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恽铁樵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00购买纸书

12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潘桂娟,张胜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字       数:16.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恽铁樵,名树珏,铁樵为其字,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武人,近代著名中医。著有《药庵医学丛书》和多部中医函授学校讲义。在学术思想方面,对《内经》、《伤寒论》及温病学多有阐释和发挥;在临床经验方面,内外妇儿各科兼通,尤在儿科病证方面颇有心得;创办函授学校,培养后学。恽铁樵一生自强不息,坚持与民族虚无主义和废止中医派斗争,强调发展中医必须坚持以中医为主,注重中医思维,捍卫中医旗帜,拓创新,为近代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恽铁樵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推荐语】<br/>热播剧《老中医》现实版孟河医派学术精品! 医者仁心《老中医》 博施济众 孟 河 派 学术精品 守 初 心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孟河医派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纷纷走出故土,有多名名医东行上海,业授徒,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丁氏以儿科见长。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孟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使孟河医家的声名大扬。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沙石安迁镇江大港,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迁无锡。孟河医道之盛,医家辈出,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当时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祖国文化倍受摧残,传统医药学更不例外,孟河医家的崛起,增添了医学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这是孟河医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孟河医家,*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似一颗灿烂的明星,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的医坛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 费家*代表性的大家是费伯雄(1800-1879年)、费绳甫(1851-1914年)祖孙两人。伯雄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于晚清,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诊而闻名上海。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至马培之(1820-1903年)呼声*,影响*。1880年晋京为慈禧太后治病,名声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著”的声誉。从此以后;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巢家是在两地先后成名,即是巢崇山(1843-1909年)、巢渭芳(1869-1927年)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年)。他从马文植学,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为上海一大名医;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br/>
目录展开

前言

凡例

内容提要

编写说明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中医与西医之争

1.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之争

2.中医与西医之争

(二)民族虚无主义和余云岫对中医的挑战

(三)旧中国对中医的歧视和中医界的抗争

1.北洋政府对中医的歧视排斥和中医药界的抗争

2.国民政府对中医的废止摧残和中医药界的抗争

(四)“中医科学化”和“改良中医”之路

二、生平纪略

(一)童年凄苦,发奋图强

(二)习读西学,致力文学

(三)痛丧爱子,弃文从医

(四)逆流挽舟,汇通中西

(五)创办函授,培育新人

著作简介

一、《药庵医学丛书》

二、恽铁樵遗著

(一)《见智录续篇》

(二)《读〈金匮翼〉》

(三)《病理杂谈》

三、函授学校讲义选

(一)《内经讲义》

(二)《热病学》

(三)《幼科》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二、学术特色

(一)对《内经》的发挥

1.论《内经》之发源及成书

2.论《内经》读法

3.论《内经》之总提纲——“奇恒回转”

4.论《内经》与《易经》相通

5.论五行本于四时

6.论古医案与《内经》之关系

7.释“七损八益”

(二)对《伤寒论》的发挥

1.阐发六经本质

2.阐发伤寒提纲

3.探讨六经传变,倡导表里关系

(三)对温病的发挥和对热病的认识

1.温病之研究需正名与抉隐

2.温病之定名当重时令与气化

3.吴鞠通所论三焦与中医本义不符

4.批驳吴鞠通“温风伤肺”说

5.外感热病发病之关键在于“惟其内部有弱点,然后外邪得以乘之”

6.热病之机理是阴阳胜复

7.伤寒与温病的鉴别

8.温病与伤寒湿暍当同病异治

9.反对温病学派叶、吴用药之法

10.伤寒、温病与痉湿暍当异治

(四)中西医汇通思想

1.取西医学理补助中医

2.体工救济

3.统一中西病名的见解

临证经验

一、儿科常见病证治

(一)惊风

1.病因

2.诊断

3.治法

4.分证论治

5.方药特色琐谈

6.调护

7.禁忌

(二)痧疹

1.诊断与病情演变

2.治法

3.用药

4.禁忌

5.调护

二、内科常见病证治

(一)咳嗽

1.外感咳嗽

2.内伤咳嗽

3.伤寒以咳嗽为轻,杂病以咳嗽为重

(二)肺痨(肺劳)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预后判断

3.诊治

4.用药

(三)霍乱

1.病因

2.诊断

3.鉴别诊断

4.方药

5.霍乱的特殊证型

6.善后调护

(四)痢疾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病程进展

4.治法与用药

5.用药禁忌

6.调护

(五)疟疾

1.临床表现与分类

2.病因病机

3.治法与用药

4.鉴别诊断

(六)鼓胀

1.诊断

2.治法与方药

(七)中风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治法与方药

4.预后判断

5.鉴别诊断

(八)梅毒(梅疮)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鉴别诊断

4.治疗

5.传变及预后

6.预防

(九)十二经穴病候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十)各类温病的治法

1.湿温治法

2.温病治法

3.暑温治法

4.痉病治法

三、妇科常见病证治

(一)月经病

1.经黑

2.经淡

3.经多

4.经少

5.经一月再行

6.月经过期

7.经不行,骨蒸潮热

8.经不行,血枯血隔

9.经行腹痛

10.月经暴下

11.崩漏

12.倒经

(二)带下病

(三)妊娠病

1.漏胎与胎动不安

2.胎死不下

(四)产后病

1.产后血崩

2.产后发热

(五)妇人杂病

1.癥瘕

2.不孕

四、诊法研究

(一)色泽

1.颜额

2.眼帘

3.鼻准

4.鼻旁

5.环唇

6.唇色

7.齿枯

8.面尘

9.甲错

10.爪甲血色

(二)呼吸

1.气粗

2.气微弱

3.气短

4.气喘

5.气急鼻扇

6.息高

7.气息坌涌

8.肩息

9.气咽

(三)规矩权衡

1.囟门

2.颅骨

3.颜额

4.眼珠

5.山根青脉

6.鼻旁青色

7.撮口

8.肺高

9.颈脉跳动

10.手颤

11.手脚抽搐

12.手冷

13.脚蜷

14.半身不遂

15.项反折

(四)脉搏

1.概述

2.研究脉象的基本观点

3.十字脉象

4.促结代脉

5.浮沉迟数

6.真脏脉

7.奇经八脉

8.以脉搏辨虚实

(五)舌诊

1.以舌苔论病候

2.以舌苔辨虚实

(六)疾病虚实之辨

1.虚证的种种表现

2.以热候辨虚实

3.热有虚实之辨

五、用药经验

(一)附子

1.应用附子的指征

2.应用附子的时机

3.应用附子的特点

(二)大黄

1.应用大黄的指征

2.应用大黄的特点

(三)麻黄

1.无汗用麻黄

2.喘用麻黄

(四)桂枝

(五)葛根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术传承

三、后世发挥

(一)安脑丸的运用源流

(二)后世对恽铁樵临证经验的发挥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