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3.90购买纸书

2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余来明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12-27

字       数:27.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明诗研究领域,对我来说纯属偶然。记得硕士学以后,文新师命我协助编纂《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负责搜集明代诗文相关的材料。对大学时期只读过些“一代之文学”名篇的我来说,关于明代诗文的了解几近于无,即使大学授课的老师曾经讲过“前后七子”、公安、竟陵,大概也都早已如过耳风声,不知所踪。那时为了不辜负老师信任,尽早完成那项已持续多年的任务,便只好硬着头皮从书目、人名资料索引中查找线索,利用《列朝诗集小传》《明诗综》《明诗纪事》等收录明诗的专集编纂诗人小传(那时还没有专门的明代文学家辞典),以便在文献查考中不致遗漏每一条有用的材料。正是在那种看似枯燥、简单(被同学说成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中,逐渐知道明代除了那些在中国古典文学礼堂中有着夺目光彩的小说、戏曲,诗文领域也曾众声喧哗,盛极一时,一长串文学史上少人关注的名字始我的视野。 看似简单、无趣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为我启了通向明诗世界的大门。《明清文学分典》编纂告一段落后,在文新师的建议下,我选择明诗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方向,由此才有了首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0)》,讨论的对象是明代前、后七子之间的诗坛,即书名中所标注的时间区段:1522~1550。选择这样一段在明诗史上看似并不耀眼的时期作深掘,是希望能通过对“短时段”诗坛作细部考察,在明代中期以后复古运动的复杂脉络中理出一条线索,由细微处探讨历史背后各种理论、群体、流派兴替演变的具体型态,而为观察“长时段”的诗史演变提供视和窗口。尽管此时的诗坛还只是经历“前七子”复古运动的洗礼,然而明代复古与反复古的种种论调,却在这一时期都有了极为精彩的演绎。明代后一百年诗史演变的喧哗众声,竟然都早已埋种于此。 此后的十余年间,我研究明诗的兴趣虽然一直都在,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做到终始如一。正是在这种时断时续的经历中,我对明代诗史程的探索,始试图摆脱传统批评观念和文学史习见的拘束,努力建立一种基于过程和细节的历史意识,而不是在几个流派、若干个大家之间做简单的跳跃,以致给读者留下无数的空白和遐想的空间。文学史的叙述尽管不可能如历史纪事一样巨细靡遗,却也多少可以展现历史演变的兴衰有致,有迹可循。在过往的文学史叙述中,明代由“前后七子”代领的复古运动常被视为一个前后相、承递有序的过程。近年随着明代诗史研究的深,对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声音、诗坛表现出的种种不同趋向,以及其他与明中期复古运动相关的文学史细节,学界虽已有较多研究,但在总体的文学史认识上,仍然习惯将二者作为整体行考察。然而当我们深到文学史程的细部,就会发现其内在的变迁并不如后世批评家、文学史家所想象的那样,而是有着种种不同的选择,不同诗人各有追求。在“前七子”与“后七子”之间,追随复古脚步的虽然不乏其人,但此外更有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并不能以“复古”之名行收纳。无论是有意或是无心,他们都朝着与“前七子”复古运动不同的方向行创作,试着摆脱复古思潮对自身的规限与影响。切人明代诗史演的过程当中,对此过渡时期的诗人不应一笔略过。循此思路,明代诗史的演变便呈现出生动、丰富的历史图景。对个体作家、群体、流派的探讨,也是试图发掘其不同于一般文学史认识的殊相。 历史的大厦并非凭空而起。在对明代诗史的建构中,明清诗话有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书中对明初诗歌的探讨,就是试图返回明代诗歌的历史现场,廓清明清诗话基于各自立场对明初诗史的想象,敲碎诗学批评的镜像,将明代诗史的图像从想像世界拉回到富于真实感的历史时空当中,提供书写另一种形态明代诗歌历史的可能。这是我在自己设计“明代诗史程研究”课题时的初衷和“宏伟构想”。至于回到历史原之后,明代诗歌的历史应当以何种面貌得到呈现?按照当初的设想,在此书之后,还将撰写一部不同以往的明代诗史,不以大家、流派作为建构的线索和框架,而是试图在诗史程中呈现作家作品的形态、理论思潮的演变、地域风尚的变迁、群体中心的流动等等文学史现象和问题,努力使文学史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品格,使读者既可从中欣赏、领略历史的“文学”,又能追踪、触摸文学的“历史”。在明诗研究领域,我们已经有太多关注“前后七子”、公安、竟陵的成果,而对整个明代诗坛的状况、诗史演变的兴替,则仍然缺乏足够细致、深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大多仍是只见“诗人”,不见“历史”。 构成《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平装)》的各章,大多曾发表于各种期刊。<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题记

题词

基金项目

目录

第一章 “明初”诗人的类型与明初诗史再认识

一、“明初”诗人的类型

二、明初诗史的理解与误读

三、走进文学史:重建明代诗史的图像

第二章 明诗“盛于国初”辨

一、明诗“盛于国初”观念的形成

二、明诗“盛于国初”观念的检讨

三、余论

第三章 文人道士的遗绪:张宇初诗歌创作的意趣与情调

一、《岘泉集》考原

二、张宇初诗歌的情感书写

三、余论

第四章 流动的文本:多维视域下的文集重编与解缙诗歌作品考实

一、天顺、嘉靖、万历三本所录诗歌之比照

二、明刻本的其他问题

三、康熙本、乾隆本之渊源

四、解缙集中的部分伪作及其来源

五、余论

第五章 身份与作诗:宋—明“诗儒分合”观念的展开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作诗不为闲言语:宋代理学家眼中的诗儒之分

二、以濂洛而兼风雅:元人的诗儒合一观及其表现

三、诗为道之华:明代诗儒分合观念的升降

四、余论

第六章 主流话语与地域传统的竞合:明代诗史视野中的《迪功集》批评

一、《迪功集》批评与诗学立场的发现

二、作为批评工具的《迪功集》

第七章 别立新宗:明中期六朝、初唐诗歌的重新发现

一、作为批评方法的六朝与初唐

二、嘉靖前期六朝、初唐诗风的复兴

三、余论

第八章 作为思想资源和批评工具的杜甫——杨慎杜诗观的时代性及其诗史意识

一、回到杜诗本身:“诗史”说的辨正

二、盛唐不必皆杜甫,杜诗之外有盛唐

第九章 过渡时代:嘉靖前期诗坛的多元格局

一、京城诗人群体的流转

二、南京诗人群体风尚的变迁

三、时代风气转移与吴中文学传统的再发现

第十章 “前七子”复古之后诗坛的众声与别调

一、易“气骨”而讲“声调”

二、由“尚体格”到“关性情”

第十一章 重建地方性传统:晚明“楚风”崛起视域下公安派兴起的历史考察

一、公安派对楚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二、楚地心学风潮与“性灵”文学观念的勃兴

三、山水书写与公安派文学的新境界

第十二章 复古之后的抒情声音:袁宏道的人生意趣与诗歌创作

一、人生的苦闷与适意

二、抒写自由的性灵世界

第十三章 交往的诗学——《诗归》的编选策略、传播路径与竟陵诗学的兴起

一、与世异同:《诗归》打造个性化古、唐诗选本的思想与实践

二、钟、谭交往文本的《诗归》叙说与竟陵诗学的登场

三、余论

附录一 百年竟陵派研究综述

附录二 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历史状貌的坚实努力——读陈文新教授《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

附录三 《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编纂的文献学意义和文学史研究价值

主要引用参考文献 (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