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资治通鉴智慧故事:全三册电子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跨越16朝1300多年历史,姜鹏老师为该领域研究十多年的著名学者,本书由其精选编著。 ◇据学而思爆火网课“给青少年讲《资治通鉴》”编就续写。 ◇不一样的历史。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智慧为编排类型,全书分“品德与修养”“思维与格局”“能力与践行”三卷,分门别类讲解历史,帮助读者在阅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学会思考前因后果,培养素质智慧。

售       价:¥

纸质售价:¥118.00购买纸书

6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姜鹏

出  版  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字       数:19.0万

所属分类: 童书 > 儿童文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复旦名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姜鹏倾力编著,从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中精选75则典型历史故事,从故事出发,详细解读其中的因果关系、智慧谋略。帮助读者在阅读中培养思考与辨析的能力。本书以“品德与修养”“思维与格局”“能力与践行”为主题行分卷,每卷25讲,在每一讲中,作者完整讲述历史故事,对故事中的道理行阐释与分析,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在“思考与辨析”环节,作者将历史经验教训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读者学以致用。<br/>【推荐语】<br/>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跨越16朝1300多年历史,姜鹏老师为该领域研究十多年的著名学者,本书由其精选编著。 ◇据学而思爆火网课“给青少年讲《资治通鉴》”编就续写。 ◇不一样的历史。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智慧为编排类型,全书分“品德与修养”“思维与格局”“能力与践行”三卷,分门别类讲解历史,帮助读者在阅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学会思考前因后果,培养素质智慧。<br/>【作者】<br/>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史学泰斗朱维铮弟子。 研究领域: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 34岁《百家讲坛》,年纪轻轻,才华横溢。<br/>
目录展开

资治通鉴智慧故事:➊品德与修养

前言 《资治通鉴》应该怎么读

第一讲 三家灭智伯

第二讲 礼贤下士的魏文侯

第三讲 立木取信

第四讲 孟尝君的处世之道

第五讲 蔺相如与廉颇

第六讲 西入关中

第七讲 投机取巧的丁公

第八讲 拯救名将季布

第九讲 汉文帝珍惜“露台之金”

第十讲 丙吉与汉宣帝

第十一讲 “模范丈夫”汉宣帝与宋弘

第十二讲 以权谋私的田延年

第十三讲 杨震拒金

第十四讲 “跋扈将军”梁冀

第十五讲 慕容熙亡国

第十六讲 何氏家族的灭亡

第十七讲 谢弘微治家

第十八讲 大文学家谢灵运

第十九讲 高允勇担“国史案”

第二十讲 翟黑子的故事

第二十一讲 得意忘形的颜竣

第二十二讲 侯景之乱

第二十三讲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第二十四讲 颜真卿的格局与担当

第二十五讲 反面教材贺兰进明

资治通鉴智慧故事:➋思维与格局

第一讲 田忌赛马

第二讲 孙庞斗智

第三讲 楚汉相争

第四讲 背水一战

第五讲 西楚霸王项羽

第六讲 汉文帝与周亚夫

第七讲 李广难封

第八讲 大将军卫青

第九讲 自作聪明的夏侯藩

第十讲 昆阳大捷

第十一讲 忍辱负重的刘秀

第十二讲 推心置腹的刘秀

第十三讲 李广与班超

第十四讲 樊城之围

第十五讲 三国争雄

第十六讲 灭吴之战

第十七讲 晋武帝和弟弟的斗争

第十八讲 苻坚的功业

第十九讲 淝水之战

第二十讲 大夏天王赫连勃勃

第二十一讲 急于求成的隋炀帝

第二十二讲 张彖与杨国忠

第二十三讲 酷吏来俊臣

第二十四讲 张巡的奇妙计谋

第二十五讲 冯道的语言技巧

资治通鉴智慧故事:➌能力与践行

第一讲 田单复国

第二讲 擅于纳谏的汉文帝

第三讲 冯唐劝谏

第四讲 张骞出使西域

第五讲 汉武帝的失误

第六讲 不卑不亢的汲黯

第七讲 汉宣帝刘病已

第八讲 汉宣帝与光武帝

第九讲 陈汤抗击匈奴

第十讲 班超经营西域

第十一讲 张绣归顺曹操

第十二讲 官渡之战

第十三讲 曹植与曹丕

第十四讲 临危不乱的司马师

第十五讲 陶侃惜阴

第十六讲 空谈误国

第十七讲 慕容垂建立后燕

第十八讲 东晋名将刘牢之

第十九讲 刘裕篡位

第二十讲 高纬嬉戏亡国

第二十一讲 谏臣魏徵

第二十二讲 姚崇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二十三讲 朴素的卢怀慎

第二十四讲 忠直栋梁颜真卿

第二十五讲 善始恶终的李存勖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