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病隙碎笔电子书

《病隙碎笔:纪念版》 ▲光影纪念,典藏之选:内文特别附录史铁生先生亲摄照片,诠释信仰与爱,精美四色印刷,用纸考究。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亲自审定,精细校订隆重出版。 ▲史铁生充满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读史铁生,不可不读《病隙碎笔》,这是史铁生的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当代哲思散文经典。读史铁生,如读我们自己,走失的心会安定下来;在深刻的困境中,重新寻获信心与爱。

售       价:¥

纸质售价:¥19.30购买纸书

1.0万人正在读 | 2人评论 7.7

作       者:史铁生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01

字       数:9.7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3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30条)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他*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这部作品是他从身患尿毒症、受透析始,以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为重要的收获”,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在史铁生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启迪人们重新寻获爱与信心。<br/>【推荐语】<br/>《病隙碎笔:纪念版》 ▲光影纪念,典藏之选:内文特别附录史铁生先生亲摄照片,诠释信仰与爱,精美四色印刷,用纸考究。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亲自审定,精细校订隆重出版。 ▲史铁生充满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读史铁生,不可不读《病隙碎笔》,这是史铁生的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当代哲思散文经典。读史铁生,如读我们自己,走失的心会安定下来;在深刻的困境中,重新寻获信心与爱。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他从身患尿毒症、受透析始,以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为重要的收获,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病隙碎笔》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病隙碎笔》(之六)荣获首届老舍文学奖,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作家作品。 ▲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〇〇二年度中国文学*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史铁生被誉为“*纯粹的写作者”,“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代表了我们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他用自己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而我们没有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 我想,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与爱情。 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 皈依无处。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分割的消息要重新联通,隔离的心魂要重 新聚合,这样的路上才有天堂。这样的天堂有一个好处:不能争抢。<br/>【作者】<br/>史铁生,生于1951年1月4日,北京人,当代小说家、文学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其作品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br/>
目录展开

病隙碎笔 1

病隙碎笔 2

病隙碎笔 3

病隙碎笔 4

病隙碎笔 5

病隙碎笔 6

累计评论(130条) 49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