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 : 1950—1993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5.5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闫红果

出  版  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字       数:22.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以“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 ”为选题,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学说的视角出发,分析地方省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行动逻辑。运用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志、专门志等一手文献, 较为细致地梳理了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并对上海参与国家援外行客观评析。最后指出,做好新时代的援外工作需坚持以下思路: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 要素;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强对外多边援助的力度;建立健全援外机制,牢牢掌握援外工作的主导权;创新援外宣传方式,及时回应西方个别国家妄议。<br/>【作者】<br/>闫红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2021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现为湖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独立公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及其扩展版来源期刊论文9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持并完成课题20余项,其中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网”观摘编近4千字,撰写的咨政文章曾获正厅级、副厅级领导肯定性批示。<br/>
目录展开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

第三节 地方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中国逻辑

第二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起步阶段(1950—195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背景

第二节 上海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上海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重点领域及贡献

第四节 上海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扩展阶段(1955—1964)

第一节 万隆会议后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对战后朝鲜和越南的援助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

第四节 “总交货人部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单一执行模式

第五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展示了新中国的形象

第四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急增与骤降时期(1965—1978)

第一节 1965—1978年上海参与国家援外面临的国际形势

第二节 “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出台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高涨

第四节 第四次全国援外会议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回落

第五节 “承建部负责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双元管理模式

第六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第五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调整与初步改革时期(1979—199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方参与援外的新要求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新动向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新局面

第四节 “承包责任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多元互动模式

第五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评析

第一节 实现国家利益: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核心目标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整体趋势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教训

第五节 上海聚焦“人、财、物”要素补救援外失误的举措

第七章 上海援外对做好新时代国家援外工作的启示

第一节 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要素

第二节 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

第三节 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大对外多边援助的力度

第四节 建立健全援外机制,牢牢掌握援外工作的主导权

第五节 创新援外宣传方式,及时回应西方个别国家妄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