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冷战时期香港电懋影片的“另类改编”与重拍(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3.70购买纸书

1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麦欣恩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9-08

字       数:16.6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1950-1960年代,香港称为华语电影的制作中心,电影懋业(简称电懋)是当时香港地位举足轻重的电影制作公司。而经过考察可知,香港之所以能以较为匮乏的资本与人才,制作如此多的影片,是因为较多地采用了“另类改编”与模仿、重拍等手段,在版权法尚未严格制定及执行的年代,这也是较为常见的创作方式。本书便围绕这一现象,集中选取了六部有代表性的电懋影片作为案例,分析其改编行为与深藏的文化隐喻。<br/>【作者】<br/>哲學博士,電影編劇,影評人,小說作者。曾從徐克習編劇,亦曾在香港多間大專院校及在韓國任教,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助理教授。文藝創作包括長篇小說《夢黑匣》,電影劇本《三條窄路》、《末日派對》等。<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自序

目录

導言

美國荷里活的版權戰

自我洋化——華語電影“重拍”荷里活

廉紙小説•出版文化•文學與電影的人才網絡

冷戰形勢

具有“跨區域”背景的電懋公司立足香港

第一章 從廉紙小説到電懋電影:重探《黛緑年華》、《四千金》與文藝片類型

從“跨區域”角度看電懋規模及片廠制度

《黛緑年華》•三毛子小説•張愛玲

《四千金》——香港製造的“泛亞洲電影”

第二章 冷戰氛圍下《生死戀》橋段的改編與“再用”:“香港”系列之《香港之夜》與《香港之星》

冷戰氛圍與《生死戀》

“香港”系列與二戰後日本電影在東南亞市場的擴展

地域的“跨界”•日本對亞洲電影市場的策略

跨國合拍與民族主義之間的角力:港日“友好合作”之下的“反日”暗湧

消弭、化解民族主義帶來的反日矛盾:亞洲人散居

第三章 從廣州到荷里活:《琵琶怨》與《曼波女郎》的香港寓言

《琵琶怨》:冷戰以前的香港—廣州脈絡

左几與文化材料的“再用”與“重拍”

真人真事改編的荷里活《琵琶怨》(Love Me or Leave Me,1955)

電懋版《琵琶怨》

《曼波女郎》與《親情深似海》的養女身份隱喻

《曼波女郎》與“養女”情結

總結

總結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英文書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