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旧戏新文(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电子书

1、三十年前风靡中国的漫说文化丛书,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携手十二位中青年骨干学者,再续新章。陈平原总编、总序,讲述编选原则与架构。 2、漫说文化续编,从改革放起编选,直到2020年,记录改革放40年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变迁。 3、漫说文化丛书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两个甲子的风起云涌,鸟语花香,借助千篇左右的短文得以呈现。 4、一部以文学为经、以文化为纬、兼及思考与休闲的专题散文集,一套文章好读、装帧好看的小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4.00购买纸书

1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陈平原 王鸿莉 编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01

字       数:13.2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册收文五十篇,分为四辑,每辑以文章发表时间排序。终选之文各有用意,希望通过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知名或不知名作者的各色文字,呈现出戏曲令人着迷之所在。 辑为伶人亲述,收文七篇,本辑之名“唱戏有什么不好”出自湘剧名角彭俐侬。 第二辑“京剧是我的乡音”,收文十三篇,专门讨论京剧。“京剧是我的乡音”出自黄宗江同名散文,精妙地出了“京剧”的独特意义 :和北京的乡土关系。 第三辑“一方水土一方戏”,收文十五篇,主要收录关于京剧之外其他剧种的散文,涉及昆曲、秦腔、川剧、晋剧、越剧、粤剧、潮剧等,还包括了傩戏、庙戏这些特殊演出形式。这是编选困难的一辑。 第四辑“戏台·天地”,收文十五篇,这一辑的设计较为不同,既非记录唱戏人的不疯魔不成活,也非看戏人的如痴如醉,而是集中一批文章,专门讨论戏曲的物质载体以及戏曲周边,比如戏台、剧场、票房、戏诗、戏画、脸谱、唱片、戏曲电影等。 不论东西,“戏”都是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比文字早,它直模拟的就是生活本身。“戏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某种意义上,本册所收文章,讲的是戏曲,又多少关乎人生的况味,演的或看的是一出戏,也是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物都有上场和下场,大幕落下,就是散场。<br/>【推荐语】<br/>1、三十年前风靡中国的漫说文化丛书,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携手十二位中青年骨干学者,再续新章。陈平原总编、总序,讲述编选原则与架构。 2、漫说文化续编,从改革放起编选,直到2020年,记录改革放40年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变迁。 3、漫说文化丛书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两个甲子的风起云涌,鸟语花香,借助千篇左右的短文得以呈现。 4、一部以文学为经、以文化为纬、兼及思考与休闲的专题散文集,一套文章好读、装帧好看的小书。 5、《旧戏新文》收录了荀慧生、新凤霞、吴祖光、黄宗江、孙犁、汪曾祺、张允和、贾植芳等46位戏曲、戏剧、文学多领域名家,深了解传统文化以及其背后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 6、全书4辑50篇佳作,跨越40年,通过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 性别、知名或不知名作者的各色文字,多角度诠释出戏曲与其相关文化的无限魅力。 7、漫说文化丛书及续编,封面使用雪原纸,内文使用JM书纸。2023年美国传达艺术奖(CA奖)获奖者、插画师stano,绘制封面平涂插画,切合主题,使用中国传统配色,兼具复古与现代气息。 8、特别绘制书脊丛书logo,符合中国文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念,和“笔写山河”的丛书主题。装帧雅致精美,阅读、收藏、赠送皆宜。 9、随书赠送全文有声书,随时可听可读。<br/>【作者】<br/>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有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触摸历史与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大学何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王鸿莉,1980 年生,山西阳泉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从事北京旗人报史、旗人文艺研究。已在《近代史研究》《满学论丛》等刊发表论文多篇,编有《纳兰性德》《读书与用书》等。获“《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优秀论文奖”(2020)。<br/>
目录展开

总序

导读:还将旧事重新演

辑一 唱戏有什么不好

半生艺事

喜(富)连成科班训词(即学规)

唱戏有什么不好

跑龙套

“酸、冷、饿”与“三小通用”——向著名川剧小生曾荣华老师学戏心得

《丑中美——王传淞谈艺录》前记

戏校的老师个个有外号

辑二 京剧是我的乡音

北京国剧学会成立之缘起

戏的续梦

也曾闯宴伴梅边——梅兰芳大师九十诞辰祭

京剧是我的乡音

姜妙香先生的绘画

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

戏缘鳞爪

《武松打虎》·巧克力

杨小楼的《夜奔》

革命的草台班子——记延安“鲁艺”平剧小组

戏缘

京剧《伍子胥》

迷火记

辑三 一方水土一方戏

七十年看戏记

不须曲

看戏

我的戏剧观

苏青:越剧界的张爱玲

我看傩戏

周企何扬琴鼓板

看戏

川剧恋

一言难尽的几个看戏记忆

记粤剧“小生王”白驹荣

看庙戏是为图热闹

乌衫之美

说秦腔·生命的呐喊

睇大戏

辑四 戏台·天地

香港听戏记

戏台天地——为《戏联选》而写

《红毹纪梦诗注》序

记恭王府堂会戏

搜求唱片

钻后台

忆许姬传

上海早年的戏院和演出

画戏之乐

戏园景观

祖光拍《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最终回到戏园子

钩奇探古一梦中——收藏脸谱琐记

那一片春光

回望易俗社老剧场

编辑凡例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