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电子书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具有关注社会的精神与物质、探究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促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普世价值的重要使命。《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从我们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具体问题手,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可供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师生,以及从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企业文化塑造的人士参考和借鉴。

售       价:¥

纸质售价:¥24.90购买纸书

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曾利沙, 著

出  版  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字       数:992

所属分类: 教育 > 外语 > 英文教辅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曾利沙所著的《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从跨学科视角探讨翻译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既有从哲学、现象学、阐释学、受美学等原理出发对翻译理论行的思辨,亦有以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分析工具对翻译实践问题行的深剖析。《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力求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翻译理论,深化翻译实践研究。本书对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博士生、中青年翻译教师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亦适合对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翻译爱好者阅读。<br/>【推荐语】<br/>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具有关注社会的精神与物质、探究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促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普世价值的重要使命。《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从我们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具体问题手,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可供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师生,以及从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企业文化塑造的人士参考和借鉴。 曾利沙所著的《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为其中之一,从跨学科视角探讨翻译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既有从哲学、现象学、阐释学、受美学等原理出发对翻译理论行的思辨,亦有以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分析工具对翻译实践问题行的深剖析。<br/>【作者】<br/>     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奖。发表论文80多篇(权威或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完成省部级课题10项。主要从事翻译学、应用翻译学、语篇一认知语言学研究。 男,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文学院名誉院长。<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总序

目录

前言

第1 章 译学研究的性质与 学科理论基础

1.0 引言

1.1 “翻译"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

1.2 构建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和条件

1.3 翻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4 小结

第2 章 文本翻译的“视域"理论

2.0 引言

2.1 关于视域理论的运用

2.2 “视域"的理论范畴化与概念化

2.3 “视域"理论的可表征性

2.4 小结

第3 章 “操作视域"与“参数 因子"研究范畴

3.0 引言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任务

3.3 研究方法论

3.4 关于“操作视域"的实证性界说

3.5 参数因子的实证性界说

3.6 小结

第4 章 “翻译单位"研究的动态观

4.0 引言

4.1 关于概念的界定

4.2 巴氏“翻译单位"辨析

4.3 “话语

语篇单位"辨析

4.4 小结

第5 章 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 与阐释性

5.0 引言

5.1 研究方法:描述性原则与概念化表征

5.2 研究目的与任务

5.3 文本的缺省与增生及其表征

5.4 小结

第6 章 语境“义—意"生成机制

6.0 引言

6.1 翻译实践与经验总结

6.2 翻译学范畴理论框架内的操作理据与理论阐释

6.3 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界定与描写

6.4 小结

第7 章 古典诗词互文性 解读的“阈限"问题

7.0 引言

7.1 文本阐释的“阈限"———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 语境融合

7.2 《一剪梅》的主题与主题关联性语境融合

7.3 小结

第8 章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制约性

8.0 引言

8.1 主—客体互动性的理论特征

8.2 主题关联制约性与主体创造性

8.3 指称类化和泛化与主观能动性

8.4 双语思维形态差异性与主观能动性

8.5 语篇结构差异性与主观能动性

8.6 小结

第9 章 译者主体性发挥 与语境关联性融合

9.0 引言

9.1 人物关系特征与语境关联性融合

9.2 风格含意特征与语境关联性融合

9.3 叙事视角与语境关联性融合

9.4 小结

第10 章 语段主题的确立与 语义生成的理据

10.0 引言

10.1 主题表征与语篇意义的关系

10.2 语段翻译教学过程解析

10.3 小结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