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而脆弱性研究正在成为可持续研究的一种流行范式。本书是从脆弱性视角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一种探索与尝试,不仅有脆弱性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有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脆弱性的具体分析与评价。所以,本书既可以为学者的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又可以为实务部门的规划提供参考。
售 价:¥
纸质售价:¥43.5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脆弱性相关研究综述
2.1 灾害脆弱性
2.1.1 灾害脆弱性研究概述
2.1.2 灾害脆弱性的概念
2.1.3 灾害脆弱性的内涵
2.2 生态脆弱性
2.2.1 生态脆弱性研究概述
2.2.2 生态脆弱性的概念
2.2.3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3 地下水脆弱性
2.3.1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概述
2.3.2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
2.3.3 地下水脆弱性的内涵
2.4 脆弱性研究新进展
2.4.1 区域系统脆弱性
2.4.2 人地系统脆弱性
2.5 脆弱性研究综述总结
2.5.1 脆弱性概念分类
2.5.2 脆弱性的内涵
2.5.3 区域系统脆弱性
第3章 区域发展脆弱性理论分析
3.1 区域系统
3.1.1 区域与系统
3.1.2 区域系统
3.1.3 区域功能子系统及其关系
3.2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概念与特征
3.2.1 脆弱性的含义
3.2.2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概念
3.2.3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特征
3.3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形成机理
3.3.1 区域发展脆弱性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3.3.2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形成机理
3.3.3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概念模型
3.4 区域发展脆弱性的类别
3.4.1 累积式脆弱性
3.4.2 冲击式脆弱性
3.4.3 复合式脆弱性
3.5 区域发展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5.1 可持续发展
3.5.2 区域发展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4章 区域发展脆弱性评估
4.1 脆弱性研究的经典模型与方法
4.1.1 脆弱性分析框架与概念模型
4.1.2 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4.1.3 脆弱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小结
4.2 区域发展脆弱性评估概述
4.2.1 脆弱性评估的含义
4.2.2 脆弱性评估的基本步骤
4.2.3 评价指标选择的指导原则与方法
4.3 累积式脆弱性评价模型
4.3.1 累积式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思路
4.3.2 累积式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3 累积式脆弱性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4.3.4 区域系统整体脆弱性的合成
4.4 冲击式脆弱性评价模型
4.4.1 冲击式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思路
4.4.2 冲击式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冲击式脆弱性评价的SOFM模型
4.4.4 扰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4.5 复合式脆弱性评价
第5章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脆弱性评估
5.1 京津冀都市圈及其基本状况
5.1.1 京津冀都市圈的由来
5.1.2 京津冀都市圈的基本状况
5.2 基于时间维度的京津冀都市圈累积式脆弱性评价
5.2.1 基于时间维度的京津冀都市圈累积式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5.2.2 京津冀都市圈累积式脆弱性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特征
5.3 基于空间维度的京津冀都市圈累积式脆弱性评价
5.3.1 广义BCG矩阵模型
5.3.2 基于空间维度的京津冀都市圈累积式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京津冀都市圈冲击式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5.4.1 京津冀都市圈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其冲击
5.4.2 基于SOFM模型的京津冀都市圈冲击式脆弱性评价
5.5 京津冀都市圈复合式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5.5.1 京津冀都市圈的累积式脆弱性分类
5.5.2 京津冀都市圈扰动因素的综合分析
5.6 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评价分析结果总结
5.6.1 累积式脆弱性评价结果: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
5.6.2 冲击式脆弱性评价结果
5.6.3 复合式脆弱性评价结果
第6章 降低脆弱性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续协同发展
6.1 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差距的致因分析
6.1.1 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差距
6.1.2 自然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变化的致因分析
6.1.3 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变化的致因分析
6.1.4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变化的致因分析
6.1.5 政策因素的影响分析
6.2 降低脆弱性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续协同发展
6.2.1 概述
6.2.2 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契机
6.2.3 优先解决自然环境问题
6.2.4 尽快降低社会子系统的敏感性
6.2.5 全面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