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费正清讲中国史(套装共2册)(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文献汇编与评论的完美结合!后浪出品)电子书

费正清提出的“冲-回应”理论,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本书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冲-回应”的理论框架下,将原本零散的史料整合起来,探讨了在西方挑战的刺激下,中国长久稳定的意识形态和知识阶层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现代读史更多的是受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如果可以直触*手的原始史料,每个人又会看到怎样不同的历史面向呢?这本史料与评论的汇编是我们的尝试。

售       价:¥

纸质售价:¥48.00购买纸书

42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费正清,邓嗣禹,小弗兰克•A基尔曼

出  版  社: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03-30

字       数:43.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在“冲-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br/>【推荐语】<br/>费正清提出的“冲-回应”理论,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本书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冲-回应”的理论框架下,将原本零散的史料整合起来,探讨了在西方挑战的刺激下,中国长久稳定的意识形态和知识阶层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现代读史更多的是受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如果可以直触*手的原始史料,每个人又会看到怎样不同的历史面向呢?这本史料与评论的汇编是我们的尝试。<br/>【作者】<br/>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1991) 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 邓嗣禹(1905—1988) 湖南常宁人,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  陈少卿 河南封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主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br/>
目录展开

冲击与回应

选文目录

1979年版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问题和背景

第1章 导论

第2章 中国思想传统的若干因素

第二部分 承认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839—1860

第3章 林则徐应对英国之策

第4章 抚夷之策

第5章 自强说的滥觞

第三部分 对西方技术的渴望 1861—1870

第6章 曾国藩对西洋人和西洋机器的态度

第7章 李鸿章与西式武器的应用

第8章 同文馆的创设

第9章 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

第四部分 自强运动 1871—1896

第10章 权力问题:人事与制度

第11章 派遣留学生

第12章 外交使团

第13章 自强运动的问题

第14章 积极外交政策的尝试

第五部分 1900 年开始的改革运动

第15章 维新派

第16章 康有为及“康党”

第17章 张之洞的改革计划

第18章 1898年的失败

第19章 义和团

第六部分 改良与革命 1901—1912

第20章 保守主义的改革运动

第21章 经济发展

第22章 梁启超与民族主义

第23章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方略

第七部分 意识形态潮流与五四运动 1912—1923

第24章 寻找新主义

第25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第26章 胡适与中国的实用主义

第27章 孙中山调整革命的方向

第28章 梁启超对中国进步的回顾

卷后语

出版后记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致谢

导言 中国军事经验的多样性

文与武:军事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官僚政治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好战倾向?

内亚对中国军事史的影响

本书战例研究介绍

中国的战争之道

先秦战争的模式与诸阶段

战前准备

兵戎相见:战争行为

战后

城濮之战

井陉之战

结论

汉武帝的征伐

汉武帝征伐概述

汉帝国的国力及其局限

汉朝战略的基本要素

战役指挥

征伐的结果

藩镇抗拒朝廷:淮西之役(815—817)1

中晚唐的割据藩镇——淮西

战争的准备

第一阶段,815—816年

第二阶段,817年

对淮西防御性质的假设

中世纪中国的城市攻防战

守城的准备

武器与战术

13—14世纪的三次围城战

结论

1363年鄱阳之战:明朝开基的内陆水战

争夺中的战略要素

腹背受敌的朱氏政权(1360—1362)

浙江的叛乱(6—8月)

朱军溯江而上(8月15—25日)

陈友谅南昌撤围(8月28日)

鄱阳湖水战(8月30日—9月2日)

大战落幕与陈友谅之死(9月2日—10月3日)

1449年土木之变

蒙古的兴起

宦官制度与1449年的战役

土木之变日录

蒙古人错失良机

明朝人未能吸取教训

胡宗宪平徐海,1556年

军事问题的性质

胡宗宪的难题与策略

1556年胡宗宪和徐海的较量

结论

出版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