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到底盛在哪儿(盛就盛在女子当皇帝,老外戴官帽,国土面积大,万邦都来朝!)(读客中国史入门文库)
¥39.90
本书是解读盛唐时期历史科普类书籍,作者于赓哲从唐朝的性质、唐代的民族关系、唐人眼中的外部世界、外国人对唐朝的看法、丝绸之路对唐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唐代众多女性的风采、唐代的婚姻观和贞操观、唐代的黑科技、唐代的科举与文学几个方面介绍了盛唐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析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在网上流行的关于盛唐的诸多说法当中,有的是真知灼见,但有的则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在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文本中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选择网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言加以分析,如安史之乱、怛罗斯之战、武则天等,以帮助大家认知一个真正的唐朝。 翻本书,读懂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看似匪夷所思的想法,其实是古人应对现实难题的办法!知乎知名新知答主豆子优质回答结集)
¥55.00
古人为何认为“天圆地方”? 殷商时期,“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深人心。到了汉代,相对先的浑天说成为主流。元代以后,帝王为了加强统治,限制民间老百姓对天文现象的观测与思考,将解释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天圆地方”又逐渐成为主流。 古人仕为官后为何又追求做隐士?古人为何认为没有儿子等同绝后?古人为何越是贫穷越要生育? 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背后,都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原因,或是迫于无奈,或是顺其自然,或是极端环境下的求生本能,或是文化习俗的适时发展。作者精选52个知乎热门回答,从历史上具体的人、事件出发,解答古人奇怪想法的成因、经过和影响,给现代人提供思想上的指引,追溯中国人的精神之源。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套装共9册)
¥24.99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十三堂史记通识课
¥8.99
本书是文史普及读本,是史学大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的力作。 作者讲解文史名著《史记》,别具一格,内容扣紧文、史、哲三个方向展,评说《史记》对中国文学及史学的贡献,精选了先秦到汉武帝间杰出人物的事迹,其中有帝王、将相、世家公子、谋士、教育家、武士、辩士、刺客等,聚焦人物命运,深探究人性,可读性极强。更重要的是行文脉络清晰、旁征博引,有助于读者长知识、明事理,增强阅读获得感。 本书专为年轻读者造,用清晰的语言和现代的视角把艰深的古典通俗化,让人物、故事鲜活生动起来,使当代读者领略《史记》魅力,阅览千百年前的金戈铁马、人情世态与猎猎旗幡。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2(当当独家首发,贯通2579个历史知识点)
¥29.90
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国家与个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 有人苟且偷生,有人视死如归;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光明;有人守护荣誉,有人丢掉节操。 本书总结了历史中的大变局:张骞出使西域,李世民一统寰宇成为天可汗,郑和七下南洋,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雄们用一生讲述的故事,其实只有三个字:走出去。 永远不要故步自封,永远不要畏难避世。大胆地走出去,用勇气去征服困境,用希望去迎未来。 与其在旧世界里苟延残喘,何不轰轰烈烈地创人生新纪元?!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2.99
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个春秋,回顾那已经逝去的时光,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大事。本书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108件大事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神奇的北魏
促销价:¥8.99|¥48.00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时局混乱,游牧草原的拓跋鲜卑一族乘势而起、统一中原,建立起一个以中原礼乐治邦的神奇王朝。 《神奇的北魏》以魏晋南北朝为历史背景,以史料为基础,人物为主线,生动描述了鲜卑族拓跋氏边地南迁、内附中原、建立北魏、与南朝划江而治、称雄东亚及至ZUI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浓墨重彩地记录了道武帝拓跋珪建国称帝、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冯太后临朝称制推行改革、孝文帝元宏汉化改革、宣武帝元恪钟离之战、六镇兵变、尔朱荣崛起、北魏分裂、高欢和宇文泰分庭抗礼等历史事件。本书对战争谋略、官场政治、宫廷权术均有涉及,是一部写给大众的北魏断代史通俗读本。


中国历史百科丛书(套装共15册)
¥15.99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我国的史书可谓汗牛充栋,但以一部而集大成者则鲜在于世。本书在吸纳了目前各种史学、史论、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的精华外,更是在“全”字上大做文章;补全史之缺,拾通史之遗,揭正史之伪,纠野史之妄,正艳史之劣,全外史之漏,收秘史之幽,现私史之隐,专注于还历史之真,力图造出一部血肉丰满、鲜活生动、详实全面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300多万家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汉朝人的日常生活:长安生活指南
促销价:¥9.99|¥56.80
《汉朝人的日常生活——长安生活指南》详细介绍了人们在长安的生活常识,比如饮食风俗,文化生活,商业经济,等,汉朝人的税赋制度,邮政设施,人才选拔等。 汉朝没有手机互联网,但是有藏钩、弹棋、六博、壤…… 汉朝怎么过元旦?贴门神、压岁钱、守夜、看春晚…… 汉朝法律很超前,女子单身要收税,老人每月发福利 汉朝的豪车和邮政长什么样? 汉朝服装很文雅,内核挺尴尬?…… 穿越到汉朝会饿肚子吗?烤串、火锅、粽子等应有尽有 假如生活在汉朝,想当将军去陇西; 想仕途去山东;想生活富足去洛阳南阳…… 假如生活在汉朝,单身狗要注意了, 小心被征收单身税…… 汉朝是一个文明大爆炸时代, 瓷器烧造、独轮车、水力磨坊、造纸、吊桥…… 藏钩、射覆、弹棋、六博、壤、乐舞百戏……

大宋群星闪耀时(一个被误解的伟大朝代)(上下册)
¥34.99
一部北宋历史群像剧! 在这里,你将看到: 李煜的成长环境原来如此血腥; 朝臣都是太监的南汉用象仗; 柳永因为一首词成为“民族罪人”…… 苏轼竟然也在考试里“作弊”? 王安石和司马光曾经是莫逆之交,终“化友为敌” “乌台诗案”到底是谁了小报告? 苏轼因结党被贬并非冤案 周邦彦的情敌竟然是皇帝……

三国:英雄、江山与权谋
¥52.80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爆发揭了军阀混战的序幕,全国豪杰竞起,战争连绵,由英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国归一统,涌现了一众星光熠熠的英雄人物,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本书梳理历史发生与演的基本脉络,以三国历史人物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晋灭东吴近百年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一本即能捋清三国时期的局势发展。语言通俗有趣,人物个性鲜明,贴合真正的历史,生动呈现了那个风云变幻、金戈铁马、令人神往的时代。

增长的烦恼
¥47.60
这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学科普读物。 “鲍莫尔病”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指 “停滞部门”的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必然会随着“步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大幅上升。该书从这一概念手,着重分析了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成本不断攀升的经济部门。作者认为,这些部门之所以存在严重的“鲍莫尔病”,是因为其商品和服务包含的劳动成分很难在不降低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减少。 经济发展中存在“鲍莫尔病”并非坏事,正如鲍莫尔指出的,生产率的提高,既是导致“鲍莫尔病”的原因,也是疗治“鲍莫尔病”的方法。所以,应对之策*终要落到生产率的提高上,而提高生产率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这正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在技术发展突飞猛的当下,其他部门相对于新经济部门而言都是“停滞部门”,这加剧了“鲍莫尔病”。此时,只有了解“鲍莫尔病”的真正成因,才能出有效药方,而不是被误导从而压制增长,付出沉重的代价。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9.90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中国古代异闻录2
¥39.99
虽然真相只有一个,故事却有多重说法! 本书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统治的技艺:塑造世界历史的5大帝国
¥75.60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如何统治的历史。在前现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帝国都是人类统治的主要形式。现代以来,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锻炉锻造出了一个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似乎成了人类统治的通行法则。帝国成了侵略者和殖民主义的代名词,被扫历史的垃圾堆。然而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完全解决人类的治理问题。民族矛盾和大国沙文主义制造了一场又一场战争。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深发展,帝国重新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 不同于大量以被统治者为主角书写的反帝国主义历史,克里尚•库马尔教授另辟蹊径,从帝国统治者和主体民族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大英和大法兰西这5个世界帝国的兴衰历程、治理经验和使命追寻。 奥斯曼帝国既是一个伊斯兰帝国,又是一个欧洲帝国。它同时继承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遗产。它承担着传播伊斯兰教的使命,但也保护治下的希腊东正教徒。它通过米勒特制度治理非穆斯林臣民,并通过德米舍梅制度将非穆斯林臣民吸收统治阶层。 哈布斯堡家族曾通过联姻同时统治了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它以保护天主教欧洲为使命,同时对抗着帝国内部的新教异端和东方的异教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重塑了中东欧政治,建立了以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俄罗斯帝国自称“第三罗马帝国”,肩负着传播东正教的使命,同时也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不断向东方扩张。帝国的中心是变动的,从基辅到莫斯科再到圣彼得堡,随后又回到莫斯科。帝国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斯拉夫主义和西化之间徘徊。一直不变的是无垠的扩张。 大英帝国从建立之初便上了全球化的印记。它以传播新教、拓展商业为使命。来自英伦三岛的人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定居,将帝国的普世追求变为现实。它经历了从北美帝国到印太帝国的转变,在白人自治领、印度和其他殖民地践行因俗而治,如今仍通过英联邦发挥着世界影响力。 大法兰西帝国是非常类似民族国家的帝国。法国人不受多民族帝国,认为帝国的子民都要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品质。他们在殖民地强行推行法兰西化,始推广的是天主教和绝对主义,大革命后则是共和思想和启蒙主义。它在欧洲帝国和海洋帝国之间反复切换,但不管在哪里,它都致力于培养法兰西化的本地精英。 如今,帝国时代早已过去。但各个帝国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现代民族国家也会面临的难题,譬如差异性和多元化治理。在我们这个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并行的年代,帝国的治理经验和顶层设计或许能为这个大变局时代的全球治理提供一些经验。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套装共2册)
¥53.99
有人苟且偷生,有人视死如归;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光明;有人守护荣誉,有人丢掉节操。美女、宠妃以及背锅女侠,哪一个才是真的杨贵妃? 无可取代的帝国中枢、边境军镇、饥荒遍地、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哪一个才是真的长安? …… 在温伯陵笔下,历史不再是按时间码放的记事簿,而是贯通时间、看清脉络的时代演变过程。 用他的方法来读历史,你将发现历史背后的那只手,彻底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永远不要故步自封,永远不要畏难避世,英雄们用一生讲述的故事,其实只有三个字:走出去。


南渡北归·南渡 +南渡北归·北归 +南渡北归·离别
¥41.99
《南渡北归. 北归: 全2册》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部囊括兵器、兵种、阵法、战术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百科全书。)(读客中国史入门文库)
¥49.90
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元明时期战场上的兵器演变、阵法创新以及战术战法,同时解读文学创作和史书典籍中的各类战争场景。 刀为何能取代剑成为战场利器? 汉朝以前,剑在战场上被广泛使用。直到骑兵作战成为主流,剑逐渐被刀取代,其双面刃,看似更有优势,其实并非如此。剑身过于单薄,用力过猛反而会折断。 步兵如何战胜骑兵? 东汉末年著名的界桥之战,是步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案例。当时,公孙瓒的部队白马义从威震北方,却在袁绍方麴义部队狼啸般的叫声和箭雨中一败涂地。 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怎么摆? 牌手当先,长枪手、狼筅手、短刀手互相密切配合,以长济短、以短救长的刀牌结合法,便是鸳鸯阵法的要。其优势在于刺卫兼备,攻防适用,出灵活。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33.60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文共30篇,前25篇是写一个诗人或者闻名诗人的人生一段,后5篇是一篇写几位诗人的,比如诗人家族、宰相诗人、诗人夫妻,等。全书涉及诗人五十余位,作者立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唐代诗人真实人生的画卷,介绍诗人不同的生命历程和诗歌成就,同时就诗人走过的悲欢人生解说他们的作品。

重读抗战家书
¥0.01
《重读抗战家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辑整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聊城傅斯年陈列馆等单位收藏的32封抗战英烈家书而成。这些抗战英烈家书,时间跨度从1934年至1945年,按照家书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家书作者既有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亦有国军将领;既有高级军官,亦有普通一兵,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

南京大屠杀
¥19.99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张纯如从三个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该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