的反洋教运动

二、90年代初长江流域的反洋教运动

三、1891年热河金丹道的反洋教起义

第三节 中法战后的清朝统治阶级

一、关于修筑铁路的争论

二、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合流,张之洞集团的兴起

第四节 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先驱——冯桂芬

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薛福成、马建忠、王韬、何启、郑观应、陈炽、陈虬

三、改良主义的“君民共主”说

四、改良主义的“重商”思想

五、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一些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下半期的学术和文化

一、19世纪下半期的经学和史学

二、19世纪下半期的科学和技术

第十章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一节 东亚的国际形势和列强对朝鲜的侵略

一、沙俄向东亚扩张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本和其他资本主义列强侵入朝鲜

三、朝鲜成为东亚矛盾的焦点

第二节 日本发动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为发动侵略中、朝的战争而制造衅端

二、俄、英的“调停”

三、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和李鸿章的投降主义路线

四、日本对中国突然袭击,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8月至11月)

一、平壤战斗

二、黄海战斗

三、主战、主和两派的斗争和清政府求降

四、日军窜渡鸭绿江和慈禧祝寿

五、旅顺口陷落

第四节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1月至1895年4月)

一、主和派对主战派官吏的压制

二、清政府使节张荫桓、邵友濂求和被拒

三、海城争夺战

四、威海卫陷落和北洋海军的覆灭

五、牛庄战斗

第五节 中日议和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中日议和前夕的列强态度

二、李鸿章赴日议和

三、中日马关谈判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

五、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六、台湾军民反对日本占领的斗争

原第一册后记

后记

清代中国与世界

目录

出版说明

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原版编者说明

原版前言

一、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以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我国唐以前和唐朝时的东北疆域

2.我国辽、金时的东北疆域

3.我国元、明时的东北疆域

4.我国清朝初期的东北疆域

二、沙皇俄国入侵我国东北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上)

1.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扩张

2.波雅科夫入侵我国东北(一六四三—一六四六年)

3.哈巴罗夫入侵我国东北(一六四九—一六五一年)

4.乌扎拉战斗和哈巴罗夫匪帮的内讧(一六五二—一六五三年)

5.呼玛战斗(一六五四—一六五五年)

6.斯捷潘诺夫匪帮的覆灭(一六五五—一六六〇年)

三、沙皇俄国入侵我国东北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下)

1.俄国对我国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侵略(一六五二—一六六五年)

2.俄国重占雅克萨和侵入楚库柏兴(一六六五—一六七五年)

3.俄国在我边境地区建立的殖民统治,根特木儿匪帮的叛变投俄

4.早期的俄国来华使团巴伊可夫使团(一六五六年)

5.米洛瓦诺夫来华(一六七〇年)

6.尼果赖使团来华(一六七六年)

7.俄国在黑龙江中下游的进一步扩张(一六七六—一六八二年)

四、中俄雅克萨战争

1.清政府收复国土、加强边防和争取和平谈判的方针

2.俄国侵略军的战争准备

3.前哨战,清政府争取和平谈判的屡次努力(一六八三—一六八四年)

4.第一次雅克萨战争(一六八五年)

5.第二次雅克萨战争(一六八六年)

6.清政府主动停战并实现单方面撤军

五、中俄两国派出谈判使团,俄国对中国喀尔喀蒙古地区的侵略

1.俄国派出以戈洛文为首的使团(一六八五—一六八七年)

2.戈洛文出兵侵扰中国喀尔喀蒙古地区(一六八七年)

3.中国喀尔喀蒙古人民反对俄国侵略、反对噶尔丹叛乱的斗争(一六八八年)

4.中国派出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俄国对中国喀尔喀蒙古的侵略战争(一六八八年)

5.中国第二次派出索额图使团(一六八九年)

六、中俄尼布楚谈判(上)

1.中国使团到达尼布楚(一六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2.谈判前夕俄方的无理指责和中方的驳斥(八月二日—八月十八日)

3.会议时间、地点和形式的商定(八月十九日—八月二十一日)

4.第一次会议(八月二十二日)

5.第二次会议(八月二十三日)

七、中俄尼布楚谈判(下)

1.喀尔喀蒙古地区划界的被搁置(八月二十四日—八月二十七日)

2.尼布楚当地中国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

3.中俄使团就两国东段边界的划分初步达成协议(八月二十七日—八月二十八日)

4.关于诺斯山和乌第河地区的争论(八月二十九日—九月三日)

5.其他问题的争论(九月三日—九月六日)

6.《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

八、《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和其他

1.《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基本内容

2.《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河流、山脉的地理位置

3.《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各种文本

九、《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对东北边境地区的管辖

1.管理机构的设置和防卫力量的加强

2.对边界和边境地区的管理

3.对东北边境各族的管辖

结束语

附录一 史事记

附录二 《中俄尼布楚条约》

1.拉丁文汉译本

2.满文汉译本

3.俄文汉译本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原版序言

一、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二、近代化问题

三、农业

四、手工业

五、市场

六、经济区域

七、阶级

八、城市

九、政治

十、军事

十一、边疆

十二、思想文化

十三、科学技术

十四、对外关系

参考书目

原版后记

北洋海军

一、从一桩骗局说起

二、造船和买船

三、北洋海军的建成

四、日本“不宣而战”

五、黄海大战

六、旅顺口和威海卫的陷落

七、北洋海军的覆灭

八、结束语

后记

经史札记(外一种)

目录

经史札记

小序

经学

史学

诸子读后

《资治通鉴》

《史记》

《盐铁论》

清史

满族的兴起,清朝对全国统治的确立

康雍乾时期的经济、政治、民族及对外关系

清朝的衰落,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

太平天国起义,清统治格局的变化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清朝的覆亡

清朝的思想文化

清朝的历史地位

清史编务(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目录

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

《清史》编纂规划(草案)

关于组织人力编纂《清史》的建议(草稿)

编纂《清史》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条例

一代盛事 旷世巨典——关于大型《清史》的编纂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构建新世纪标志性文化工程——清史编纂工程启动感言

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新修《清史》通纪内容要旨

问题和疑难——在北京龙泉山庄会议上关于《清史》体裁体例的讲话

在两岸《清史》纂修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台湾宜兰佛光大学谈《清史》纂修

在台北《清史》纂修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清史》目录的几点说明

在典志组第一批委托项目立项会议上的讲话

在《清史》传记样稿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图录组图片征集会议上的讲话

在清史档案整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传记人物名单讨论会上的讲话

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清史工程与修史人才

在图录组2004年总结会上的讲话

读《教育志》《天文志》《朴学志》《摊丁入地》大纲样稿的意见

读策凌、赵翼、长庚传记书后

在主体类项目阶段性成果评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清史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评估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通纪撰写大纲(一、二、三卷)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桐城派名家文集汇刊”项目组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通纪第四卷(乾隆朝)讨论会上的讲话

在通纪第五卷(嘉庆、道光朝)讨论会上的讲话

在《清史》史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通纪项目(卷四至卷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传记组关于传记编写若干问题的讲话

在典志组会议上的发言

在通纪“戊戌变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解决项目超期的问题

在史表组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传记组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图录组会议上的讲话纪要

在编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要

在通纪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关于图录大纲调整的意见

在典志经济类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地理志》、区域六志及其他重要问题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清史工程审改工作的第一次讲话

史表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典志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图录编纂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审改办法讨论会上的讲话

听取有关审改工作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关于审改工作的讲话

如何进行审改工作

在《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编委会主任办公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读中介公司对清史工程的评估报告

关于通纪第四卷的审改意见

自我评估,加速前进

在第七次编纂委员会上的讲话

关于通纪第一卷的评估意见

如何把握乾隆盛世——关于通纪第四卷修改工作的讲话

在通纪第五卷审改讨论会上的发言

通纪第八卷读后意见

在审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认真检测文字,杜绝抄袭

读稿印象和今后工作

《清史》三审合成阶段的工作展望

关于《清史》编纂的下一步工作

在编委会全体专家会议上的讲话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各组工作汇报会议上的讲话

在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编委会组长会议上的讲话

书评书序

目录

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影印序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档案丛刊”总序

《清代人物传稿》序言

《清通鉴》序言

《午亭文编》序

《李鸿章全集》序言

《恽毓鼎澄斋日记》序言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资料选辑》序

《名臣奏表八十八篇》序言

《尚氏中国古代通史》序言

艰难的里程 深刻的教育——读吴玉章同志的回忆录

研究清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推荐《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一部传记体裁的清史巨著

《顾炎武论考》序言

《李定国纪年》再版序言

读李燕光、关捷的新著《满族通史》

《清兵入关与中国社会》序言

读《少年天子》

《漂落异域的民族》序言

《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序言

《清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论》序言

《清帝东巡》序言

龙庭亦是豪游地 海月边霜未觉愁——《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序言

清代黑龙江将军与东北边疆治理——《清代黑龙江将军传丛书》序

《明清史学术文库》序言

《清人笔记随录》序言

《考证学集林》序言

《清集簿录》序言

《中华明清珍档指南》序言

《清代学术与文化》序言

《汉宋之间:翁方纲学术思想研究》序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序言

《翁同"传》序言

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国史论文选》前言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序言

《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序言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序言

我国近代会党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慷慨悲壮的历史画卷

《山海集》序言

《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序言

《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序言

序《谭嗣同与晚清士人交往研究》

《梁启超评传》序言

投身革命 调适佛儒——荐《黄宗仰传论:出世入世间》

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中国留学教育的光辉道路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统研究》序言

近代开发西部的历史足迹——读《西部开发历史回顾》

早期革命史上的瑰丽诗篇——读张惠芝《“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

翔实·公允·清新——评《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上册

《海外侨团寻踪》序言

《百年浮沉》序言

《学与思的足迹》序言

《国耻备忘录》序言

《清史镜鉴》序

展示中华文明的瑰丽画卷——读十卷本《中华文明史》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

《东瀛义士——川喜多大尉传奇》序言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序《台湾同胞抗日五十年纪实》

《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的真相》序言

《齐良迟花鸟画集》序

历史巨人的足迹——读《开国总理周恩来》

《中华美德贤文》读后感

以碑说史——《中国百年历史名碑》读后

《常熟市志》序言

名城佳志 历史见证——《重修常昭合志》评介

《常熟历史文化研究》序

《江阴历史名人漫记》序言

《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序

《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序言

《近代京华史迹》序言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传略》序

东北地域文化论——《东北历史与文化论丛》序

中国经济的千年态势与复兴之路——读安格斯·麦迪森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义和团廊坊大捷

百年奋斗的历程

学界记往

目录

纪念郑天挺老师

与胡华同志相处的岁月

悼念尚钺同志

睿智的学者 勇猛的斗士——忆黎澍同志

吴晗同志和我谈清史编纂

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光明大道——在纪念吴晗同志诞辰七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哲人其萎 风范长存

纪念陈垣教授

纪念范文澜同志

融学术、哲理、诗思于一身——纪念翦伯赞同志

邓拓与历史科学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纪念罗荣渠同志

回忆金应熙同志

纪念马奇同志

怀念陆荫乔(戈平)学友

回忆北京大学孑民图书室的草创

罗髫渔同志的风雨征程

忆交大学风

初进北大

我选择了历史专业

我的处女作——《中国抗战史演义》

我走上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我的学术生涯

借来斋记

我和清史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

金田起义出大湟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

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纪念周口店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总结经验 攀登高峰

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

纪念鸦片战争 弘扬爱国精神

纪念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纪念太平天国 研究中国农民

纪念郑成功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

尊老崇文 抒写新篇——在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在“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清史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感言

致季老(羡林)[2001年3月27日]

致茅海建[2002年3月]

致郭成康、陈其泰[2003年]

致祁龙威[2004年2月4日]

答传记组同志问[2004年2月16日]

写给魏玮小朋友的一封信[2004年2月23日]

致杨国强[2004年5月10日]

致陈祖武[2004年5月23日]

致张海军[2004年6月7日]

致柯愈春[2004年7月29日]

致任老(继愈)[2004年8月27日]

致潘振平[2005年1月14日]

致李文海[2005年1月18日]

致吴建雍[2005年2月16日]

致徐和雍[2005年2月27日]

致祁龙威[2005年3月10日]

致潘振平[2005年3月25日]

致卞孝萱[2005年5月20日]

致蒋寅[2005年5月27日]

致程歗[2005年8月1日]

致严云绶[2005年8月10日]

致朱诚如[2005年8月19日]

致郭成康、赫治清[2005年9月5日]

致吴建雍[2005年9月17日]

致郭成康[2005年11月2日]

致郭成康等典志组专家[2006年2月12日]

致马楚坚[2006年2月13日]

致章开沅[2006年2月]

致程歗[2006年9月19日]

致马自毅[2006年9月24日]

致朱育礼[2006年9月26日]

致汪敬虞[2006年10月31日]

致郭成康[2007年6月27日]

致孙燕京、宝音[2007年7月11日]

致赫晓琳、赵晨岭[2007年10月16日]

致缪廷杰[2007年11月29日]

致程必定[2007年12月]

致罗老(哲文)[2007年12月]

致汤志钧[2008年1月14日]

致杨遵道[2008年8月]

致马大正[2008年9月17日]

致典志组[2008年10月]

致典志组各位专家[2009年4月9日]

致郭成康等专家[2009年5月5日]

致潘振平等专家[2009年10月28日]

致周远廉[2010年6月1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4日]

致沈秋农[2011年10月23日]

致编审组[2011年11月6日]

致周琦珍[2011年12月26日]

致编委会各主体组[2011年12月31日]

致潘振平[2012年3月29日]

致郭成康、宋元强、陈铮[2012年4月9日]

致郭成康[2012年11月3日]

致郭成康[2013年5月11日]

致谢俊美[2013年6月1日]

致主任办公会议、项目中心、各业务组[2013年7月9日]

致潘振平[2013年8月14日]

致陆文灏[2014年3月6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2015年3月12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感言[2016年7月24日]

致成崇德、郭成康、刘仲华[2018年1月22日]

清后期史

目录

太平天国拜上帝会不是邪教

慈禧、奕斗法记

关于同文馆的争论

洋务历史试论

第一个洋务派集团的兴衰

抗法保台 功不可没——纪念刘铭传

从大清史角度看待刘铭传保台建台的意义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日甲午战争与远东政治风云

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甲午海战与中日两国的命运

戊戌维新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潮

论康有为的《大同书》

爱国、先进的改革家、思想家谭嗣同

戊戌变法时翁同龢被罢官缘由辨析

百年功过论戊戌

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

我看张之洞

谈翁同龢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对义和团运动的再认识

光绪之死

光绪之死与袁世凯“告密”真相

荣庆其人与《荣庆日记》

唐文治小传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社会主义的选择

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五四运动的光辉道路

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纪念台湾“二二八”事件

近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迁徙

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和旧式手工业的关系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寿父子

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纪念张伯苓先生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专制统治的延续、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明清(公元1368年至1911年)

文史随感

目录

抗清英雄瞿式耜

曹雪芹与平郡王福彭

关于香妃和容妃

圆明园今昔

圆明园与大观园

清代文字狱

清代宣南士文化

“宣南文化”小议

北京的庙会

清代开发西部的历史借鉴

边疆开发活动中的人和环境

林则徐与近代新疆开发

论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

一座展示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

百年苦难 哀鸿遍野

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祭

雪洗国耻后的反思

知耻而后勇

改革大潮中的历史沉思——戊戌变法90周年感言

在治理整顿中发扬爱国主义

回顾近代历史 弘扬爱国主义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香港回归与爱国主义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继承传统美德 建立文明社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大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和现代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

河洛文化与中华文明

从历史展望未来

《四库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而作

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

引进外国智力的历史经验

中西文化的抉择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

千年历史的启示

继往开来 熔古铸今

面向廿一世纪的华人文化

世纪反思 卧薪尝胆——从2005年我国GDP达18﹒2万亿元说起

历代职官机构的名称和别称

论“清官”

弹指兴亡三百载 都在清文吟唱中——清代诗文简论

清代书法浅论

孙中山与北京平安大街

访港见闻

提倡学术上的相互批评

文史知识与素质教育

研精覃思 知远识微

成才之路

史论纵横

目录

写群众的历史 为群众写历史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看法

批判极左思潮 推动研究工作

历史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

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

爱国主义和历史科学

巨大的支持 英明的预见——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革命的教导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在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谈学术自由

历史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史学发展的关键

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要走出书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

《清史稿》的纂修及其缺陷

谈《清史稿》的编纂

加强对清史的研究

谈清史研究

清史研究要有世界眼光

开展清史研究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如何深入

要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

进一步重视太平天国史的研究

开展边疆史地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加强边疆开发史的研究

近代会党史研究的新课题

加强社会史的研究

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

开展满学研究的意义

研究炎黄文化 建设现代文明

开展中国文化史研究 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

研究北京文化史的重要意义

十年来清代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

中国档案与历史研究

明清历史档案的价值和特点

历史的轨迹 文化的瑰珍

谈清代书籍和史料的整理

谈清代的典籍文献

古籍整理的几点建议

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繁荣史学事业与档案事业

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日记

漫谈“口述历史”

一谈《续修四库全书》

二谈《续修四库全书》

三谈《续修四库全书》

四谈《续修四库全书》

五谈《续修四库全书》

六谈《续修四库全书》

谈《李鸿章全集》的编纂

再谈《李鸿章全集》的编纂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

治史四要素

历史学家的过去与现在

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四项要求

读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有感

新闻和历史

清前期史

目录

满族兴起的精神力量

满族命名三百六十年

康熙和鳌拜

史实中的康熙收复台湾

雍正继位的历史疑谜

历史上的雍正

雍正的廉政

论乾隆

乾隆初政和“宽严相济”的统治方针

乾隆皇后之丧及有关的政治风波

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论乾隆朝金川之役

一场未经交锋的战争——乾隆朝第一次廓尔喀之役

论福康安

福康安风雪援西藏

我国最多产的一位诗人——乾隆帝

略论诗人乾隆

学术大师黄宗羲

乾嘉史学大师钱大昕

汉学探析

吴、皖、扬、浙——清代考据学的四大学派

清代思潮

谈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

论康雍乾盛世(提纲)

论康雍乾盛世

谈康雍乾盛世

清代康雍乾时期为什么是“盛世”

避暑山庄和康乾盛世

避暑山庄与清代政治

怎样认识“康雍乾盛世”——答周思源先生

乾隆朝的水灾与赈济

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

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

乾隆帝及其时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家庭和读书时代

第一节 仁慈的祖父

第二节 严酷的父亲

第三节 生母之谜

第四节 兄弟情谊

第五节 理学名师

第六节 同窗知己

第七节 读书生活

第八节 田猎、娱乐和其他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宽严相济

第二节 从秋朝审勾决看政策演变

第三节 在官僚政治的旋涡中

第四节 人才观与驾驭术

第五节 皇后之丧的政治风波

第四章 军事

第一节 瞻对之役和第一次金川战争

第二节 初平准噶尔部

第三节 再平准噶尔部

第四节 平定回部

第五节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第五章 经济

第一节 以农为本

第二节 推广高产作物和种植经济作物

第三节 全国耕地数估测

第四节 粮食产量与粮食贮备

第五节 人口增长和人口统计

第六节 水利

第七节 自然灾害

第八节 赈灾

第六章 文化

第一节 《四库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

第二节 御制诗

第七章 对外关系

第一节 闭关政策

第二节 中英关系

第八章 北京城市建设

第一节 建设概貌

第二节 大内和三海

第三节 三山五园

第四节 其他建筑及设施

第五节 圆明园与大观园

第九章 人物

第一节 福康安

第二节 曹雪芹与平郡王福彭

第三节 关于香妃的传说

简明清史

目录

前言

第一册

第一章 满族的兴起与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与中国

第二节 满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第四节 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第五节 后金的政治改革和对明战争

第二章 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清军入关与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第二节 大顺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第三节 大西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第四节 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第三章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及早期的统治政策

第一节 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第四章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唯物主义进步思潮

第一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进步思潮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进步思潮的内容

第五章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及其政权机构

第一节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第二节 清朝封建皇权的加强及其政权组织

第三节 清朝的军队和法律

第六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租赋制度

第一节 清王朝的农业政策和水利建设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封建的土地占有和地租剥削

第七章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城市和商业

第二册

第八章 清代的阶级结构和十八世纪前期的阶级斗争

第一节 阶级和等级

第二节 宗族制度

第三节 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的阶级斗争

第四节 民间宗教和秘密组织

第五节 康雍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

第九章 沙俄早期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一节 沙俄武装入侵我国东北

第二节 雅克萨战争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第三节 《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的签订和外国利用宗教侵略中国

第四节 天主教会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禁止传教

第十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割据势力 统一漠北地区

第二节 清政府再平准噶尔及其对西藏、青海地区的管辖

第三节 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

第四节 清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及其对西藏政治与宗教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清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十一章 清朝的文化政策和汉学的发展

第一节 清朝的文化统治政策

第二节 汉学的盛行

第十二章 清代前期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 清代的文学艺术

第二节 科学与技术

第十三章 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第一节 土地兼并 人口增长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第十四章 以白莲教为主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一节 十八世纪下半期各族人民的起义

第二节 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第三节 十九世纪前期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十五章 十九世纪前期的社会思潮

第一节 乾嘉汉学的衰落与今文经学的兴起

第二节 杰出思想家龚自珍和魏源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贸易关系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