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1.60购买纸书

3945人正在读 | 4人评论 7.6

作       者:王峰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字       数:18.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br/>【推荐语】<br/>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个春秋,回顾那已经逝去的时光,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大事。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因此而改变,世界新的格局往往因此而形成。 世界历史犹如一条绵延万里的长河,有时波澜不惊,有时也会波涛汹涌。正是那些卷起的波澜,使人类历史显得富有生机与活力。<br/>
目录展开

前言

政治活动篇

1.古埃及统一王国的建立

2.古印度种族制度的形成

3.古罗马建国

4.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5.秦始皇统一天下

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7.日本大化改革

8.查理大帝加冕

9.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0.圈地运动的发生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意大利的统一

1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巴黎公社

15.1848年欧洲革命

16.法国大革命

17.拿破仑的“百日帝国”

18.德国的统一

19.划时代的辛亥革命

20.苏联建国

2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2.国际联盟的建立

23.联合国的诞生

24.万隆会议的召开

25.伟大的演讲

26.苏联解体

27.9·11恐怖事件的发生

军事战争篇

28.布匿战争

29.诺曼征服

30.英法百年战争

31.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32.英西战争

33.尼德兰革命

34.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35.威斯特伐里亚条约

36.鸦片战争

37.美国的南北战争

38.中日甲午战争

39.日俄战争

40.第一次世界大战

41.十月革命

42.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43.第二次世界大战

44.朝鲜战争的爆发

45.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爆发

经济改革篇

46.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

4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48.“五月花号”到达美洲

49.彼得一世改革

50.库克船长的发现

51.南美洲独立

52.洋务运动

53.明治维新

54.巴黎会议

55.影响深远的全球经济萧条

56.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57.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58.欧盟的诞生

5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60.中国改革开放

科技学术篇

61.张衡发明地动仪

62.火药的发明

63.指南针的发明

64.活版印刷术的发明

6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66.日心说的创立

67.万有引力的发现

68.蒸汽时代的到来

69.汽车的发明

70.工业革命

71.麻醉术的发明

72.第二次工业革命

7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74.炸药的发明

75.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76.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77.电话的发明

78.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79.飞机的出现

80.相对论的建立

81.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82.第一颗原子弹的发明

83.阿波罗登月计划

84.因特网的出现

85.克隆羊多利的出现

86.“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化艺术篇

87.西方文明的源泉——爱琴文明

88.《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89.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

90.《荷马史诗》的创作

91.古希腊哲学的成就

92.儒家学派的创立

93.《几何原理》的问世

94.《查士丁尼法典》的编撰

95.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

96.《大宪章》的颁布

97.《马可·波罗游记》的创作

98.黑死病肆虐欧洲

99.欧洲文艺复兴

100.神秘的《蒙娜丽莎》

101.莎士比亚的戏剧

102.启蒙运动

103.欧洲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

104.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

105.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106.《梦的解析》的出版

107.新文化运动

1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累计评论(3条) 6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