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电子书

1.赏古琴之美,“知音”不再难。 选取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赏析中两部名著组合而成:《溪山琴况》提出古琴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等二十四个审美特性;《琴声十六法》阐释古琴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等十六个审美范畴。一本在手,了解古琴鉴赏的不二法门。

售       价:¥

纸质售价:¥20.60购买纸书

42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徐樑,陈忱译注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4-01

字       数:12.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为著名的两部——《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道技并重”。 《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即: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附录收《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从内容上与《溪山琴况》相印证,很多指法的解释是对《溪山琴况》的一步阐明,这些文献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琴学系统。<br/>【推荐语】<br/>1.赏古琴之美,“知音”不再难。 选取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赏析中两部名著组合而成:《溪山琴况》提出古琴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等二十四个审美特性;《琴声十六法》阐释古琴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等十六个审美范畴。一本在手,了解古琴鉴赏的不二法门。 2.“道”“技”并重,自成体系。 “二十四况”与“十六法”,既有对古琴审美理论的阐述,也有具体弹奏的“技”法指导。书后收录的《万峰阁指法閟笺》《左右手二十势图说》,图文结合,详解左右手弹奏技法,与《溪山琴况》相印证。“道”“技”并重,使古琴弹奏有法可依。 3.解读通俗易懂,实现无障碍阅读。 译注者深谙乐理知识,且有多年的古琴弹奏经验,在注译中,将专业的古琴知识行了深浅出的解读,并融自身古琴弹奏心得。由琴人解读琴书,尝试再现古琴欣赏中的高山流水之意与弦外之音,让您在无障碍阅读中,得以尽赏古琴之美。<br/>【作者】<br/>徐上瀛(约1582—1662),别名青山,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 译注者徐樑,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师从裴金宝、林友仁、姚公白等名家学习古琴,后又得吴文光先生指。出版《溪山琴况》(中华生活经典),发表多篇琴学论文。 译注者陈忱,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Ulster大学,理学硕士。曾追随戴树红、林友仁等名家学习古琴。著有《琴韵箫声忆故人》《琴箫合奏文献释读与实证》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溪山琴况

前言

徐青山先生琴谱序

一曰和

一曰静

一曰清

一曰远

一曰古

一曰澹

一曰恬

一曰逸

一曰雅

一曰丽

一曰亮

一曰采

一曰洁

一曰润

一曰圆

一曰坚

一曰宏

一曰细

一曰溜

一曰健

一曰轻

一曰重

一曰迟

一曰速

琴声十六法

前言

一曰轻

二曰松

三曰脆

四曰滑

五曰高

六曰洁

七曰清

八曰虚

九曰幽

十曰奇

十一曰古

十二曰澹

十三曰中

十四曰和

十五曰疾

十六曰徐

附录

万峰阁指法□笺

左右手二十势图说

后记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