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前言
第一章 绍派伤寒之鼻祖张景岳
第一节 张景岳生平传略
第二节 张景岳的治学理念
一、崇古厚今,治学严谨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探奥寻蕴,质疑求正
四、治学处事,精一执中
五、三以相参,五以相伍
六、从类分门,类以求便
第三节 张景岳的学术思想
一、医易同源的哲学思想
二、阐发阴阳学说
(一)一分为二,互为其根
(二)尊水重阴,亦倡阴常不足
三、温补学说
(一)首重阳气注重精血
(二)形体为主注重精血
四、命门学说
五、诊病施治必先审其阴阳
六、重问诊,首创“十问歌”
七、扶阳重阴中求阳
八、药重四维,善用熟地
第四节 张景岳的学术贡献
一、类分《内经》,阐发《伤寒》
二、创立“劳力感寒”
三、从病因立论两感病
四、伤寒的传变规律观
五、创外感病八纲辨证
六、细述阴阳寒热表里
七、辨伤寒无补法
八、阐六经证充实八纲辨证
九、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
十、论“中年修复,再振根基”
(一)“中年修复,再振根基”理论基础
(二)“中兴”之法
十一、阐发病机十九条
十二、对脉学的贡献
(一)脉诊贵在察神
(二)谨守机理,脉证相参
(三)诊脉须知胃气
(四)对比诊脉法
(五)切脉分辨虚实
(六)先察其虚,以求根本
(七)察神知独的理论
(八)二候诊法
(九)诊幼儿尤当以脉为主
(十)临证四诊合参
第五节 张景岳的著作
一、《类经》
二、《景岳全书》
三、《质疑录》
第二章 善于辨证与创新的陈士铎
第一节 陈士铎生平传略
第二节 陈士铎学医之道
一、求真务实
二、劝医六则
第三节 陈士铎的学术思想
一、植根经典,发皇古义
(一)阴阳之颠倒
(二)六脏七腑说
二、以治为宗,创立新意
三、精于辨证,丰富创新
(一)讲求辨证,重视辨证
(二)阴阳五行,生克之道
(三)充实完善三因制宜
(四)心肾相交的辨治
(五)胃为肾之关
四、重视命门,治法温补
五、结合脏腑,发挥经脉
六、组方用药,别出心裁
(一)组方出奇,多用大方、偶方
(二)用药新颖,善用人参、银花
七、寒温并用,善用药对
第四节 陈士铎的著作
一、著述等身,反映新奇
二、阐《内经》著《外经微言》
第三章 敢于医门棒喝的章虚谷
第一节 章虚谷生平传略
第二节 章虚谷之学医与方法
一、学医目的——尽吾心力
二、学医方法——通医之理
三、学医理念——知我罪我,皆我师也
第三节 章虚谷的学术思想
一、以阴阳进退解释六气流行
二、对脉诊学的发挥
三、辨证论治之特色
(一)辨病邪虚实深浅表里
(二)重七情内伤
(三)以实践为准绳
四、对体质学说的发展
(一)体质差异
(二)体质分类
(三)体质因素
(四)依据体质遣药
五、对温病学说的发挥
(一)学术推崇叶桂
(二)温病分温热与湿热
(三)温病与伤寒之别
(四)温病倡立外感与伏邪
(五)详阐温病分类
(六)温病的分类而治
六、对金元诸子及张景岳的评说
七、辨证论治以药之偏救病之偏
八、摄生重天人合一
第四节 章虚谷的学术著作与贡献
一、《灵素节注类编》
二、《医门棒喝》
第四章 寒温统一先行者俞根初
第一节 俞根初生平传略
第二节 俞根初的学术思想
一、治学读书宜活读方宜活用
二、学术渊源宗《内》《难》有发挥
(一)源出于《内》《难》
(二)学宗仲景
(三)旁参寒温诸家
三、对外感热病学说的贡献
(一)创六经气化辨证体系
(二)拓宽六经的内涵
(三)发展六经气化学说
(四)创立“三化”学说
(五)创立伤寒分型方法
(六)完善伤寒的诊断方法
(七)论伤寒立法创方
(八)治伤寒重阳明
(九)“三化”诊治特色
(十)辨疑似证之经验
(十一)治外感经验颇丰
(十二)用药经验
四、疗疾重调护瘥后重脾胃
五、论绍派伤寒之汗法
(一)辛温发汗
(二)辛凉发汗
(三)益气发汗
(四)养血发汗
(五)滋阴发汗
(六)助阳发汗
(七)理气发汗
(八)和中发汗
(九)宣上发汗
(十)温下发汗
(十一)化饮发汗
(十二)蠲痰发汗
六、对杂病论治的贡献
第三节《通俗伤寒论》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绍派伤寒发展的影响
二、对伤寒医家的影响
三、对寒温统一的影响
第五章 绍派伤寒的助推者何秀山
第一节 何秀山生平传略
第二节 《通俗伤寒论》之发蒙
第三节 何秀山的学术思想
一、由博返约博采众法
二、留一传派医林风土
三、书宜活读方宜活用
第六章 善于思辨本草的周伯度
第一节 周伯度生平传略
第二节 周伯度的医理思辨观
一、学医重致知和力行
二、中医之道守护之心
三、医理思辨衷中参西
第三节 周伯度的学术思想
一、明伤寒当先详六气
二、临证重辨证与辨药
三、中西医优势之比较
第四节 周伯度的学术著作
一、《六经感证要义》
二、《本草思辨录》
(一)本草思辨陈述见解
(二)重于实践升华思辨
第七章 融合新知的大家赵晴初
第一节 赵晴初生平传略
第二节 赵晴初的学术思想
一、阐明病理独具只眼
二、重视胃气赏用药露
三、阐发药性注意食禁
四、探索医理与古为新
第三节 赵晴初的学术著作
一、《存存斋医话稿》
(一)治学博通精专约
(二)临证贵在辨识证候
(三)治病用药重在胃气
(四)博采兼收法不泥古
二、《教子学医法》
(一)入门崇尚阴阳经络
(二)四诊合参首重望
(三)证治篇详举虚损
(四)析方药约而不繁
第八章 越中圣手王馥源
第一节 王馥源生平传略
第二节 王馥源学术思想
一、温热论治时发新议
二、霍乱救急全凭胆识
三、临证心悟经验独到
四、热入血室创用三方
五、血崩救治法简而效
第九章 承前启后著书立说何廉臣
第一节 何廉臣生平传略
第二节 何廉臣的学术思想
一、主张崇实黜华强调实际
二、主张融汇中西革新医学
三、寒温融合发展外感病学
四、论治外感热病之经验
(一)治温热病八法
(二)论治湿温
五、察舌辨苔详尽多心得
六、古方运用其得心应手
七、六淫感证治法有特色
(一)重伤风与疏风止嗽汤
(二)对伤寒病传受的见解
(三)治伏暑之病分初中末
(四)论治湿方法承先启后
(五)治燥分寒温大开眼界
(六)论火邪之证五彩缤纷
八、痰饮之治法多具匠心
(一)论治痰善识变症
(二)水饮审脉因症治之
(三)哮病分肺、胃、督脉三证
九、六经三焦辨证法法新颖
第三节 何廉臣对绍派伤寒的贡献
一、倡议以科学体例编辑讲义
二、《增订通俗伤寒论》别开生面
三、从三焦治时证知常达变
四、勤著述保存国粹
五、植根于杏林发展医学教育
第十章 医学教育家傅嬾园
第一节 傅嬾园生平传略
第二节 傅嬾园的学术思想
一、教育人才为第一之要务
二、精内妇儿执妙方以活人
三、辨证论治时病别具一格
第三节 著书立说号称四绝
第十一章 绍派伤寒中坚人物邵兰荪
第一节 邵兰荪生平传略
第二节 邵兰荪的学术思想
一、少阳相火与温病之病理关系
二、治暑方药寒热轻重配伍得宜
三、善治湿温症投茵陈且到好处
(一)善用茵陈清热利湿
(二)善用桂苓甘露饮治湿热互结,脾阳被遏之患者
第十二章 勤于实践的临床家胡宝书
第一节 胡宝书生平传略
第二节 胡宝书的学术思想
一、诊断赖望切颇具特色
(一)切脉首重分辨虚实
(二)按肤触腹辨寒热虚实
二、竖读伤寒与横看温病
三、治湿重气化保阴存津
四、杂病求气顺,小方起大症
五、组方遣药且轻灵清巧
六、药引出奇兵,得心应手
七、配伍独到且颇切实用
第三节 伤寒十八方宣运导
第十三章 五段论伤寒者祝味菊
第一节 祝味菊生平传略
第二节 祝味菊的学术思想
一、西为中用融会新知
二、首次提出八纲辨证
三、邪分有机无机
四、辨析伏邪论说
五、发热是抗病机制
六、创伤寒五段论
七、解表之引申
八、新说四气五味
九、重阳学说
(一)正邪相争,正指阳气
(二)阴平阳秘,阳常不足
(三)阳生阴长,阳衰阴凝
(四)正虚阴损,温阳四法
十、祛邪疗法
(一)有机之邪
(二)无机之邪
十一、肠伤寒诊治特色
(一)辛解
(二)温潜
(三)辅助疗法
(四)反对攻下
(五)昏聩的治法
第十四章 医事活动家裘吉生
第一节 裘吉生生平传略
第二节 裘吉生的医事活动
一、裘吉生与国医节
二、创《绍兴医药学报》
三、行医以道德为先
四、中西学融会贯通
五、培养后生不遗余力
六、搜求集藏医药古籍
七、纂辑医书
第三节 裘吉生的学术思想
一、治感症主清透清导
二、治肺痨壮水济火
三、宜攻宜涩治疗痢疾
四、治胃十法创制新方
五、治咳疗嗽深究其要
第十五章 医药大家曹炳章
第一节 曹炳章生平传略
第二节 曹炳章的学术思想
一、采用成药治疗急症
(一)痧胀、霍乱
(二)暑热蒙闭清窍
二、痰病治疗经验颇深
(一)外感痰
(二)气郁痰
(三)食积痰
(四)痨瘵痰
(五)痰塞咽喉
(六)痰迷清窍
(七)痰积胃肠
(八)痰窜膜络
第三节 曹炳章对舌诊的研究
一、舌诊的临床意义
二、重视的舌体病变
(一)察神
(二)察形
(三)察舌体的病变
三、苔的诊察之要点
(一)苔色
(二)苔质
第四节 曹炳章对中药学的贡献
一、真伪鉴别与炮制经验独到
二、改革成药确定主治有创新
三、药物考证内容丰富而翔实
第五节 曹炳章对中医文献学的贡献
一、编纂《中国医学大成》
(一)《中国医学大成》编纂缘起
(二)《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
(三)《中国医学大成》传世价值
二、著《中华药物源流考》
三、增订《医医病书》
四、增订《伪药条辨》
五、补编《通俗伤寒论》
六、评校《陆氏三世医验》
七、编著《辨舌指南》
第十六章 善治伤寒时病的傅幼真
第一节 傅幼真生平传略
第二节 傅幼真的学术思想
一、治伤寒应随机应变
二、用峻药应掌握分寸
三、祛湿邪贵在通阳
第十七章 医哲理明通的杨则民
第一节 杨则民生平传略
第二节 杨则民的学术思想
一、研讨医理贯穿哲学
二、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三、说理论病重脉而不唯脉诊
第三节 杨则民与《潜厂医话》
第十八章 临床和教育家徐荣斋
第一节 徐荣斋生平传略
第二节 治学严谨掖后人
一、治学三境界
二、培育人才循循善诱
三、开启究绍派之风气
第三节 徐荣斋的学术思想
一、学医临证《内经》始终
二、宗仲景追源与溯流
三、擅长妇科颇有建树
四、辨证辨病注重调护
五、“绍派伤寒”探源与析流
第四节 徐荣斋的著作与贡献
一、《重订通俗伤寒论》
二、《妇科知要》
三、《内经精要汇编》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