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内容简介
编者的话
梁启超
君 子 (1914年11月5日)
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1917年1月10日) 梁启超
为学与做人 (1922年12月27日) 梁启超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 (1903年8月中旬) 王国维
曹云祥
领袖人才之养成 (1925年4月17日) 曹云祥
清华之教育目的 (1926年3月) 曹云祥
大学生之利益与责任 (1931年8月) 曹云祥
马约翰
中国青年体育之重要 (1934年11月5日) 马约翰
奋斗到底,永不停息 (1937年4月30日) 马约翰
周诒春
以学问而非学位为目的 (1914年12月17日) 周诒春
社会事业申义 (1916年12月10日) 周诒春
张子高
科学之教育的意义 (1930年1月6日) 张子高
张奚若
奋斗,续学,耐劳 (1932年6月22日) 张奚若
不要辜负了时代 (1948年3月28日) 张奚若
梅贻琦
赠别大一诸君 (1927年5月28日) 梅贻琦
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 (1932年5月30日) 梅贻琦
思想要独立,脚踏实地 (1932年9月7日) 梅贻琦
知人,认事 (1934年9月24日) 梅贻琦
体育之重要 (1934年11月5日) 梅贻琦
提倡吃苦耐劳精神 (1934年12月3日) 梅贻琦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1941年4月) 梅贻琦
刘仙洲
我国机械工程教育应当改进的途径 (1936年10月20日) 刘仙洲
陈 达
值得提倡的一种游学制度 (1946年6月15日) 陈 达
张申府
要使世界的恶流及我而止 (1938年1月25日) 张申府
论青年思想 (1940年1月25日) 张申府
青年生活的重心所在 (1942年1月30日) 张申府
论青年修养 (1946年4月26日) 张申府
熊庆来
大学教育方针 (1937年7月21日) 熊庆来
军训感言 (1937年8月) 熊庆来
宣誓答问 (1939年1月25日) 熊庆来
吴 宓
由个人经验评清华教育之得失 (1926年3月) 吴 宓
金岳霖
加速工业化同样需要文科和纯科学 (1943年8月) 金岳霖
全面的通才教育是必要的 (1944年) 金岳霖
冯友兰
青年的修养问题 (1936年12月22日) 冯友兰
论大学教育 (1948年6月10日) 冯友兰
吴有训
关于理学院的一些看法 (1940年4月13日) 吴有训
罗家伦
军事训练的意义和使命 (1928年11月2日) 罗家伦
国难期间知识分子的责任 (1931年12月14日) 罗家伦
求 学 (1932年) 罗家伦
学问、经验、人格 (1933年3月) 罗家伦
现代青年修养的要素 (1935年10月12日) 罗家伦
道德的勇气 (1938年3月22日) 罗家伦
叶企孙
重质不重量 (1934年6月1日) 叶企孙
朱自清
教育者需具有深广的爱 (1924年10月16日) 朱自清
送毕业同学 (1930年5月5日) 朱自清
毕业即始业 (1937年4月12日) 朱自清
论青年 (1944年6月9日) 朱自清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1947年4月21日) 朱自清
大学的路 (1947年) 朱自清
潘光旦
完人教育新说 (1928年3月5日) 潘光旦
国难与教育的忏悔 (1936年5月3日) 潘光旦
青年的修学问题 (1937年6月16日) 潘光旦
明与恕 (1940年) 潘光旦
说有为有守 (1943年8月30日) 潘光旦
闻一多
新君子广义 (1916年12月21日) 闻一多
钱端升
做一个好国民 (1935年) 钱端升
陈岱孙
智育体育相依并重 (1927年9月25日) 陈岱孙
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 (1932年5月2日) 陈岱孙
梁思成
什么是建筑和建筑师 (1932年7月) 梁思成
庄前鼎
健全的工程师 (1936年11月20日) 庄前鼎
雷海宗
专家与通人 (1940年2月4日) 雷海宗
萨本栋
勋勉同学词 (1938年4月3日) 萨本栋
施嘉炀
留别之言 (1923年6月8日) 施嘉炀
顾毓琇
工程教育问题 (1931年4月16日) 顾毓琇
专门人才的培养 (1933年11月5日) 顾毓琇
教育与人生 ——建立真美善的人生教育 (1948年1月26日) 顾毓琇
吴 晗
同善其身,共善天下 (1948年) 吴 晗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