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0.00购买纸书

5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徐小跃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01

字       数:13.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研究交流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就其思想、精神和信仰层面来说,其主要反映在核心价值观里。而这些核心价值观往往是通过诸多美德而体现出来的。作者通过长期研究,从诸种美德中选择出足以能够全面而又精确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其精神的十种美德,*终提出十德说,即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作者追根溯源,从词义出发对这十德行了释义,梳理了传统诸经典对这十德的相关论述,而结合当前的形势,分别阐述了十德的现实意义。<br/>【作者】<br/>徐小跃,南京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研究基地“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哲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宗教学)首席专家,“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演讲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精品课程首席专家。首批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出版有《禅与老庄》《罗教与<五部六册>研究》《禅林宝训释译》《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br/>
目录展开

一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之“道”

(一)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二)明伦尽责的责任伦理及其人性论根据

(三)儒家人性论的特点

(四)中华传统美德有十德

(五)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六)中华传统人文精神

(七)文化就是人文教化

(八)结语

二 论仁

(一)释仁

(二)儒家诸子对仁的定义

(三)仁德的具体表现

(四)仁的精神实质

三 论义

(一)释义

(二)义德的具体表现

(三)义的精神实质

四 论礼

(一)释礼

(二)礼的具体表现

(三)礼的精神及其功用

(四)社会习俗之礼的文化意义

(五)“让”是儒道佛三家共同主张的价值观

(六)“礼”的多重文化意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五 论智

(一)五常中的“智”不是指聪明、智慧和知识

(二)五常中的“智”既是良能,又是良知

(三)五常中的“智”就是几希、良心、明德、至善

(四)“智”与“善”不具备特定的道德属性

六 论信

(一)释信

(二)《论语》论信

(三)《孟子》论信

(四)信仰层面的“信”

(五)“信”在五常中的作用

(六)大信与小信

(七)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 论五常

(一)五常之说形成的历史过程

(二)五常诸德的实质及其功用

(三)孟子对“仁义礼智”四德的定性

(四)汉儒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定性

(五)宋儒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定性

(六)笔者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各自意义的论述

八 论孝

(一)释孝

(二)孝道的具体内容

(三)孝道反映的伦理精神

(四)孝与忠结合而形成的忠孝思想

(五)二十四孝的得与失

(六)孝与慈相对而形成的慈孝观

(七)孝道被推崇的历史原因

(八)孝道的现实意义

九 论悌

(一)释悌

(二)“悌”德的双向性以及“出”的重要性

(三)悌德的实质在于“友善”

(四)悌德的最大功用在于“和”

(五)悌德本旨归于仁德

(六)包括“悌”德在内的中华传统美德表征的精神都是“爱”

十 论忠

(一)释忠

(二)忠德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

(三)忠是一种气节

(四)忠孝与忠君爱国

(五)忠德与向善

(六)忠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 论廉

(一)释廉

(二)“廉”的本质内涵

(三)清廉的几条标准

(四)廉德的多重意义

(五)廉德的功用

十二 论耻

(一)释耻

(二)《论语》论耻

(三)《孟子》论耻

(四)知耻可以养德

(五)自耻的特点及其意义

十三 论四维

(一)四维思想的提出

(二)四维的释义及其内涵

(三)“礼义廉耻”在《管子》中的具体规定

(四)“礼义廉耻”之四维间的逻辑关系

(五)“耻”在四维中的作用

(六)当代人对四维的认知

(七)四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四 余论

十德各自反映的精神及其价值观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