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思考尺度: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七电子书

·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七卷,串联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收录2019—2021年论文与讲稿,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研究等方面,多篇文章为中文首次发表。 熔六国兵器铸成的巨型十二金人立于咸阳宫前,象征一统天下;近真人大小的陶墓俑组成庞大的地下军队,在镜像的地下帝国中穆然等待;实物一半尺度的铜车马精巧非凡,车头朝向西方,载着秦始皇缩小的灵魂去往昆仑仙境。

售       价:¥

纸质售价:¥162.2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美]巫鸿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4-01

字       数:19.9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概况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七卷,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1年的12篇论文与讲稿,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等方面,从尺度、空间、媒材、作品细读、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对雕塑、山水画、莫高窟、肖像画等内容的探讨,见解独到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性。<br/>【推荐语】<br/>·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七卷,串联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收录2019—2021年论文与讲稿,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研究等方面,多篇文章为中文首次发表。 熔六国兵器铸成的巨型十二金人立于咸阳宫前,象征一统天下;近真人大小的陶墓俑组成庞大的地下军队,在镜像的地下帝国中穆然等待;实物一半尺度的铜车马精巧非凡,车头朝向西方,载着秦始皇缩小的灵魂去往昆仑仙境。 建造于同一时期的三种不同尺度的雕塑——巨型、真人大小和微型,首次呈现于一个互相指涉的体系中,综合了先秦中国及外部的不同雕塑传统,在形式、材质和空间位置上呈现出互补关系。由此,“尺度”在构思设计雕塑时起到了前所未见的作用,引导研究者去思索其背后的意图和历史原因。<br/>【作者】<br/>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莱德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br/>
目录展开

87 重写“女性题材绘画”的历史(2019)

88 表现与自我表现 ——青楼绘画中的“我”与“她/他”(2019)

89 中山王墓舋九鼎考辨 ——对“考古材料”与“考古证据”的反思(*)(2020)

90 思考尺度 ——始皇帝的雕塑大业(2020)

91 “石窟研究”美术史方法论提案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2020)

92 重返作品 ——绢本《平安春信图》的创作及其他(*)(2020)

93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一些心得(2021)

94 创造山野 ——自然图像的诞生(2021)

95 唐代“挂画”和画幛的考古证据 ——兼谈挂轴的起源(2021)

96 唐墓中的“拟山水画” ——兼谈绘画史与墓葬美术的综合研究(*)(2021)

97 作为“我像”(I-Portrait)的题词影楼肖像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呈现新的自我(2021)

98 摄影研究与艺术史 ——《摄影与东亚艺术》导论(2021)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