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科普读本 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及相关权威资料编写 文图并茂,权威导读,语言精练,通俗易懂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坎坷,始终绵延不绝,而其他文明古国皆已烟消云散,究其根本,皆因古老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孕育了一代代精英,才能应对一次次劫难。在浩劫来临之际,这些民族的脊梁总是挺身而出,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这些耀眼的群星之中,就有无数中医先贤的身影,他们悬壶独行,济世救人,既无盖世武功,亦无敌国之富,但却默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青史留名。走中医,让我们去领略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
售 价:¥
纸质售价:¥123.2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走进中医》专家指导委员会
《走进中医》编委会
出版者的话
数字化内容学习提要
第一章 人类文明瑰宝 中医药文化的特色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一、中医药历史脉络
二、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1.天人合一,重视整体
2.阴阳平衡,以和为贵
3.灵活多变,三因制宜
4.未病先防,调治结合
5.简便廉验,应用广泛
三、中医药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中国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政策措施
一、中国发展中医药的主要政策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
2.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3.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4.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保持特色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技
5.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中医药文化精髓
一、中医药服务和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1.建立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2.中医药参与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救治
3.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4.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5.建立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二、快速发展的中医药科研、生产、文化建设
1.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2.多项杰出科研成果涌现
3.中医药信息体系初步建立
4.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5.中医药文化建设步伐稳健
6.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风靡世界、普济天下的中医药文化魅力
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宏大深邃的中医基本理论
天人合一
1.上下五千年,天人本合一
2.天人合一,催生五行
3.浑然人体,环环相扣
4.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1)四时更迭,人亦随之
(2)昼夜朝暮,生气起伏
(3)星移斗转,气血盈亏
(4)一方水土,一方人家
(5)顺应自然,可保天年
5.人在社会,身不由己
阴阳五行
一、天地分阴阳
1.一阴一阳之谓道
(1)阴阳互化,生生不已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3)阴阳无定,随遇而定
2.阴平阳秘是根本
二、万物归五行
1.五行之初衍万物
2.五行之义源自然
3.五行归类,纲举目张
(1)取象比类法
(2)推演络绎法
4.五行之间,生克制化
(1)生克制化
(2)相乘相侮
(3)母子相及
5.五行治病,有规可循
(1)相生四法
(2)相克四法
五脏六腑
1.五脏藏精,满而不泻
(1)心为君主掌全身
(2)肺为宰相司呼吸
(3)脾主运化理仓廪
(4)肝当将军主疏泄
(5)肾藏精气人之本
2.六腑传化,贵在通顺
(1)胆助消化主决断
(2)胃消水谷生气血
(3)九曲小肠分清浊
(4)大肠传变去糟粕
(5)膀胱化津排尿液
(6)三焦行水运全身
气血津液
1.精为生之本
(1)精为人之根
(2)施泄须有度
2.人活一口气
(1)气运轮转,生生不息
(2)氤氲气化,滋养身心
3.血为水谷精
(1)水谷精微,化生血液
(2)血行脉中,流畅为贵
(3)脏腑合力,调畅气血
4.津液润全身
(1)清者为津,稠者为液
(2)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5.神为人之主
六淫七情
1.六淫主外邪
(1)风为百病长
(2)寒邪伤阳气
(3)暑热扰心神
(4)湿邪黏且阴
(5)燥邪最伤津
(6)火邪生热病
2.七情生内病
(1)七情过度伤脏腑
(2)七情不调气机乱
(3)七情起伏病情变
望闻问切
一、望而知之谓之神
1.望神关键在两目
(1)得神
(2)少神
(3)失神
(4)假神
(5)神识异常
2.荣润晦暗辨气色
(1)面部分脏腑
(2)五色须辨明
3.淡红薄白好舌象
(1)疾病舌色
(2)疾病舌形
(3)疾病舌态
(4)疾病舌苔
4.全面观察助望诊
二、闻而知之谓之圣
1.听声辨疾苦
(1)语声
(2)语言
(3)呼吸
(4)咳嗽
(5)呕吐
(6)呃逆
(7)嗳气
(8)太息
(9)喷嚏
(10)肠鸣
2.嗅味知病情
三、问而知之谓之工
1.先问一般情况
2.重点问现在症状
四、切而知之谓之巧
1.脉诊
(1)脉诊的意义
(2)切脉部位
(3)切脉方法
(4)正常脉象
(5)常见病脉
2.按诊
(1)按肌肤
(2)按手足
(3)按脘腹
(4)按腧穴
辨证论治
1.八纲辨证
(1)表里辨证
(2)寒热辨证
(3)虚实辨证
(4)阴阳辨证
2.气血津液辨证
(1)气病辨证
(2)血病辨证
(3)气血同病辨证
(4)津液辨证
3.脏腑辨证
(1)心与小肠病辨证
(2)肺与大肠病辨证
(3)脾胃病辨证
(4)肝胆病辨证
(5)肾与膀胱病辨证
4.六经辨证
(1)太阳病证
(2)阳明病证
(3)少阳病证
(4)太阴病证
(5)少阴病证
(6)厥阴病证
5.卫气营血辨证
6.三焦辨证
治则治法
一、治则
1.正治与反治
(1)正治
(2)反治
2.治标和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和脏腑
6.调理精、气血、津液
7.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
二、治法
1.汗法
2.吐法
3.下法
4.和法
5.清法
6.温法
7.消法
8.补法
第三章 古朴雅致的中医经典古文
大医名篇
1.大医精诚
2.不失人情论
3.诸医论
名医传记
1.扁鹊传
2.华佗传
3.皇甫谧传
4.李东垣传
5.朱丹溪传
养生古论
1.上古天真论
2.宝命全形论
第四章 把握根本的中医养生理念
顺应自然
一、天人一体
二、天人相应
1.人与气候环境相应
(1)十二时辰与养十二经脉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四季养生
(4)二十四节气养生
2.人与地理环境相应
(1)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地域治疗方法不同
(2)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地势治疗方法不同
3.人与自然生物协调
形神共养
1.心藏神
(1)保持心态平衡
(2)食疗补心安神——莲子百合粥
(3)穴位按摩——神门穴
2.肺藏魄
(1)情志养肺
(2)食物养肺
(3)运动强肺
(4)锻炼肺魄
(5)预防肺病
3.肝藏魂
(1)用好太冲穴
(2)保持情绪平和
(3)保持充足的睡眠
4.脾藏意
(1)穴位健脾
(2)健脾小验方
5.肾藏志
(1)锻炼补肾
(2)补肾食物
药食同养
一、药膳渊源
二、用膳须知
1.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的四气
2.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的五味
3.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的五色
三、药膳举隅
乌梅粥
参枣米饭
儿科姜糖饮
益脾饼
体质养生
1.平和体质
2.气虚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3.阴虚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4.阳虚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5.痰湿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6.湿热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7.气郁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8.血瘀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9.特禀体质
(1)体质特征
(2)易发疾病
(3)调养原则
(4)养生要点
(5)饮食宜忌
(6)推荐穴位
五脏养生
1.肝之养生
(1)调和情志法
(2)日常调养法
(3)饮馔服食法
2.心之养生
(1)心神保养法
(2)日常调养法
(3)饮馔服食法
3.脾之养生
(1)调和胃气法
(2)日常调养法
(3)饮馔服食法
4.肺之养生
(1)保养肺气法
(2)日常调养法
(3)饮馔服食法
5.肾之养生
(1)保养肾精法
(2)日常调养法
(3)饮馔服食法
四季养生
1.春季养生
(1)起居调养
(2)饮食调养
(3)运动调养
(4)情志调养
2.夏季养生
(1)起居调养
(2)饮食调养
(3)运动调养
(4)情志调养
3.秋季养生
(1)起居调养
(2)饮食调养
(3)运动调养
(4)情志调养
4.冬季养生
(1)起居调养
(2)饮食调养
(3)运动调养
(4)情志调养
第五章 包罗万象的中药基础知识
千差万别的中药性能
一、四气五味
1.四气
2.五味
二、升降浮沉
三、归经
四、中药的毒性
应变无穷的中药应用
一、单行
二、相须
三、相使
四、相畏
五、相杀
六、相恶
七、相反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科学严谨的中药命名与分类
一、中药的命名
1.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
2.因药用部位而命名
3.因形态而命名
4.因气味而命名
5.因滋味而命名
6.因颜色而命名
7.因生长季节而命名
8.因进口国名或译音而命名
9.因避讳而命名
10.因人名而命名
11.因秉性而命名
12.因产地而命名
二、中药的分类
第六章 变化无穷的方剂基础知识
遣方用药中的“孙子兵法”——君臣佐使
秩序井然、执简驭繁的方剂分类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2.辛凉解表剂
3.扶正解表剂
二、泻下剂
1.寒下剂
2.温下剂
3.润下剂
4.逐水剂
5.攻补兼施剂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剂
2.调和肝脾剂
3.调和寒热剂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剂
2.清营凉血剂
3.清热解毒剂
4.清脏腑热剂
5.清虚热剂
6.气血两清剂
五、祛暑剂
1.祛暑解表剂
2.祛暑利湿剂
3.祛暑益气剂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剂
2.回阳救逆剂
3.温经散寒剂
七、表里双解剂
1.解表清里剂
2.解表温里剂
3.解表攻里剂
八、补益剂
1.补气剂
2.补血剂
3.气血双补剂
4.补阴剂
5.补阳剂
6.阴阳并补剂
九、固涩剂
1.固表止汗剂
2.敛肺止咳剂
3.涩肠固脱剂
4.涩精止遗剂
5.固崩止带剂
十、安神剂
1.重镇安神剂
2.补养安神剂
3.交通心肾剂
十一、开窍剂
1.凉开剂
2.温开剂
十二、理气剂
1.行气剂
2.降气剂
十三、理血剂
1.活血祛瘀剂
2.止血剂
十四、治风剂
1.疏散外风剂
2.平息内风剂
十五、治燥剂
1.轻宣外燥剂
2.滋润内燥剂
十六、祛湿剂
1.化湿和胃剂
2.清热祛湿剂
3.利水渗湿剂
4.温化寒湿剂
5.祛湿化浊剂
6.祛风胜湿剂
十七、祛痰剂
1.燥湿化痰剂
2.清热化痰剂
3.润燥化痰剂
4.温化寒痰剂
5.治风化痰剂
十八、消食剂
1.消食化滞剂
2.健脾消食剂
十九、驱虫剂
二十、涌吐剂
二十一、治痈疡剂
1.散结消痈剂
2.托里透脓剂
3.补虚敛疮剂
活人无数、流传千古的经典名方
一、桂枝汤(《伤寒论》)
二、麻黄汤(《伤寒论》)
三、白虎汤(《伤寒论》)
四、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小柴胡汤(《伤寒论》)
六、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七、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第七章 精微奥妙的经络腧穴系统
精巧微妙的人体“信息高铁”——经络系统
一、经络系统概貌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4.十五络脉
5.十二经筋
6.十二皮部
二、经络的作用
1.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3.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紧贴临床、科学合理的腧穴分类
一、腧穴分类
1.经穴
2.奇穴
3.阿是穴
二、腧穴的作用
1.诊断
2.治疗
(1)邻近作用
(2)远道作用
(3)特殊作用
三、特定穴
1.五输穴
2.原穴
3.络穴
4.郄穴
5.背俞穴
6.募穴
7.八会穴
8.八脉交会穴
9.下合穴
10.交会穴
言简意赅、内涵深远的腧穴命名
1.天象地理
2.人事物象类
3.形态功能类
精准确切的腧穴定位
一、体表标志法
1.固定标志
2.活动标志
二、骨度分寸法
1.中指同身寸
2.拇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时刻牢记、可救性命的常用穴位
1.合谷
2.曲池
3.迎香
4.天枢
5.足三里
6.三阴交
7.血海
8.神门
9.天宗
10.肺俞
11.肾俞
12.委中
13.涌泉
14.太溪
15.内关
16.肩井
17.环跳
18.百会
19.水沟(人中)
20.关元
第八章 简洁实用的日常治疗保健技术
针 刺
1.针具选择
2.进针方法
3.针刺深度和角度
4.运针方法
5.针刺效果——得气
6.留针时间
7.出针方法
艾 灸
一、灸法的作用
1.温经散寒
2.扶阳固脱
3.消瘀散结
4.防病保健
5.引热外行
二、艾灸的种类
1.艾炷灸
2.艾条灸
3.温针灸
4.温灸器灸
三、灸法的补泻原则及注意事项
刮 痧
1.刮痧器具
2.具体方法
3.刮痧力度
4.适应证
5.注意事项
拔 罐
一、罐的吸附方法
1.火罐法
(1)闪火法
(2)投火法
(3)贴棉法
2.水罐法
3.抽气罐法
二、拔罐的操作方法
1.留罐法
2.走罐法
3.闪罐法
4.刺络拔罐法
5.留针拔罐法
三、起罐的方法
四、拔罐法的作用
五、拔罐的适应证
六、拔罐的注意事项
推 拿
1.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2)畅通气血,调和营卫
(3)培补元气,益寿延年
(4)调理脏腑,强化功能
2.推拿的介质
3.推拿常用手法
4.推拿养生的常用部位
5.推拿的注意事项、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导 引
一、太极拳
1.太极拳的功法特点
(1)势正招圆,阴阳相济
(2)神注桩中,意随桩动
(3)呼吸均匀,舒展柔和
2.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1)心静神宁,神形相合
(2)松静圆润,呼吸自然
(3)以腰为轴,全身协调
(4)步法灵活,虚实分明
3.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分解动作
(1)起式
(2)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式
二、八段锦
1.八段锦的功法特点
(1)脏腑分纲,经络协调
(2)神为主宰,形气神合
(3)对称和谐,动静相兼
2.八段锦的练习要领
(1)松静自然,形息相随
(2)动作准确,圆活连贯
3.八段锦的分解动作
三、五禽戏
1.五禽戏的功法特点
(1)模仿五禽,形神兼备
(2)活动全面,大小兼顾
(3)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2.五禽戏的练习要领
(1)动作到位,气息相随
(2)以理作意,展现神韵
3.五禽戏的分解动作
第一戏:虎戏
第二戏:鹿戏
第三戏:熊戏
第四戏:猿戏
第五戏:鸟戏
四、易筋经
1.易筋经的功法特点
(1)伸筋拔骨,形气并练
(2)疏通夹脊,刺激背俞
(3)舒展大方,协调美观
2.易筋经的练习要领
(1)神注桩中,形神合一
(2)自然呼吸,动息相随
(3)虚实相间,刚柔相济
3.易筋经的分解动作
(1)韦驮献杵第一势
(2)韦驮献杵第二势
(3)韦驮献杵第三势
(4)摘星换斗势
(5)倒拽九牛尾势
(6)出爪亮翅势
(7)九鬼拔马刀势
(8)三盘落地势
(9)青龙探爪势
(10)卧虎扑食势
(11)打躬势
(12)掉尾势
药 膳
1.药膳的应用原则
(1)平衡阴阳
(2)调理脏腑
(3)扶正祛邪
(4)三因制宜
(5)勿犯禁忌
2.药膳的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3.药膳的品类
贴 敷
1.贴敷用药
2.药物剂型
3.操作方法
4.适用范围
5.注意事项
温 熨
1.热敷用具及药物
2.操作方法
3.适应证
4.禁忌证
5.注意事项
第九章 简便廉验的中医药优势病种诊疗技术
咳 嗽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2.风热犯肺
3.风燥伤肺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2.痰热郁肺
3.肝火犯肺
4.肺阴亏虚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哮 喘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一)发作期
1.寒哮
2.热哮
(二)缓解期
1.肺虚
2.脾虚
3.肾虚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慢性咽炎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治疗
1.肺肾阴虚,虚火灼咽
2.脾胃虚弱,咽失濡养
3.痰凝血瘀,结聚咽窍
三、其他疗法
1.局部疗法
2.针灸疗法
3.推拿导引
四、预防与调护
心 悸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1.心虚胆怯
2.心血不足
3.阴虚火旺
4.心阳不振
5.水饮凌心
6.瘀阻心脉
7.痰火扰心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腹 泻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一)暴泻
1.寒湿内盛
2.湿热中阻
3.食滞肠胃
(二)久泻
1.肝气乘脾
2.脾胃虚弱
3.肾阳虚衰
三、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便 秘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一)实秘
1.热秘
2.气秘
3.冷秘
(二)虚秘
1.气虚秘
2.血虚秘
3.阴虚秘
4.阳虚秘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痤 疮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1.肺经风热
2.肠胃湿热
3.痰瘀凝滞
三、其他疗法
1.局部疗法
2.针刺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面 瘫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2.皮肤针
3.拔罐
4.穴位贴敷
三、推拿疗法
四、预防及调护
眩 晕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1.肝阳上亢
2.痰湿中阻
3.瘀血阻窍
4.气血亏虚
5.肾精不足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中 风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一)中经络
1.风阳上扰
2.风痰阻络
3.痰热腑实
4.气虚血瘀
5.阴虚风动
(二)中脏腑
1.阳闭
2.阴闭
3.脱证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肩关节周围炎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针灸疗法
1.体针
2.拔罐
3.火针
4.电针
5.穴位注射
6.针刀治疗
三、推拿疗法
四、功能锻炼
1.背墙外旋法
2.越头摸耳法
3.面壁摸高法
4.背后拉手法
5.扶墙压肩法
6.单臂环转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及食疗
1.寒湿腰痛
2.湿热腰痛
3.瘀血腰痛
4.肾虚腰痛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痔 疮
一、分类及治疗
(一)内痔
1.概念及病因病机
2.临床分期
3.方药及食疗
4.其他疗法
(二)外痔
1.概念及分型
2.方药治疗
3.其他疗法
(三)混合痔
二、预防与调护
更年期综合征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方药治疗
1.肾阴虚
2.肾阳虚
3.肾阴阳俱虚
4.心肾不交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1.情绪稳定乐观
2.注重饮食调养
3.适量体育活动
4.定期检查身体
主要参考书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