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史学导师经典力作!从勃兰登堡-普鲁士邦国崛起为德意志帝国,关于战争与和平我们不得不去沉思的一段历史! ☆读懂普鲁士崛起与500年来欧洲格局的重建。 ☆书末配有8幅原版地图与高清人物关系图。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涉及的历史,是我们人类思考战争与和平问题不得不去反思的一段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帝国崛起与争霸的历史,而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崛起,不仅是一段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更是一桩改写世界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知道,现代世界是在一战和二战的一片废墟上建立的,而这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有着莫大关系。
售 价:¥
纸质售价:¥34.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语
德意志帝国中的普鲁士
近代普鲁士
普鲁士统治的基础
首都柏林
历史问题
勃兰登堡
成长阶段
本书主旨
领土形成
关键时期
四位伟人
腓特烈大帝
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
对理论的批判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
国家——权力的象征
军队
沙恩霍斯特与毛奇
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的黄金时代
最终结果
第二章 勃兰登堡-普鲁士的起源与领土形成
普鲁士的核心
勃兰登堡的起源
阿斯坎尼亚边疆伯爵
维特尔斯巴赫和卢森堡的统治者
霍亨索伦家族
普鲁士
条顿骑士团
14世纪的普鲁士
腓特烈一世统治下的勃兰登堡
1440—1619年间的选帝侯们
1440—1618年间的勃兰登堡
勃兰登堡的危机
领土扩张
领土吞并
约翰·西吉斯蒙德选帝侯
1411—1511年的普鲁士
霍亨索伦家族和普鲁士
克利夫斯-于利希继承权之争
选侯国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结果
国内管理
第三章 1618—1740年的勃兰登堡-普鲁士
普鲁士——第二阶段
1618—1640年在位的乔治·威廉
三十年战争的问题
1619—1631年的中立政策
与瑞典结盟(1631—1635)和与奥地利结盟(1635—1640)
1640—1688年在位的大选帝侯
1640—1688年的外交政策
1640—1648年的第一阶段
1648—1660年的第二阶段
1660年的教训
1660—1679年
1679年的《圣日耳曼和约》
1679—1688年的最后阶段
1684—1688年的新体制
宪法改革
腓特烈·威廉的时代
东普鲁士
军队
枢密院
商业与殖民
对腓特烈·威廉的评价
作为选帝侯与国王的腓特烈一世(1688—1713年在位)
普鲁士的君主制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
北方战争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
外交政策
于利希-贝格继承的问题
军队
行政部门:总署
实行新制度的结果
第四章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的地位
腓特烈大帝的童年和教育
腓特烈王子的训练
腓特烈大帝的性格
腓特烈大帝的政治哲学
1740年的腓特烈大帝与欧洲
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战争
1742—1744年的和平时期
1744—1745年的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1745—1756年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的工作
军队
行政管理
腓特烈大帝与新时代
外交政策
玛丽娅·特蕾莎与考尼茨·里特贝格
《威斯敏斯特条约》
1756年,腓特烈大帝宣战
七年战争
军事态势
1756—1757年的战役
1758年的战役
1759年和1760年的战役
1763年的和平
七年战争的结果
1763年的腓特烈大帝
1763年的普鲁士
1786年的普鲁士
内部整顿
腓特烈大帝的局限性
1763年后的外交政策
普鲁士的需求
约瑟夫二世和玛丽娅·特蕾莎
1764—1780年的俄普同盟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
瓜分波兰的理由
西普鲁士和普鲁士的君主政体
腓特烈大帝和德意志
1778年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1779年的《特申和约》
1779—1786年的欧洲
1785年的诸侯联盟
对腓特烈大帝的评价
第五章 普鲁士与法国大革命
腓特烈·威廉二世(1786—1797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二世统治的重要性
三国同盟
英国政策
普鲁士与“东方问题”
法国大革命
《皮尔尼茨宣言》
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
《巴塞尔和约》
《坎坡·福尔米奥条约》
普鲁士和波兰
第二次瓜分波兰
波兰的灭亡
1797年腓特烈·威廉二世去世
第六章 普鲁士濒于灭亡
腓特烈·威廉三世
1797年11月—1799年3月的拉施塔特会议
中立的普鲁士
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
臣属法案
普鲁士的地位
汉诺威
第三次反法同盟
普鲁士与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
普鲁士与英国
《普雷斯堡和约》与《美泉宫和约》
普英争端
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
普鲁士的衰落
耶拿战役之后
拿破仑进入柏林
东普鲁士战争
《提尔西特和约》
普鲁士衰落的原因
第七章 普鲁士的复兴
普鲁士的改革
施泰因
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
洪堡
费希特
施泰因的成果
财政
《解放赦令》
市政改革
管理体系改革
军队改革
教育
欧洲的冲突
半岛战争
1809年的大战
德意志北部的起义
法俄反目
普鲁士的政策
普鲁士的困境
莫斯科战役
莫斯科战役的结果
施泰因与约克
解放战争
1813年8月12日—1814年3月31日
反法联军进入法国
第八章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波兰
普属波兰
萨克森问题
威斯特伐利亚与莱茵兰
奥地利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
百日王朝
滑铁卢战役
布吕歇尔
滑铁卢
11月20日的《第二次巴黎和约》
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
关于德意志的决议
遭遇阻碍
施泰因的观点
奥地利的观点
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邦联的评价
1815年协议的性质
第九章 复辟与反动
德意志的反动时期
在普鲁士
普鲁士与德意志邦联
内政
行政改革
学生联盟
瓦特堡节
卡尔斯巴德会议
神圣同盟
德意志关税同盟
1818年5月28日的关税法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奥地利与德意志关税同盟
1830年的法国革命
神学矛盾
汉诺威脱离英国
腓特烈·威廉三世去世
第十章 1848年革命
1840—1861年在位的腓特烈·威廉四世
新国王的品格
联合议会
小邦国中的骚乱
来自国外的影响
巴登
革命之年
小邦国中的民众运动
哈布斯堡帝国
普鲁士
三月革命
国民制宪大会
普鲁士宪法
德意志民族运动
法兰克福预备议会
法兰克福议会
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抉择
1851—1861年保守派的反动
第十一章 德意志的普鲁士化
威廉一世
军队改革:毛奇与罗恩
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
宪政危机
俾斯麦
法兰克福:1851—1859年
彼得堡与巴黎
波兰起义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俾斯麦的政策
奥地利与两个公国
七星期战争
克尼格雷茨战役(萨多瓦战役)
《布拉格条约》
北德意志邦联
第十二章 德意志统一
法国和萨多瓦战役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法国声望的衰落
1866—1867年对法国的补偿
《条约草稿》
德意志关税同盟的重组
卢森堡
拿破仑三世的外交
霍亨索伦家族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
埃姆斯密电
普法战争
色当战役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衰落
巴黎之围
《法兰克福条约》
新的帝国
巴伐利亚的特权
皇帝头衔
1871年的《德意志宪法》
德意志皇帝
帝国宰相
立法机关
联邦参议院
司法机关
第十三章 帝国宰相俾斯麦
1871—1890年
工业革命
城市和农村人口
对外贸易
经济变革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俾斯麦的任务
俾斯麦的地位
帝国宰相
反对俾斯麦的原因
在帝国议会遭遇失败
俾斯麦其人
文化斗争
俾斯麦的态度
《五月法令》
俾斯麦的失败及其原因
1878年的制度变化
外交政策
奥匈帝国
1875年的战争恐慌
东方问题
1878年的《柏林条约》
1879年与奥地利结盟
意大利与1882年的三国同盟
1884年3月21日的《再保险条约》
国内政策
帝国邮局
改革的意义
贸易与工业
普鲁士化
保护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刑事立法
俾斯麦的失败
殖民政策
殖民地的发展
外交政策
三皇之年
威廉二世皇帝和俾斯麦的免职
第十四章 尾声
外交政策
国内政治
德国与巴尔干半岛
海军政策
德国与法国
巴尔干战争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