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9.00购买纸书

1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08-01

字       数:15.8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史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呈现在读者手中的这部《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论著是在张健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作者利用清代档案、方志、文集中有关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和灾害的大量信息建立旱涝灾害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作者对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等级、降雨量变化序列行了重建,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演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将之与太阳活动变化、树轮序列等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引起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变化与波动的原因。不仅如此,作者还选取有代表性的气候事件行个案分析,以复原其形成的气候背景,探讨它们对区域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应对方式。这一研究的目标,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讲,是立足于较高分辨率的历史文献,试图复原中小空间尺度上的历史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由于作者用力甚勤,写作认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其研究,出色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读者通过研读《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也很容易从中领悟其研究的精妙与扎实。在此我不必赘言,仅举一例以见研究者对待学问的严肃态度及其扎实的史料处理功底。<br/>
目录展开

文前彩插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节历史气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为何要关心气候变化

二、为何要研究历史气候

三、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问题、目标、思路和方法

一、问题与目标

二、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时空界定与研究区概况

一、时空尺度

二、研究区概况

第五节清代以来黄河中游区史料及其蕴含的气候信息

一、档案资料

二、地方志资料

三、器测数据

第一章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1644—2009年)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代表站点的选取

第三节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一、旱涝等级法

二、依据史料进行旱涝定级的问题与处理

二、重建结果

第四节旱涝特征分析

一、空间分异特征

二、演变周期特征

三、阶段变化特征

四、旱涝突变检测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清代以来黄河中游5—10月面降雨量序列重建与特征解析(1765—2009年)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万锦滩水志设立与水位数据解读

一、万锦滩水志设立

二、水位资料解读

三、清代万锦滩志桩水位变化序列

第三节面降雨量重建的思路与方法

一、实有记录年份的推算

二、记录缺失年份面降雨量的插补

第四节面降雨量重建结果与特征解析

一、重建结果

二、特征解析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康熙年间陕、晋、豫三省大旱事件剖析(1689—1692年)

第一节研究问题与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第二节大旱灾情与时空分异特征

一、陕西

二、山西

三、河南

四、周边其他区域

第三节大旱事件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分析

一、与自然因子的对应关系

二、复杂的社会因素

第四节1689—1692年大旱灾的社会应对

一、行政干预

二、市场调整

三、民间义赈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嘉庆二十四年(1819)黄河中游极端降水事件诊断

第一节研究问题与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第二节雨情与灾情

一、泾、洛、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干流陕西辖区

二、汾河流域及山西北部诸县区

三、黄河下游河南、山东诸县区

第三节降水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一、时间分异

二、空间分异

第四节气候背景推断

一、ENSO事件与南极涛动指数(AAO)

二、太阳活动

三、火山活动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清代黄河中下游决溢与气候波动关系讨论(1751—1911年)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黄河中下游决溢事件及气候背景

一、清中后期黄河中游降水变化

二、决溢事件典型案例剖析

第三节气候波动与黄河历次决溢程度变化关系

一、量化方法

二、数据提取和统计标准

三、评估指数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清代黄河防汛与报汛制度的运作

第一节古代水志设立及其应用的三段时期

一、设立水志观测河湖水位变化

二、利用水志记录水位长时段较高分辨率的变化

三、水志的报汛制度运作及河流洪涝灾害预警

第二节清代黄河水志设置及其水位记录的学术意义

一、清代黄河水位志桩设置

二、水位数据的学术意义

第三节清代黄河河务与报汛制度运作

一、清代河务管理体系

二、黄河防汛章程及“报水式”规定

三、水志报汛之法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民国时期黄河中游气温变化及寒冷事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节气温变化特征

一、候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二、月平均气温变化及其时空特征

第五节“民国十八年年馑”与寒冷事件史实、影响及天气背景

一、关于“民国十八年年馑”的研究综述

二、1929年甘肃、陕西和山西辖区的灾情

三、1929年寒潮侵袭

四、1929年寒冷事件的CRU气温数据印证

五、1929年寒冷事件发生的天气背景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与创新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节未解决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挖掘气象信息史料,建立更多高分辨率的气候序列

二、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应用,研究结果相互比对、校验和衔接

三、深入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历史气候研究

四、注重冷暖干湿历史气候事件及其组合方式与社会响应研究

附录一1644—2009年黄河中游旱涝等级数据

附录二1644—1911年黄河中游旱涝分异图集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