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近代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化(精)电子书

1.龚先生教泽绵长,弟子呕心著文章,以学术之精忆师恩难忘,道桃李芬芳。 2.龚书铎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桃李满天下。学问薪火相传,龚门弟子在治学道路上如何继承先生衣钵并发扬光大?本书为读者提供一条观察的途径。 3.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多篇论文结集出版,对于整体把握学术发展脉络及z新研究动态大有裨益。

售       价:¥

纸质售价:¥116.90购买纸书

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本书编辑委员会编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02-23

字       数:38.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龚书铎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1929年3月生于福建泉州,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先生学术成果丰硕,尤其是在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建树卓著。先生在史学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教六十余年,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历史学科发展奉献毕生精力,做出突出贡献。先生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2011年11月9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今年是先生诞辰90周年,龚门弟子27人撰写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学术论文,汇成《近代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化——龚书铎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一书,以示对恩师的纪念和追思。<br/>【推荐语】<br/>1.龚先生教泽绵长,弟子呕心著文章,以学术之精忆师恩难忘,道桃李芬芳。 2.龚书铎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桃李满天下。学问薪火相传,龚门弟子在治学道路上如何继承先生衣钵并发扬光大?本书为读者提供一条观察的途径。 3.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多篇论文结集出版,对于整体把握学术发展脉络及z新研究动态大有裨益。<br/>【作者】<br/>本书编辑委员会成员: 房德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br/>
目录展开

序言

近代文化三题

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维度

一、概念与价值

二、内容与问题

三、研究的方法

四、余论

文化史学在近代中国的兴起

一 “史界革命”与20世纪初文明史观念在中国的确立

二 科学化与专业化:20年代对科学方法的提倡

三 实践与成就: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史研究

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

一、从传统“民族”意识到现代“民族主义”:不容忽视的历史过程与内涵转换

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值得深入透视的几个现象与特点

三、“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思想分析的强化问题

近代中国的种族话语与“双重中心”观

种族:想象·虚构·实在

“种族”的构建

从华夏中心到双重中心

(一)古代:华夏中心观

(二)19世纪:相对主义的多中心

(三)20世纪:西方中心与“我族”中心并存

求真与致用的两全和两难 ——以顾颉刚、傅斯年等民国史家的选择为例

一、历史教科书:个体学术主张与政权意志的两难取向

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致用的典范诉求

三、学术与政治的纠葛

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

论杨松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民族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论“中华民族”

(二)论“民族建国”

(三)论“民族自决”

(四)结语

沉默也是一种言说 ——论梁启超笔下的严复

一、从《清代学术概论》谈起

二、同时代学者笔下的严复

三、严复对梁启超思想的影响

四、梁启超对严复“沉默”现象探源

先生、总理与国父 ——孙中山尊称的历史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争论 ——以《民报》与《新民丛报》的争论为中心

一、改良派从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创设中国的自由政治到认为其不适于中国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是否适合于中国的争论

《解放》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解放》对“中国化”问题的回应

二、《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准备

三、《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传播

四、《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

论近代来华传教士的中国风俗观

一、传教士考察中国风俗的思想渊源

二、传教士中国风俗观的主要来源与依据

三、传教士中国风俗观的基本结论

四、传教士中国风俗观的最终归宿

五、简短的结语

清末四川庙产兴学及由此产生的僧俗纠纷

一、引言

二、“庙产兴学”中对房舍和产业的处置

三、“庙产兴学”引起的纷争

四、结语

“鬼话”东来:“红毛番话”类早期英语词汇书考析

一、从“鬼话”到“番话”:早期来华西人笔下的“红毛番话”

二、从《红毛买卖通用鬼话》到《红毛番话贸易须知》:“红毛番话”六种版本的演化轨迹

(一)《红毛买卖通用鬼话》(荣德堂本)

(二)《红毛通用番话》(成德堂本)

(三)《红毛通用番话》(璧经堂本)

(四)《红毛番话贸易须知》(富桂堂本)

(五)《红毛话贸易须知》(以文堂本)

(六)《红毛番话贸易须知》(五桂堂本)

三 简单的结论

论民国中华书局经营的“陆费风格”

一、平易近人,勇于担当

二、用人公平,重视才能

三、感情互助,和谐相处

唐庆增对民国时期大学经济学教育的关注和评论

一、关于经济学的重要性及高校设立经济学系的目的和未来展望

二、课程设置及选修课程

三、教授方法与教授之责任

四、论文写作

五、重视经济学图书资料的建设工作

结 语

逃离北京:1926年前后知识群体的南下潮流

一、1920年代上半期北京国立高校的经济困境

二、城市的恐慌状态与知识群体的南下潮流

三、南下潮流与中国文化格局的重组

余 论

清华简注释之商榷

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的注释问题

二、《耆夜》的注释问题

不分门户,非为调人:晚清汉宋学关系抉微

一、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不分门户,莫作调人”说的提出

二、反对调停:“汉宋调和”论的批评者

三、“不分门户,非为调人”说形成原因之分析

四、余说

龚自珍依恋母爱与追寻童心的文化意蕴

一、童年生活与龚自珍个性的成长

二、成年后母爱的深沉与龚自珍性情的养成

三、依恋母爱与追寻童心对龚自珍诗文风格的影响

试论劳乃宣的“以礼入法”思想

辛酉政变前后两道谕旨之考论

一、命将肃顺等人解任的谕旨最初系由何人起草

二、咸丰帝遗命八大臣赞襄政务的谕旨之真伪

关于甲午陆战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一、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问题

二、清军将领是否谎报武器装备差来为怯战无能开脱

三、徐邦道是否有退敌的近代军事才能和底气

名实之境:“义赈”名称源起及其实践内容之演变

面子与法理:中英开平矿权纠纷及赴英诉讼

一、开平矿权移交约、副约及中英权限各自解读

二、张翼、袁世凯内讧与英方的策略调整

三、张翼赴英诉讼获胜的限度及报道舆论议程

四、法理内外与赴英诉讼结局的思考

趋新少壮派与政治急进主义 ——清末改革中激进亲贵的政治心态

一、清末少壮亲贵的趋新

二、周遭的窘境——无形有形的压力

三、性格与趋新

四、急进与走偏

余 论

附录·少壮亲贵一览

九一八后中国朝野对“中日亲善”言论的反应

一、日本提出之“中日亲善”言论

二、中国官方对“中日亲善”论的反应及影响

三、中国民间对“中日亲善”论的反应及影响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