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电子书

南大学日本研究院是国内高校规模*、研究水平较高的专门日本研究机构,特别是在日本史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水平。本文库*辑出版19种,各册作者全部是南大学日本研究院的教授,内容包括日本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是一套系统研究日本历史问题的专门丛书。本文库既是百年来南大学日本研究成果的集体展示,也彰显了南大学日本研究的深厚底蕴。南大学日本研究院研究日本“所抱之志愿”也在于“知中国、服务中国”。本文库的出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生动注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售       价:¥

纸质售价:¥82.60购买纸书

4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刘岳兵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字       数:42.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中,学者之间的相互往来、著作的相互翻译、思想的相互启发等,在彼此交流中实现了适应各自社会需要或自身发展的创新,从而达成了双赢。本书即是对这种互惠与双赢的历史事实的探讨,这不仅有利于纠正以往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偏面强调日本对中国的影响的单向思维定势,而且对一步分析近代日本知识建构中的中国因素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br/>【推荐语】<br/>南大学日本研究院是国内高校规模*、研究水平较高的专门日本研究机构,特别是在日本史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水平。本文库*辑出版19种,各册作者全部是南大学日本研究院的教授,内容包括日本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是一套系统研究日本历史问题的专门丛书。本文库既是百年来南大学日本研究成果的集体展示,也彰显了南大学日本研究的深厚底蕴。南大学日本研究院研究日本“所抱之志愿”也在于“知中国、服务中国”。本文库的出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生动注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纠正了以往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偏面强调日本对中国的影响的单向思维定势。<br/>【作者】<br/>刘岳兵,1968年生于湖南省衡南县。1985年考南大学哲学系。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立教大学、东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历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讲师、副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外国人研究员,现任南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院长,南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著作有:《日本近代儒学研究》(2003年)、《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2007年)、《日本近现代思想史》(2010年)、《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三卷(1840-1895)》(2012年)、《“中国式”日本研究的实像与虚像》(2015年);主编《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以神道为中心》(2015年)、《日本儒学与思想史研究——王家骅先生纪念专辑》(2016年)等。在《哲学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哲学》《日本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br/>
目录展开

“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出版说明

代绪论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 魏源的《圣武记》在近代日本[1]

三 叶德辉的两个日本弟子

四 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

第一章 湘学与近代日本知识建构

一 船山史论与近代日本的知识建构

二 狩野直喜的文人情趣——以狩野直喜与湘籍学者的交往为例

三 同时代“京都支那学者”眼中的内藤湖南——以《支那学》第七卷第三号中的《内藤湖南先生追悼录》为中心

四 内藤湖南与“湘学”

附论 日本近代汉学的几个特点

第二章 近代日本汉学家及其与湘学的关系

一 “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

二 夏目漱石晚年汉诗中的求“道”意识

三 《论语兵话》及其他

四 近代日本的汉籍翻译及其意义——以田冈岭云的“和译汉文丛书”为例

第三章 日本近代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一 近代日本的立宪思想与中国——以加藤弘之的《邻草》为例

二 德富苏峰《玩苏梦物语》里的战争责任问题

三 西田哲学中矛盾的现代性:与时局的对抗和屈服[1]

四 儒学与日本近代思想序论——以西晋一郎为例

第四章 日本近代思想与儒学

一 近代日本的“超国家主义”

二 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以民国时期为中心

三 民国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在中国的影响——

为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四 中国现代新儒学与日本——以梁漱溟的著作在日本的影响为例

第五章 中日近代学术思想交流互动

一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二 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三 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史研究如何从朱谦之“接着讲”?——纪念朱谦之先生诞辰120周年

第六章 日本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展望

一 清末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论及其对日本研究的启示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