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运河两岸有人家——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电子书

影像回望历史,镜头感知社会。 晓庄,与新中国同步的女摄影师,1950年拿起相机,至今未曾放下。她穿行于运河沿岸,捕捉流淌的史诗背后,无数的细枝末节,真实展现寻常人家、百态生活。 特色: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丰富。本书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带全貌。 图片资料宝贵,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2019年,摄影师晓庄既是观察者,也是亲历者。

售       价:¥

纸质售价:¥66.00购买纸书

8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摄影:晓庄 丁宏 干有成 姚乐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字       数:4.4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纪实文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1933年出生的晓庄,是新中国*早的女摄影家之一,亲历并记录了中国70年发展的全历程。本书选取晓庄镜头下1950年代至今的大运河江苏段两岸风貌影像,加之大运河研究专业学者的文字记录,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多。在运河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它们都曾是晓庄采访、采风的重区域,留下的相关照片有万余张之多。本书从中挑选出300多张,内容涉及运河景观、运河建设和运河两岸农业生产、工业建设、人民生活、文化遗产等方方面面,时间跨度达66年,全面彰显了大运河江苏段及其沿线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反映了70年建设的巨大成就。 宏观的社会经济数据背后,是无数的生活细节。人们曾经历的各类场景,许多已渐渐远去,而影像与文字,让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唤醒时代记忆。<br/>【推荐语】<br/>影像回望历史,镜头感知社会。 晓庄,与新中国同步的女摄影师,1950年拿起相机,至今未曾放下。她穿行于运河沿岸,捕捉流淌的史诗背后,无数的细枝末节,真实展现寻常人家、百态生活。   特色: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丰富。本书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带全貌。 图片资料宝贵,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2019年,摄影师晓庄既是观察者,也是亲历者。 文字内容详实、科学,体系完整。三位文字作者均是研究运河的专业学者,兼顾了文字的科学性与文学性。 不同于宏观视角的大运河书籍,本书从微观手,真实展现运河沿岸的人民生产、生活与历史风貌。 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出版主题,彰显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反映了70年建设的巨大成就。<br/>【作者】<br/>晓庄(1933—  ) 浙江奉化人。1949年3月参加浙东四明山区游纵队。1950年3月在部队报社始从事摄影工作。1952年9月转业至《新华日报》任摄影记者。1970年1月下放至南通,先后在《南通日报》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1980年3月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筹办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任主编。1994年3月离休。现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 1957年参加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 曾任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12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2009年9月17日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1992年,《光与影》和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出版总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三峡》大型摄影画册,晓庄集策划、编辑、摄影于一身,为保证画册质量,花甲之年三上三峡。1995年,该书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丁宏,江苏张家港人,1974年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应用社会学博士,韩国东亚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市第六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在CSSCI期刊及省部级以上党刊上发表重要理论性文章60余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其他省部级奖项多次;有40余篇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的重要肯定性批示。   干有成,安徽天长人,1985年生。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江苏区域文化史、海洋文化与水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研究。   姚乐,江苏兴化人,1985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江苏建置志》副主编。长期从事江苏文化史、政区史研究。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br/>
目录展开

绪言 一

绪言 二

第一章 运河景观与水利建设

苏州段

无锡段

常州段

镇江段

扬州段

淮安段

宿迁-徐州段

通扬运河

治淮修闸

运河拓浚

河道设施

第二章 运河两岸的农副业生产

农田水利

农具

选种

积肥

集体劳作

知青支农

粮食收获

植树造林

禽畜养殖

渔业捕捞

养蚕

其他副业

商品买卖

第三章 运河两岸的工业和工艺

机械工业

煤炭电力

钢铁冶炼

纺织印染

其他产业

苏州刺绣

苏州缂丝

苏州年画

苏州制扇

苏州通草堆花

苏州民族乐器

扬州漆器

扬州剪纸

扬州绒花

常州梳篦

惠山泥人

宜兴紫砂

第四章 运河两岸的人民生活

扫盲运动

政治学习

公共食堂

托幼园所

校园内外

卫生医疗

体育锻炼

文娱休闲

戏曲团体

名胜古迹

景观风貌

附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