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古建调查、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建筑教育等“学术实践”为中心的梁思成研究专著,涉及创建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国旗、国徽设计工作,新北京城市规划与“梁陈方案”,北京城墙、牌楼保护,“大屋顶”式建筑的论争等各个学术热问题。 2. 文献资料翔实,除梁思成著作、传记、相关人士回忆录之外,还广泛搜集历史档案文献,如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等,其中大量目前尚未整理出版。
售 价:¥
纸质售价:¥42.1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绪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小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一、刊行《营造法式》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一、最初的拒绝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小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小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第四节 梁思成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小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小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小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三、中国营造学社的谢幕与大匠的困惑
附录
一、梁思成著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