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回望千年之春秋风雨1:乱世将至电子书

《春秋风雨》的视角凝练,书中往往会将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场战争,作为一滴水,来映射出宏大的时代背景,带给读者荡气回肠的观感。

售       价:¥

2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刘涌

字       数:12.6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小说 > 历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春秋风雨》是回望千年系列步作品,该作品从庞杂的史料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春秋主线,可以帮助读者从宏观角度把握春秋历史进程。 春秋主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春秋初期——自平王东迁后,以郑庄公为首的春秋三小霸支撑起春秋初期的主线,作品围绕郑国、齐国、楚国的视角,讲述春秋初期的历史事件。 春秋中期——齐桓公崛起后,延续春秋初期的主线,作品围绕齐楚争霸展开,讲述了从桓公始霸中原到齐楚江淮一战的历史事件。 春秋后期——介绍曲沃代翼的背景以及晋国崛起经过,以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为主线,从政治、军事、地缘等多个角度,还原城濮之战始末。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到公元前546年的二次弭兵会盟,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晋楚争霸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春秋末期——二次弭兵会盟后,春秋列国休战四十年,在各国外部矛盾缓解的同时,晋国、楚国、齐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忧,士大夫阶层兴起,逐步架空了诸侯国君的权力。这种现象,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后世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在同一时期,东南地区的吴越两国相继崛起,将吴越争霸推向了顶点,终越王勾践复仇成功,至此,奠定了战国初期晋楚齐越四大强国的格局。 《春秋风雨》以《春秋》、《左传》、《国语》、《公羊传》、《谷梁传》、《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料为依据,并参考众多学术著作,通过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缘等多维度,还原出一副春秋时代的全景图。 同时,在梳理史料的过程中,作者对很多历史事件提出了新的观点,例如主流观点认为,鲁庄公与哀姜没有子嗣,是因为哀姜风流成性,导致不孕不育。然而梳理史料后,笔者发现鲁庄公与哀姜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有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没有子嗣。
目录展开

1、牧野之战——有史以来第一场闪电战

2、三监之乱——如履薄冰的西周初年

3、平王东迁——春秋时代的前夜

4、郑伯克段于鄢——郑国的前世今生

5、黄泉见母——以孝为名的权谋

6、周郑交恶——礼崩乐坏的起点

7、东门之役——各怀鬼胎的伐郑之战

8、袖里藏金——郑庄公的权谋之术

9、鲁隐公之死——藏在春秋史官笔下的弑君真相

10、宋殇公之死——一场改变时代格局的内乱

11、箭射天子——令天子跌落神坛的繻葛之战

12、一山二虎——郑国盛极而衰的端倪

13、树欲静而风不止——郑国跌宕起伏的权力交替

14、沈鹿会盟——南方霸主的崛起

15、剑指汉阳——楚武王的开疆拓土

16、楚武王之死——从容慷慨的枭雄绝唱

17、子承父业——楚文王伐蔡灭息

18、庄僖小霸——齐国的一线生机

19、不伦之恋——齐襄公与文姜的传说

20、瓜代有期——一场因甜瓜引发的血案

21、乾时之战——齐桓公即位后第一场胜利

22、管仲拜相——孔子与诸葛亮推崇的千古明相

23、一鼓作气——鲁国两战两捷

24、仓廪实而知礼节——两千年的历史唯物主义

25、九合诸侯——齐桓公称霸的坎坷之路

26、幽地会盟——齐、楚之间的交锋试探

27、子元之乱——楚国深陷八年内乱泥潭

28、貌合神离——九合诸侯背后的勾心斗角

29、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庆父之乱的前因后果

30、尊王攘夷——齐桓公驱逐蛮夷

31、齐楚争霸——跌宕起伏的权谋大戏

32、楚国东进——齐、楚一战江淮

33、五子夺位——齐国霸业凋零

34、泓水之战——宋襄公霸主之梦破碎

附录

附录1:牧野之战发生时间考证

附录2:真实的商王帝辛

附录3:姜尚考证

附录4:微子启投诚

附录5:《封神演义》中的比干之死

附录6:周公旦称王事件始末

附录7:烽火戏诸侯真伪考证

附录8:郑桓公去世时间考证

附录9:共和行政谜团与平王东迁时的卫国

附录10:卫国的乱世家谱

附录11:文姜考证

附录12:管鲍之交

附录13:春秋猛将南宫长万

附录14:柯地会盟

附录15:斗榖於菟身世之谜

附录16:王子颓之乱

附录17:哀姜之谜

附录18:陈国公子完入齐

附录19:卫懿公好鹤亡国

附录20:斩孤竹而南归

附录21:周惠王之死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