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电子书

       斯坦福大学艾朗诺教授是美国知名汉学家,他的苏轼研究无论在问世的当时还是出版汉译本的此刻,都极具学术和学术史意义。是英语世界,比林语堂《苏东坡传》更权威的苏轼传记,也堪称20世纪海外苏轼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书以生平履历与各体文艺创作为经纬,为苏轼立了一部细节满满的传记。主要涉及卷文章与思维世界、变法浪潮下的言论与写作、地方上的善举与佛教信仰、书画与元祐文人的群体认同、贬谪文学与诗词新变等。

售       价:¥

纸质售价:¥88.40购买纸书

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美) 艾朗诺 (Ronald C· Egan) 著,赵惠俊 译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7-18

字       数:41.5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传记 > 历史人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全面展现苏轼多样化的身份和成就。一方面侧重于政治履历,勾勒了苏轼的生平大事,如考科举应制科试、参与朝堂党争、主政地方、遭受贬谪等;另一方面,逐一探讨了苏轼的诗、词、奏疏、策论、书画题跋、经学注疏等各体著述。可以说,在这部细节满满的苏轼传记中,艾朗诺教授以海外汉学家的智慧,很巧妙地讲述了那些“虽然经常被提及,但却从未被详细讲述过”的苏轼故事,展现了苏轼面对人生绝境的智慧与力量。复旦大学赵惠俊副教授的细致翻译和精彩译后记亦为之增色。<br/>【推荐语】<br/>       斯坦福大学艾朗诺教授是美国知名汉学家,他的苏轼研究无论在问世的当时还是出版汉译本的此刻,都极具学术和学术史意义。是英语世界,比林语堂《苏东坡传》更权威的苏轼传记,也堪称20世纪海外苏轼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书以生平履历与各体文艺创作为经纬,为苏轼立了一部细节满满的传记。主要涉及卷文章与思维世界、变法浪潮下的言论与写作、地方上的善举与佛教信仰、书画与元祐文人的群体认同、贬谪文学与诗词新变等。<br/>【作者】<br/>           艾朗诺(Ronald Egan),曾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曾任《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执行编辑,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会长。现为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汉学教授。尤精于宋代文学、宋代美学与宋代士大夫文化的研究。曾译有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管锥编》选译,1998)、The Works of Li Qingzhao(李清照集, 2019)。出版专著包括:《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984);《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2013)。            赵惠俊,1990年生于江苏南京,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词学、宋代文学与文献,兼及通俗文学研究。著有《朝野与雅俗:宋真宗与高宗朝词坛生态与词体雅化研究》,与人合译《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受史》,另发表论文二十余篇。<br/>
目录展开

鸣谢

引言

第一章 雏凤之声:贤良进卷中的策论

论礼、性以及为政

论历史人物

《留侯论》

第二章 国政主张:反对新法

变法初期发表于京城的异议

作于地方的讽喻诗

乌台诗案

第三章 苏轼的知识论与自我论

对于新学以及其他哲学思潮的批判

《东坡易传》与《东坡书传》

“道”与“性”

阴阳调和

“无我”

第四章 再登朝堂:元祐时代的党争

与司马光之间的分歧

与程颐之间的论争

“以白为黑,以西为东”

第五章 知州与谪臣:地方政务上的表现

在杭州的饥荒赈济

知州任上的其他政务表现

以个人身份主动参与的地方事务

第六章 千手千眼:佛教对苏轼的影响

作为核心佛法要义的慈悲

禅·净土·菩萨

无心与应物

“不执”

未曾消逝过的疑虑

第七章 胸中水镜:苏轼的诗

游戏文字

诗人眼中的世界

情的难题

第八章 贬谪时期的文学

苏轼的谪居境况

哲学思考及其局限

东坡·陶渊明·坚定的满足感

超越尘世

怨愤与反抗之诗

第九章 书法与绘画

拓展改进古文家的书学主张

自出新意

落笔的瞬间

两种绘画技法

所绘之物的人格品性寄寓

理·寓·识

画与诗

动机之问

第十章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东坡词里的自我抒情

革新词体的原因

小令:漫步于尘世

慢词:幽寂昏暗的场景与闪现其间的思辨

结语

引用书目

标题索引

专名索引

译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