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书是一部抗战名校联合办学史。以华西协合、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大等五所教会联合办学为中心,系统梳理五校学人同舟共济的协作历程与同气相求的合作渊源。 2. 本书也是一部边疆学术史。从时、空、人三个维度,立体呈现抗战时期华西边疆学的学术圈和大后方学术社会的生活图景,揭示五校学人思想碰撞和交流对学术成果的催生作用,具有重绘边疆学学术地图的重要意义。
售 价:¥
纸质售价:¥49.1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丛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集于坝上:华西坝教会五大学联合办学史略
第一节 弦歌不辍:四所教会大学先后莅临成都
第二节 同舟共济:华西坝教会五大学联合办学
第二章 殊途同归: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传统
第一节 由外至内:华西协合大学边疆学者群的形成
第二节 博古通今:顾颉刚的禹贡学会与吴文藻的社区研究
第三节 文化入手:徐益棠与金陵大学边疆研究的起步
第四节 因地制宜:未尝措意边疆的齐鲁大学与金陵女大
第三章 风起云涌: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
第一节 应时而生: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及其格局变化
第二节 和谐共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机构
第三节 文以载道: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刊物
第四章 三位一体: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圈和社会服务
第一节 同气相求:华西坝教会五大学边疆学人群的学术互动
第二节 学以致用: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
第五章 边疆何为: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认识与边政主张
第一节 和而不同:华西坝边疆学人对中国边疆、边政的认识
第二节 经略边疆:华西坝边疆学人对边疆治理及开发的认识
第三节 整合族群:华西坝边疆学人对边疆社会文化建设的认识
第六章 格物致知: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对边疆研究学科化的努力
第一节 避虚就实:华西坝边疆学者对边疆研究学科体系的认识
第二节 趋于规范:华西坝边疆学者对边疆研究方法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