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电子书

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成果集大成之作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其在重大疾病防治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中医药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其具有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中医药理论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着中医药学术不断地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也在不断步,非常有必要对此行系统的总结,时机业已成熟。《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核心成果。几易其稿而成。

售       价:¥

纸质售价:¥145.20购买纸书

27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张伯礼、李振吉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字       数:82.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 》由张伯礼、李振吉任主编,胡镜清任执行主编,王国强、王永炎、陈可冀、邓铁涛任顾问,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核心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的中医药研究重大成果汇编,依其研究的时间分列27章。这些成果的确定是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式征集的,共识度较高。每章包括历史沿革、研究内容与标志性成果,学术影响和转化应用,结语和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等内容,都是由成果的参与者亲笔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他们取得的成果,希冀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展。下篇是3批90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撷英,是组织专家在国医大师们公发表文献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学术思想行横向抽提梳理,共分为“‘生生医学’理论及其意义”“脾胃学说新论及其应用”等16章内容行归纳提炼,其间再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审定,几易其稿而成。 特及创新性:传统与现代结合,富科学性、原创性、先性和实用性。 重要性及意义:本书从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着眼,首次系统总结,填补了该领域的出版空白。可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有利于中医学理论一步创新和发展。必将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br/>【推荐语】<br/>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成果集大成之作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其在重大疾病防治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中医药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其具有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中医药理论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着中医药学术不断地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也在不断步,非常有必要对此行系统的总结,时机业已成熟。《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核心成果。几易其稿而成。       主编张伯礼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一直工作在科研、临床、管理、教学一线,既具有战略意识,又有很强的科研、管理和教学能力,中医药理论学术积淀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为中医药界的领军人物。整个编写队伍由我国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实力雄厚,认真、严谨。本书的出版对一步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社会效益突出。<br/>【作者】<br/>张伯礼,生于194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专家,全国名中医,国家重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重大新药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几十年来,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展血管性痴呆(VD)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完成了首个中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三次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提出效应配伍理论和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关键技术;拓中成药二次发研究领域,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倡导中药智能制造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 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步一等奖10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培养毕业研究生约260余名。所指导的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荣誉。 学风严谨,富于创新,形成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学的突出特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贡献突出,成绩卓著。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1)、全国先工作者(2005)、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等荣誉称号,获何梁何利奖(2006)、吴阶平医学奖(2015)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10)等荣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指导委员会和编委会名单

前言

绪 论

一、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二、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及特点

(一)中医药学理论内涵

(二)中医药学理论特点

三、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的实践

(一)伟大的实践必将产生创新的理论

(二)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案例

(三)国医大师学术思想

四、文化自信与标准自立

(一)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当自信

(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自觉、自立,以国际标准引领世界

上篇 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成果

第一章 青蒿素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疟疾——自古以来的全球重大寄生虫病

(二)中外对疟疾的防治

(三)越南战争与“523”任务

二、主要内容和标志性成果

(一)青蒿抗疟活性化学部位提取的突破

1.接受任务

2.收集梳理中医药防治疟疾的古今方剂和药物资料

3.初期的实验研究(1969~1970年)

4.发现青蒿抗疟活性的化学部位

(二)青蒿素的发现

1.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首创

2.云南、山东等地的贡献

(三)青蒿素抗疟的临床验证

1.青蒿素首次临床验证

2.山东、云南等地的临床验证

3.青蒿素的扩大临床验证

4.青蒿素栓剂的问世

(四)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

(五)青蒿素衍生物的开发

1.双氢青蒿素

2.蒿甲醚

3.青蒿琥酯

(六)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研发

1.复方蒿甲醚片(Coartem)

2.复方磷酸萘酚喹片(ARCO)

3.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Artekin,Duo-Cotexin科泰复)

4.青蒿素哌喹片(Artequick粤特快)

(七)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1.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作用及其机制

2.青蒿素类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3.青蒿素类药物的安全性

(八)青蒿素的其他功效研究

1.防治其他寄生虫病

2.对自身免疫病的作用

3.对肿瘤的影响

4.其他

(九)青蒿的资源培育、青蒿素的细胞工程和人工合成

1.青蒿的资源调查和培育

2.青蒿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培养

3.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4.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我国原创的划时代的新型抗疟药

(二)学术影响力和产品走向世界

(三)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四)国内外大奖激励创新正能量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第二章 针麻镇痛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古代论述

(二)研究背景

(三)存在的问题和科研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确认针刺具有镇痛作用

1.人体观察

2.动物实验

(二)针麻镇痛机制探讨

1.经络学说

2.电生理研究(包括神经形态学研究)

3.神经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4.脑影像学研究

5.针刺疗法与神经调控(neuromodulation)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6.电针与TEAS设备的研制

7.关于电针应用的时间(单次治疗持续若干分钟)和频度(每周治疗若干次)的选定

8.关于针刺效果个体差异的问题

9.关于对照组设计的意义

(三)针麻镇痛临床应用

1.针麻镇痛的定义

2.针麻镇痛经典方法

3.电针(EA)或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代替手捻针进行针麻镇痛的优选条件

4.适合应用针麻的特定手术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学术影响

(二)转化应用

四、结  语

(一)针麻的优势

1.针麻存在的理由

2.针麻研究激发全球针刺研究和应用的热潮

(二)针麻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三)展望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以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三章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一、历史沿革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丰富发展血瘀理论

1.明确血瘀证内涵

2.继承发展气血辨证

3.提出十瘀分类

4.创立血瘀证现代分类体系

(二)创新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

1.从“阳微阴弦”到“血脉瘀滞”

2.从“血脉瘀滞”到“瘀毒致变”

(三)规范血瘀证临床诊断

1.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

2.建立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标准

3.创立瘀毒致病辨证标准

(四)创建多种血瘀证模型及实验方法

(五)深化血瘀证实质

(六)创新发展活血化瘀治法

1.常用活血化瘀药物的再分类

2.理气活血方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环节差异

3.益气活血法改善介入后冠心病患者预后

4.活血解毒方药稳定斑块

(七)阐明活血化瘀作用机制

1.活其血脉(改善生理功能)

2.化其瘀滞(消除病理变化)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倡导活血化瘀治则及其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病

(二)活血化瘀治法辐射临床各科

(三)血瘀证系列标准及相关实验方法普及行业应用

(四)活血化瘀研究推动中药新药研发

(五)通过专业学会及杂志促进学术交流

(六)活血化瘀研究成果扩大了中医药国际影响

四、结  语

五、获奖、专利、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行业标准

(三)新药

(四)专利

(五)代表性论文

(六)代表性著作

第四章 中医肾的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内经》确定了肾藏象理论框架

(二)肾阴、肾阳概念在汉至宋金元时期的发展

(三)明清时期创立命门学说,肾藏象理论达鼎盛

二、主要内容和标志性成果

(一)阐明肾阳虚证现代生物学基础

1.肾阳虚证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各个层次的功能低下或紊乱

2.肾阳虚证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轴各个层次的功能低下或紊乱

3.肾阳虚证发病和治疗的主要环节在下丘脑或以上中枢

4.揭示肾阳虚证的分子特征

(二)肾阳虚证研究成果指导临床诊疗实践

1.肾阳虚证研究成果指导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2.肾阳虚证研究成果指导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治疗

3.肾阳虚证研究成果用于儿童性早熟的治疗

4.肾阳虚证研究成果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习惯性自然流产治疗

5.肾阳虚证研究成果用于延缓衰老和衰老机制研究

(三)提出系列中西医结合方法论原则

1.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3.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所建研究模式影响了后续相关研究,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

(二)理论研究不断转化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促进了国内外合作交流,提升了中医的国际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五章 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脾虚理论基础

(二)金元医家创立并阐发了脾胃学说

(三)明清医家充实和发展了脾虚证治理论

(四)脾虚研究——历史赋予现代的光荣使命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脾虚证诊疗标准研究

1.脾虚证辨证标准的产生

2.诊疗及分级量化标准的出台

3.新一轮诊疗专家共识意见的问世

(二)脾虚证客观指标研究

1.脾虚证唾液淀粉酶活性“酸负荷”试验研究

2.脾虚证尿D-木糖排泄率试验研究

3.脾虚证胃肠动力研究

4.脾虚证胃肠黏膜超微病理研究

5.脾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

6.脾阳虚证代谢组学研究

7.“证候组学”概念提出

8.脾虚证治方药研究

9.脾胃虚实证候差异特征探讨

(三)脾虚证治理论指导临床诊疗

1.从脾论治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2.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3.从脾论治冠心病研究

4.调理脾胃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四)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

1.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建立脾气虚证模型

2.利用西药作用特点模拟中医证候建立脾气虚证模型

3.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建立脾阳虚证模型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学术影响

1.学术积淀

2.传承创新

3.交流合作

(二)转化应用

1.中成药开发

2.专利转让

3.仪器研制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四)代表性专利

第六章 中西医治疗骨折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中医治疗骨折简史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体系

1.骨折治疗中动静结合原则

2.骨折治疗中筋骨并重原则

3.骨折治疗中内外兼治原则

4.骨折治疗中医患配合原则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现代研究成果

1.骨折夹板局部外固定疗法的骨伤生物力学基础

2.中药生肌和抗感染的验证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法的形成

1.骨折基本理论

2.骨折的整复

3.骨折的固定

4.注意功能锻炼

5.骨折的内外用药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发展

1.由新鲜到陈旧

2.由四肢到躯干

3.从骨干到关节内

4.从闭合到开放感染

(五)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趋势

1.现代创伤的特点及治疗

2.筋骨并重的微创理念

三、学术成果与转化应用

(一)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方法

(二)汇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疗效

1.前臂骨折

2.肱骨干骨折

3.股骨干骨折

4.踝关节骨折

5.髌骨骨折

(三)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实验基础研究

(四)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七章 中风病证治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唐宋以前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中风病

(二)金元之后多从“内因致病”论治中风病

(三)中风病证治体系逐步形成

(四)中风病中医防治思路不断拓展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标准规范研究成绩显著,推动了行业标准化建设

(二)创立新理论新学说,完善脑病学科理论体系

1.提出“毒损脑络”病机假说,阐释病络络病概念

2.确立类中风概念,完善中风病诊断标准

(三)探索新治法新方药,优化综合治疗方案

1.创立化痰通腑法,形成系列方药

2.首创清热解毒法,提高中风急症疗效

3.创立益肾化浊法,延缓老年期血管性痴呆进展

4.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形成成果推广项目

5.破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6.率先建立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建立病证结合评价体系

7.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建立偏瘫康复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平台,探索中风病证治规律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重视学术内涵建设是中医脑病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2.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是脑病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特点

3.注重学术网络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开展

4.科学研究是脑病学科学术发展的核心任务

5.学术交流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八章 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砷在古代中医和西医中的药用价值

(二)粗提砒霜注射液在肿瘤和APL治疗中的应用

(三)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的成功实践

(四)纯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APL的实践和细胞分子机制的揭示

(五)三氧化二砷与ATRA协同靶向治疗使APL成为目前唯一能被基本治愈的AML

(六)复方黄黛片的应用

(七)砷剂与其他白血病和肿瘤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学手段破解APL发病机制

(二)砷剂在APL治疗中的应用

(三)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治疗APL

(四)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治疗APL的作用机制

(五)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精准治疗APL的实践

1.根据APL临床亚型精准使用协同靶向治疗

2.根据减毒增效原则优化协同靶向治疗方案

3.根据临床亚型和基因突变标志发现不良预后的APL患者

4.PML-RARα中PML部分突变与砷剂耐药的关系

(六)中药复方砷剂治疗APL的作用机制

(七)砷剂的其他作用靶标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四)代表性专利

第九章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内经》奠定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络病证治基础

(三)清代叶天士发展了络病学说

(四)络病研究——历史留给当代的重大课题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

(二)系统构建“脉络学说”

(三)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难治性疾病防治

1.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确立“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开辟心脑血管病防治新途径

2.针对心律失常,提出“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实现由“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开辟心律失常防治新策略

3.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提出“气血水同治分消”治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开辟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途径

4.针对2型糖尿病,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5.针对辅助治疗肿瘤,确立“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新治法

6.针对流行性感冒,提出“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积极干预策略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

(二)制定脉络病辨证诊断标准,揭示血管性疾病共性病机及病理环节

(三)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中医药科研转化新模式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十章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历程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1.开发中医诊察设备的理念存在问题

2.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使用的相关标准缺乏,中医诊疗设备进入市场存在困难

3.中医诊查仪器的临床运用与研究有待加强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四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

1.文献研究

2.健康人的舌、脉象流调学研究

3.舌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

4.脉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

5.其他诊法客观化的基础研究

6.相关标准研究

(二)四诊客观化仪器设备的研发

1.舌诊客观化仪器设备的研发

2.脉诊客观化设备研发

3.经络穴位诊察设备的研发

4.其他中医专业诊察设备

5.改造现代诊疗仪器用于中医

6.四诊综合设备

(三)四诊客观化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研究

1.健康评测与体质判别

2.辨病辨证

3.疗效评价与预测

4.四诊检测结果与西医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学术影响

1.香山科学会议讨论四诊客观化

2.珠江论坛专题讨论四诊仪器

3.港澳台与国外中医界四诊客观化研究异军突起

4.四诊检测设备进入世博会,引起广泛关注

(二)转化应用

1.中医诊断设备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2.中医诊断设备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作为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

3.中医诊察设备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

4.四诊客观化相关标准制定发布

四、结  语

(一)四诊客观化的优势

(二)四诊客观化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三)展望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1.国家级奖励

2.省部级奖励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十一章 中医体质学说

一、历史沿革

(一)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二)中医体质现代研究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系统构建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

1.体质及其相关概念

2.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

3.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

(二)提出“体质可分”理论,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分类的方法和工具

1.体质九分法的确定

2.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分类、命名依据及特征表述的原则与方法

3.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9种体质的实证研究

4.开发《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研发体质辨识新技术

(三)提出“体病相关”理论,发现了不同个体的发病基础和背景

1.“体病相关”理论

2.体病相关的实证研究

(四)提出“体质可调”理论,指导防治重大难治性疾病

1.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提出“改善痰湿体质土壤”的防治新视角,实现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异病同治”

2.针对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实现从“过敏原(变应原)”到“过敏人”的思路转变,开辟过敏性疾病防治新途径

3.针对当今社会男性体质特点,提出阳痿“从肝论治”与“宗筋论”、不育症“肾虚夹湿热瘀毒虫”为主要病机等观点,开辟男科疾病治疗新思路

(五)创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推动中医诊疗模式系统化、多元化

(六)建立“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和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指导“治未病”和慢病健康管理

1.形成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建立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推进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指导“治未病”和慢病健康管理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创立中医体质学新学科,形成中医体质新学派

(二)制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行业标准

(三)构建体质研究方法学体系,获得系列成果

(四)“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五)中医体质学的国际影响与评价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专著

第十二章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应用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先秦两汉时代:强调“虚”是肿瘤疾患发病中的主要原因

(二)汉唐时代:“扶正培本”开始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三)宋金元时期:不同学派“扶正培本”方法在肿瘤方面形成学术争鸣

(四)明清时代:“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系统构建肿瘤的“扶正培本”理论体系

1.“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理论内涵研究

2.“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3.“扶正培本”治疗肿瘤机制的实验研究

4.“扶正培本”理论传承与创新——“固本清源”理论的提出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扶正培本”临床与研究实践,带动了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

(二)明确“扶正培本”的科学内涵,形成行业内规范化治则

(三)深化“扶正培本”理论行业指导意义

1.规范治疗,提高疗效

2.提供标准

3.制定指南和临床路径

4.建立示范基地

5.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十三章 糖尿病中医药防治

一、历史沿革

(一)先秦两汉时期为消渴病的理论奠基期

(二)魏晋隋唐时期为消渴病学术进展期

(三)两宋时期为消渴病学术积淀期

(四)金元时期为消渴病学术争鸣期

(五)明清时期为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开拓性创立“三型辨证”理论体系,指导糖尿病的防治和新药研发

1.突破传统的“三消辨证”,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三型辨证”理论,开辟糖尿病防治新途径

2.倡导益气养阴为糖尿病的治疗大法

3.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确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4.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循证研究

(二)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脾瘅”理论辨治肥胖2型糖尿病,针对现代糖尿病特点重新分类、分期、分证,填补了糖尿病早中期治疗的空白

1.重新分类现代糖尿病,提供临床施治策略

2.在脾瘅理论指导下,提出糖尿病郁、热、虚、损四大阶段和络病贯穿始末的病变过程,形成“肥、糖、络”整体治疗的辨治体系

3.基于膏浊理论,指导代谢综合征临床辨治,实现中医药一石多鸟、多靶点的一体化治疗

4.探索《伤寒论》方药剂量之谜,实践经方本源剂量,提高糖尿病的中医疗效

(三)按照经络与脏腑归类方法,提出“阴阳六经”辨治消渴病的理论

(四)基于营卫气化理论,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五)打破糖尿病从消渴论治的传统观念,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提出肝脾肾同治法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模式

(六)以《内经》为基础,提出“脾瘅”“消渴”“消瘅”三期辨治消渴病的理论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三型辨证”理论的创立和推广应用,丰富了糖尿病中医证治理论体系,促进了糖尿病中药新药研发的规范化

(二)以“三型辨证”为诊疗特色,搭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糖尿病中医临床和科学研究平台

(三)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脾瘅理论,推动了糖尿病中医药防治学术进步,带动并促进了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和产业化发展,提升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国际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十四章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古代医家奠定了通里攻下法的基本理论

(二)通里攻下法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初步探索(1963~1978年)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逐步深入阶段(1978~1990年)

3.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1990~2005年)

4.大数据、循证医学应用下的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研究(2005~今)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急腹症诊疗体系

1.急性阑尾炎

2.溃疡病急性穿孔

3.急性肠梗阻

(二)通里攻下法治疗胆石病与重症胆道感染

(三)通里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1.概述

2.中医分期

(四)基于大肠腑实证所致多器官损害的研究

1.急腹症所致大肠腑实证的病理基础

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比较

3.肺与大肠相表里“由肠及肺”路径的研究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创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学术体系

1.创建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诊疗常规

2.建立中药、开放手术与微创技术完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二)开创了中医通里攻下治疗外科危重病的先河,获得良好的疗效

(三)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十五章 醒脑开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历代认识

1.《内经》论中风内伤外因兼论

2.张仲景论中风以外风为因

3.金元对中风病因出现争鸣

4.宋元以后非风学说占主导位置

5.近代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冲逆于上立论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中医脑病理论

1.脑主神明、脑藏神

(二)具有中医特色的中风病治疗规范

1.醒脑开窍针刺法

2.丹芪偏瘫胶囊

3.针刺手法量学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十六章 脏器纤维化的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1.《内经》奠定积证血瘀的病机理论,《难经》明辨积聚阐发五脏积

2.《金匮要略》发展了《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确立临床诊治典范

3.《诸病源候论》首次明确指出虚损与积证的病机关系

4.张洁古倡导扶正补虚为积证治疗的主法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癥积正虚血瘀病机理论的确立为补虚化瘀中药复方有效干预多种脏器的纤维化奠定了基础

1.补虚化瘀复方可有效地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2.扶正化瘀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的作用

3.防治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效应

(二)扶正化瘀方抗器官纤维化的配伍效应与主要作用机制

1.扶正化瘀方干预不同脏器纤维化的配伍效应

2.扶正化瘀方抗器官纤维化主要作用机制

(三)基于肝硬化病证病机,阐释不同功效古典方剂干预肝硬化的病理生物学基础

1.不同因素制备的同疾病模型具有不同功效方剂的取效的病理生物学基础

2.不同功效方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3.方剂的整体效应可表达方证的关键病理特征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促进中医药防治脏器纤维化优势学术领域的形成与发展

(二)肝硬化中医方证病理学基础研究促进古方新用的研究发展

(三)加快成果转化,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广泛服务于临床

(四)提高了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专利

第十七章 方剂配伍与组分中药

一、历史沿革

(一)方剂配伍理论发展

(二)方剂配伍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1.方剂药效物质研究

2.经典方剂类方衍化关系和功效物质研究

3.拆方研究

4.基于药代动力学理论的方剂作用规律研究

5.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的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6.方剂配伍作用机制研究

(三)组分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形成了组分中药理论,诠释方剂配伍规律

(二)建立和完善了组分中药研究系列方法和技术

1.中药组分制备关键技术

2.中药有效组分的发现技术

3.中药有效组分鉴定方法

4.中药组效关系评价方法

5.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策略与方法

6.组分配伍体内过程研究方法

7.组分中药毒理学研究技术

(三)建立了中药组分库,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基础

1.组分库建立相关技术

2.组分库利用相关技术

(四)开拓创新中药研究途径,研制多个组分中药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组分中药理论与方法,为中医药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二)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引领现代中药新药创制方向

(三)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推动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大品种培育

(四)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动中药制药技术升级

(五)推动中医药研究团队发展和平台建设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第十八章 分子生药学

一、历史沿革

(一)古代生药学时期

(二)近代生药学时期

(三)现代生药学时期

(四)自然生药学时期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建立“中药分子鉴别使用”理论体系

(二)系统提出道地药材形成模式假说并进行实践验证

1.道地药材的化学组成有其独特的自适应特征

2.道地药材的道地性越明显,其基因特化越明显

3.逆境能促进道地药材的形成

(三)建立中药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

1.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组装

2.底盘细胞选择及外源途径整合

3.中药活性成分细胞工厂生产

(四)快速、客观的中药鉴别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1.分子鉴别是常规检测手段的延伸

2.高通量检测是分子鉴别的重要优势

3.仪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将有利于分子鉴别的推广

4.在有毒中药、珍稀濒危药材、贵重药材鉴别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5.中药材快速检测工作模式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创立分子生药学学科

(二)中药分子鉴别方法率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

(三)创立了“功能基因挖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合成生物学生产”的中药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模式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十九章 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内经》的问世,奠定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毒性理论的发展亦产生巨大影响

(二)《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中药毒性的概念

(三)《新修本草》奠定中药毒性理论的发展基础

(四)《本草纲目》完善了中药毒性理论

(五)中药安全性研究是传统留给现代的使命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创建中药安全性研究关键技术平台

1.适合中药早期毒性发现的药物毒理基因组学及代谢组学相融合技术

2.适合中药量毒关系研究的急性毒性评价方法

3.适合中药相互作用研究的基于药物代谢酶与受体通路的快速筛选方法

4.适合中药代谢研究的基于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结合的分离鉴定方法

5.适合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以安全性为导向的中药质量分析技术

6.适合中药毒性机制研究的计算毒理与分子毒理相结合技术

7.基于知识模型和网络调控多组分配伍减毒优化技术

8.适合中药注射剂研究的致敏物质发现新方法

(二)解析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

(三)系统揭示有毒中药的生物学机制

(四)实证中药配伍经典理论

(五)促进创新药物研发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创建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二)启动了一批中药安全性研究项目

(三)促进中药毒理学学科发展

(四)支撑了一批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再评价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二十章 道地药材传承创新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奠定本草的理论基础

(二)唐代《千金翼方》《新修本草》等奠定道地药材理论

(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确立并发展了道地药材

(四)道地药材研究是振兴中医药进而实现中华医药文化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道地药材理论传承

(二)道地药材理论创新

1.品种延续与产地变迁论

2.品质生态学理论

3.逆境效应理论

4.本草基因组学理论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品质生态学

(二)本草基因组学

(三)基于创新理论下的道地药材研究新模式的应用

(四)道地药材创新研究提升了国内外学术影响

1.开展了中药道地性的分子机制及遗传背景研究

2.其他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二十一章 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及其技术支撑平台

一、历史沿革

(一)疗效评估是古代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

(二)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范式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取得长足进展

(三)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1.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提出

2.“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产生的基础

(二)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构建及工程化实施

1.数字化中医临床术语应用体系

2.三大平台

3.四大功能模块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四、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软件著作权及专利

第二十二章 穴位效应特征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腧穴效应的针对性而非特异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特定穴:穴位优效性研究的切入点

(二)特异效应穴位:作用于靶器官明确的病变

(三)穴位的非特异广谱效应

(四)穴位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广谱作用的特征分析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及专利

第二十三章 中医药防治骨退行性病变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中医骨伤科发展史

(二)慢性筋骨病与气血、阴阳、肝肾、筋骨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脊柱病继承与创新研究

1.形成临床指导原则,确立治法并创制代表方

2.开展中医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规范化研究

3.建立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病理模型及规范化研究方法和评价技术

4.建立颈椎病“病证结合”模型,阐明病理基础、治疗规律和机制

5.形成了“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体系

(二)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1.建立了旋提手法及其操作规范

2.量化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效应指标,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量表。

3.首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量化主要效应指标的研究方法,评价了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建立了动态同步髓核内压力测量方法及三维激光脉冲式动态摄像系统

5.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手法研究,创建了颈椎生物力学数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仿真方法验证了其合理性

6.建立了旋提手法操作的力学评价体系及具有临床操作实感的颈椎模拟装置,形成了旋提手法操作的评价系统,开创了手法传承的新模式

(三)骨代谢疾病继承与创新研究

1.证明了POP患者以“肾阳虚”和“肾阴虚”为主要证候

2.完成POP循证评价研究和补肾益精法治疗POP的临床规范化研究,建立POP临床规范化方案和综合评价体系

3.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揭示骨形成的新机制

4.发现中药作用规律,阐明作用机制,形成防治POP的整体观思想

(四)慢性筋骨病防治规律与规范化研究

1.发现并证实“筋伤为先,骨损为主”导致筋骨失衡的机制

2.创立富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筋骨平衡”技术方法

3.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建立了“慢性筋骨病”防治学术思想体系

(二)推动了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

(三)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四)代表性专利

第二十四章 中医药临床疗效循证评价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发展脉络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彰显了中医药优势

1.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

2.麻杏石甘汤+银翘散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

3.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4.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试验

5.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的临床研究

(二)循证评价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1.临床试验注册和伦理审查体系逐步完善

2.中医药临床研究信息化平台建设

3.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范式

(三)方法学创新研究

1.建立中医药核心指标集(COS)研究方法,推动中医药临床评价指标与国际接轨

2.创立了基于间层变换(ILT)的受试者依从性评价方法

3.患者报告结局评价方法的应用

(四)中医药循证评价国际标准建立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循证评价为中药大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二)循证评价方法用于中医药临床指南制定

(三)循证评价方法用于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筛选

(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著作

(三)代表性论文

第二十五章 SARS的中医药防治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科学设计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案

(二)多中心组织实施

1.项目组

2.临床观察组

3.专家咨询组

4.数据管理中心

5.信息中心

6.项目实施协调委员会

(三)质量保证体系

1.研究方案的培训

2.技术协调讨论会议

4.建立数据接收、登记、核查、清理、录入、统计分析的数据管理SOP

4.任命各研究分中心的20名现场监查员

5.数据管理中心派出3名项目稽查员

6.严格数据管理过程

(四)研究结果

1.病例选择

2.观察指标

3.治疗方案

4.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5.主要结果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促进SARS的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的建设,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体系

(二)推动各领域和国际社会对SARS等疾病防治中中医药潜在优势的认可和重视

(三)SARS基础数据库的积累

(四)SARS临床研究成果对中医药防控甲流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影响

四、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第二十六章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进展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中医药术语研究

(二)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程序与方法研究

1.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现状分析及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启示

2.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情况及实施效力研究

3.提出基于专家共识和临床证据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新方法

4.规范专家共识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要素

5.制定高血压病、类风湿关节炎中成药使用专家共识

6.起草中医诊疗指南编制通则

(三)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评价方法研究

1.采用AGREE工具评价WHO西太区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质量

2.基于AGREEⅡ的高血压病、类风湿关节炎、脑梗死中医临床指南系统评价

3.研制中国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评价工具

4.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真实世界的评价

(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改编研究

1.初步形成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改编的技术方法

2.研制香港地区常见疾病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五)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指南研究

1.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技术程序研究

2.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技术要素研究

3.征求专家意见

4.专家论证

(六)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章节研究

1.分类研究

2.术语研究

3.编码研究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四)标准

第二十七章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研究背景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1.《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对流感的认识

2.不同历史时代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丰富中医理论对新型流感(甲流)的认识

1.甲流中医核心病因病机

2.甲流轻症、重症、危重症中医证候特征

3.不同基础慢性病对甲流患者的预后影响

4.中药、中成药治疗甲流的应用规律

(二)科学开展中医药防治甲流的临床研究

1.金花清感方与奥司他韦对比治疗甲型H1N1流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2.中医药方案治疗甲型流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3.中医药治疗甲型流感轻症的队列研究

4.不同中成药治疗甲型流感临床研究

5.中药防治甲流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三)及时制定并更新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

(四)全面开展甲流等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控体系建设

1.构建中医药防治甲流等传染病综合平台

2.探索中医药防控新型流感等传染病应对机制

3.建立传染病中医临床应急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

(五)系统筛选并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甲流防治产品

1.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药筛选

2.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药及相关产品研发

3.中药治疗甲流作用机制研究

(六)坚持推广中医药防控甲流成功经验

1.应对新疫情(2012~2013年季节性流感/H7N9)

2.应对其他突发传染病(2010~2011年手足口病)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总结新型流感特点,创新发展温病理论

2.系统筛选研发中药,保障临床救治

3.制定更新防治方案,指导中医药行业安全、有效、规范应对

4.科学验证中药疗效,提升国际影响

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广中药防控传染病最新成果

四、结  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行业标准

(三)新药

(四)专利

(五)代表性论文

(六)代表性著作

下篇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撷英

第一章 “生生医学”理论及其意义

一、背  景

(一)百年来中医自我认知的困惑

(二)医学发展方向的现代转变

1.医学目的的再审视

2.医学模式的发展

3.健康观的转变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创新性论证“中医学是生生医学”

1.基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论证

2.基于中医学的目的论证

3.基于中医学的方法论证

4.基于中医学的对象论证

(二)运用多学科理论,阐发“生生医学”理论

1.基于“生生”理念,概括中医学术体系

2.提出有机生命体是主体开放流通、自组织演化调节的功能目标动力系统

3.提出“阴阳自和的稳态演化模型”

4.提出“正邪相争的相互作用模型”

(三)提出健康医学为中医学发展方向

1.阐明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2.提出中医学未来发展方向

三、结  语

第二章 脾胃学说新论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五脏相关,脾胃为枢

(二)强调脾胃同调

1.润燥既济

2.升降互用

(三)完善脾阴学说

1.生理上,脾阴与胃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病机上,脾阴不足与胃阴亏虚常并见

3.脾阴不足证之临床表现

4.脾阴不足证之治疗

(四)调理中土以和为贵

1.调和阴阳

2.润燥兼顾

3.升降并调

4.平和为度

5.调和气血

三、结  语

第三章 冠心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一)先秦至汉时期《内经》奠定了胸痹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

(二)汉代《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及“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

(三)宋金元时期丰富发展了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四)明清时期突出强调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创建冠心病活血化瘀的诊治体系

1.丰富冠心病血瘀证病因病机

2.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

3.创新发展活血化瘀治法方药

(二)完善从脾胃虚弱论治冠心病

1.强调冠心病脾胃虚弱病因病机

2.提出脾胃虚弱辨证要点

3.倡导调脾护心、调理脾胃治则治法

(三)拓展冠心病“热毒之变”

1.拓展热毒病因病机

2.创立热毒辨证要点

3.丰富清热解毒治则方药

(四)深化冠心病之络病诊治

1.深化络病病因病机

2.建立冠心病络脉不通辨证要点

3.明确祛风除湿、补气通络治法

三、结  语

第四章 脑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师法经典,正本清源,形成独特的中医“大脑生理”学

1.“脑髓”理论系统阐明大脑的形态和功能

2.“脑当为脏”论明确了大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3.“脑神”理论统一了“脑主神”的认识

(二)发皇古义,中西汇通,创新脑病病机理论

1.“髓虚毒损”及“脑之气街为患,脑之血海逆乱”病机理论

2.“毒瘀交夹”及“颅脑水瘀”的脑病病机创新观点

3.以肾虚立论认识脑病病机

4.“痰瘀交阻”的中风病机理论

5.“瘀热阻窍”的中风病机

(三)立足临床,融会新知,创立脑病证治方法体系

1.根据中风急症特点,创立中医“时间窗”疗法

2.针对病机建立相应证治方法,疗效确切

3.继承传统理论,优化给药途径,进行剂型改革

三、结  语

第五章 外感热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建设

1.寒温统一学说

2.统一外感热病学的建设

(二)外感热病病因病机与辨证理论的发展

1.“毒瘀交结”论

2.“瘀热相搏”学说

(三)热病治法的创新

1.解表透邪法

2.斡旋枢机法

3.峻药截断法

三、结  语

第六章 肾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强调五脏相关

1.护肾气顾五脏,见肾不泥肾

2.治疗注重整体,以调补脾肾为要

3.心肾同治,创“心-肾轴心系统学说”

4.发病关乎肺脾肾,立“肾病三因论”

(二)重视脏腑气化

(三)善用活血化瘀通络法

1.立“肾虚血瘀论”,创“补肾活血法”

2.倡“肾病多瘀论”,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法”

3.据“久病入络论”,宜用“活血和络”法

4.创“肾络癥瘕”论,强调软坚散结

5.“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慢性肾病治疗的始终

(四)活用疏风祛风法

1.首创“肾风”病名

2.活用“风药”治肾风

(五)特殊疗法及方药

1.中药肠道透析法

2.大黄泄肾浊

3.土茯苓消蛋白尿

4.三叶人字草治血尿

5.清心莲子饮治肾炎

6.珍凤汤治慢性肾盂肾炎

三、结  语

第七章 湿病新论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百病多由湿作祟

(二)湿邪为患,其性重浊黏滞,易兼夹转化

1.起病隐匿,病势缠绵

2.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

3.易兼夹转化

(三)治湿病重理气调中,药用轻灵

1.广开思路,善抓主症

2.顾护脾胃,理气调中

3.用药轻灵,缓剂和之

4.善后调理,注意饮食

三、结  语

第八章 方剂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探索方剂组成与配伍规律的新思路

1.提出药力判定公式

2.在方剂配伍规律方面有所创新

(二)组方用药探索辨证思维新模式

1.遣药组方提倡立法的灵活性

2.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组方用药

3.运用阴阳互根原则遣药组方

4.提出“正气运药”学术理念

(三)丰富了下法、和法、补法的学术内涵

1.提出“下不厌早”新解

2.诠释和法的概念及用药特点

3.明确消法与下法区别

4.提出补法运用的原则

(四)构建了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提出中成药合理使用原则

1.医药圆融,合理使用中成药

2.构建中药关键调剂技术体系

(五)对方剂学进行学科分化,确立中医实验方剂学学科地位

三、结  语

(一)促进了方剂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二)对当代方剂配伍、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指导作用

第九章 肿瘤论治学术思想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二)祛邪和扶正相兼顾

(三)分期用药,灵活辨治

(四)引疡入瘤,从膜论治

(五)阴阳双消,滋阴起亟

(六)带瘤生存,以人为本

(七)复法大方,综合调治

(八)癌毒致病,解毒为要

(九)辨证施食,杂合而治

(十)自拟效方,随证治之

1.消癌解毒方

2.扶正消癥方

3.蟾灵膏

4.四虫片

三、结  语

第十章 风湿病诊治特色理论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一)风湿病中医病名规范

(二)风湿病理论继承创新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风湿病脾胃失调论

1.脾胃失调与湿邪致痹

2.脾胃失调,津枯液燥,燥痹内生

3.调理脾胃达四旁,贯穿治疗始终

4.药食并进,杂合以治

(二)风湿病诊治纲目论

1.依病机分三类——风寒、湿痹、热痹及湿热痹

2.疼痛、肿胀、僵直拘挛三大主症及用药

3.风湿病治疗中注意通闭与解结

(三)风湿病浊瘀痹论

1.现代痛风中医可名为“浊瘀痹”

2.主要治则是泄化浊瘀

3.辨证辨病,灵活用药

(四)风湿病痹痿合病论

1.痹、痿病发病基础均为正气不足

2.痹、痿病均可由淫气客袭,由不达、不荣引起

3.痹、痿病的发展规律为痹久成痿

4.痹、痿病治疗思想均以“通”“补”为主

(五)风湿病瘀热痹阻论

1.瘀热证的辨识要点

2.瘀热证的治法应用

3.瘀热证的方药应用

4.凉血化瘀法应贯穿于风湿病治疗始终

三、结  语

第十一章 肺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

一、背  景

(一)风咳

(二)肺阳

(三)小儿“哮喘苗期”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创新中医“风邪”理论,立肺病之“八法八方”

(二)注重“肺衰”研究,继承中医“通法”理论

(三)注重整体观念和“治未病”思想

(四)“治肺不远温”

1.气阳虚弱是慢性肺系病症的主要内因

2.痰瘀伏肺是慢性肺系病症最主要的病理产物

3.外感风寒是慢性肺系病症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诱因

(五)“痰瘀伏肺”为哮病宿根

(六)创新和发展“宗气”理论,补虚泻实原则指导慢阻肺治疗

(七)小儿哮喘三期分治

(八)从“苗期”防治小儿哮喘

(九)小儿“哮咳”理论

三、结  语

第十二章 妇科疾病诊治理法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诊治五脏并重,肝脾肾为本

1.女子治肝,兼顾体用,重视情志

2.调经种子,补肾为先,肝肾并治

3.妇科调脾,健脾生化,祛湿升清

4.交合心肾,清心滋肾,血热清热

(二)女性生殖节律

1.太极八卦时辰钟结合图说

2.七、五、三奇数律

(三)月经周期调节法

1.行经期重阳转阴

2.经后期阴长阳消

3.经间排卵期氤氲乐育

4.经前期阳长阴消

三、结  语

第十三章 当代针灸发展集萃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经络学

1.程莘农“循经感传”研究,为经络存在提供客观依据

2.石学敏对《灵枢·经脉》“是动”“所生病”及六厥的发挥

3.韦贵康“督柱”学说阐释脊柱相关性疾病

(二)腧穴学

1.程莘农“腧穴药性论”

2.李业甫“用推如用药”

(三)针法与手法

1.贺普仁“针灸三通法”

2.贺普仁“火针疗法”

3.程莘农“程氏三才法”

4.石学敏“醒脑开窍法”

5.石学敏“针刺手法量化”

6.吕景山“无痛进针法”与“补泻手法”

7.吕景山“同步行针法”

8.李业甫“一指禅”手法

9.李业甫“颈椎病——李氏定位旋转复位法”

10.李业甫“腰椎间盘突出症——李氏推拿牵引复位法”

(四)针灸处方

1.贺普仁“精确配穴”

2.程莘农“针灸处方的君臣佐使”

3.石学敏针方“用穴少而精”

4.吕景山“对穴理论”

5.郭诚杰“取穴精少,分组选用”

(五)临床与专病

1.石学敏“中风病”“危急重症”“高血压病”“痴呆”等专病理论与临床发挥

2.郭诚杰“疏、通、补、调”治疗乳腺疾病

3.石仰山“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论治骨科创伤

4.段亚亭“人参太乙神灸”灸法治疗痛痹

三、结  语

第十四章 中医五官科的传承创新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耳病

1.耳源性眩晕疾病概述

2.耳源性眩晕病机理论创新

(二)咽喉病

1.咽异感症的心理因素诊疗——诊断方法创新

2.肺鼻同治去寒咳——治法创新

3.喉源性咳嗽——病名创新

(三)鼻病

1.截法治鼻炎——治法创新

2.多涕症——病症名创新

(四)眼病

1.针拨套出术和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法创新

2.因势利导治眼疾——治则创新

(五)口腔病

1.口糜的疾病描述

2.三辨治法治疗口糜的治法创新

三、结  语

第十五章 皮肤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病毒性皮肤病,多从毒论治

1.带状疱疹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猩红热

(二)红斑和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多从血从毒论治

1.银屑病

2.多形红斑

(三)皮肤附属器疾病,多从肝肾论治,亦重外治

1.痤疮

2.斑秃

(四)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从脾从毒分证论治

1.湿疹

2.荨麻疹

(五)结缔组织病,多从毒从脾、肾论治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皮肌炎

3.硬皮病

(六)皮肤血管炎,多从毒、瘀论治

1.紫癜

2.狐惑病

三、结  语

(一)继承发扬,理论创新,效果令人满意

(二)皮肤顽疾,久必及肾,开展基因组学研究,走中医现代化之路

(三)解毒祛邪,以和为贵,创立验方

(四)重视并创新外治,填补空白,形成系统的“中医皮肤病外治法体系”

第十六章 民族医学国医大师诊治特色概述

一、背  景

二、主要学术思想

(一)藏医国医大师

1.强巴赤列

2.占堆

3.尼玛

(二)蒙医国医大师

1.苏荣扎布

2.吉格木德

3.包金山

(三)维吾尔医国医大师

三、结  语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