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总序
序言 “县”是什么?
前言
第一篇 干部激励与流动
一 目标管理抑或政治评价:县域官员靠什么晋升
地方官员晋升之谜
目标管理责任制:特性与功能
政治评价:县域官员激励之深层机理
二元评价体系的意义
小结
二 培养与激励:乡镇“管区”干部的流动轨迹
管区干部的结构
管区干部流动的空间
管区干部流动的方向
管区干部流动的困境
小结
三 机制创新与县乡干部激励体系重构
机制创新的动因:激发条块体制的潜能
机制创新的路径与类型
机制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机制创新的困局:体制的刚性化
小结
四 激活干部潜能:“片线结合”的奥秘
激活体制:乡镇治理中的“片线结合”机制创新
乡镇“片线结合”治理机制的运行过程
乡镇治理中的体制弹性与机制创新
小结
五 重塑激励: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多元方式
一统性与灵活性:大国基层治理的难题
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差异化实践路径
乡镇治理机制创新差异化的结构基础
小结
六 任务包干:乡镇“管区”有何用
案例概况
管区的行政包干体系
管区行政包干制的运行
管区行政包干制的治理优势
转型中的管区行政包干制
小结
七 县域政府如何激励干部推动重点工作
县域治理中的常规工作与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与县域政府动员机制
中心工作模式与县域政府动员的结构性根源
小结
第二篇 权力配置与运行
八 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县域治理体系变迁
县域结果管理模式及其治理效应
县域过程管理的强化:行政规范化的发展进程
县域过程管理模式的特征
县域过程管理模式的治理效应
小结
九 领导观摩:注意力竞争与基层创新
注意力的表达与凝聚:领导观摩的过程和机制
注意力的反馈与维系:下级的回应策略
领导注意力的内卷与失衡
小结
十 县域治理中的监督悖论
监督悖论
基层体制生产的违规行为:监督悖论的根源
弹性问责:违规行为的有限监督
走出监督悖论
十一 县域条块关系的辩证法
现象及问题
“块块”的逻辑
“条条”的逻辑
县域条块关系的辩证法
十二 县域末端治理: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末端现象及问题
条块结构中的县域末端治理
条块关系与县域末端治理困境的成因
走出末端治理困境:县域条块关系整合
小结
十三 乡村振兴:县域政府的自主性何以可能
何谓县域自主性?
为何乡村振兴需要县域自主性?
乡村振兴与县域自主性:亟待解决哪些问题?
如何增强县域自主性以助推乡村振兴?
小结
第三篇 事权分配与落地
十四 “化缘”:基层干部如何应对生存压力
“化缘”何以产生?
作为基层政权生存方式的“化缘”
弹性财政与基层“化缘”行为的产生
弹性财政的变迁:财政约束硬化下的“化缘”瓶颈
小结
十五 经营项目:县域政府的发展行为
从经营企业到经营项目:县域政府行为新动向
项目平台的搭建:县域政府的项目生产机制
项目能量的扩张:县域项目平台的统合机制
县域项目“经营共同体”的构建机制
小结
十六 县域政策共同体:县乡政府如何转换政策
“政策共同体”议题的提出
县域政策共同体的基础与构成
县域政策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体制刚性与县域政策共同体的困境
十七 县域议事协调机构与政策执行
当代中国的县域议事协调机构
县域议事协调机构运行的体制基础
县域议事协调机构运行的困境
增强县域议事协调机构能力的路径
小结
十八 干部联村制度是个好东西
联村制度的基本框架
联村制度的动员机制
基层政府动员的限度:双重压力下的联村干部
小结
十九 从强干预到弱干预:乡镇如何规避发展风险
强干预:地方政府深度介入西瓜产业发展
转向弱干预:产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转型
地方政府行为转变的结构逻辑
小结
结语 在田野中发现“中国之治”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