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95.00购买纸书

7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付子堂 等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15

字       数:53.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律教材/工具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该成果的基本宗旨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从理论建构到社会实践的互动,在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其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问题的内在逻辑及其在中国环境应用的方法与路径,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对策,使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与具有个体特色的现实能够合理对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让马克思主义法学引领当代中国法学精神导向的同时,也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创建和谐法治有效的思想理论来源,成为实现大众利益的重要理论工具。在研究方法上,项目成果并没有就文本论文本、就历史说历史、就实践看实践,而是努力实现文本、历史与实践之间的互动。文本是作家们在历史中基于实践的视角而形成的思考,历史是作家们将实践提升为理论的背景,实践则是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文本的关键。因此,该项目成果突出的特色,即它本身正是文本、历史与实践三者彼此互动的直体现。该项目的主要建树是通过研究把人们通常割裂来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并揭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天然联系,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整体性阐释。<br/>【作者】<br/>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报刊与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和主研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法学教材、专著、辞书等60余部。主编的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材《法理学初阶》、《法理学阶》和《法理学高阶》,构成“法理学三部曲”,在法理学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方面行了许多新的探讨,结合社会现实探索法理学的创新,是“法之理在法外”之理论命题和“应用法理学”之主张的一种初步尝试,已多次重印再版。<br/>
目录展开

编委会

总序

序言

引论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与中国问题

第一编 传承

第一章 原典与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经典研究

第一节 自由与法律:马克思早期政论文之于言论自由权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与现代自然法思想的内在难题——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分析

第三节 批判法学与法学的当代使命——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分析

第四节 对财产权问题的法哲学思考——基于《巴黎手稿》的分析

第五节 对二元法哲学论的解构与重构——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第二章 法律与社会: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法律思想核心问题意识论析——以“起源语境”为考察判准

第二节 近代人权观念中的异化公式——马克思对自然权利论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理论及法律观的题域来源

第四节 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理论及法律观

第五节 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及其法律观

第二编 演进

第三章 开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起源

第一节 问题:缘何研究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第二节 背景:五四前期(1915—1918年)的社会与思想

第三节 起源:五四后期(1919—1921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第四节 展开:从起源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第四章 转承——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嬗变

第一节 陈独秀人权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 五四前期陈独秀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五四后期陈独秀向社会主义的转向

第四节 陈独秀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初步形成

第五章 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探索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文稿》中的人权观念

第二节 人权的革命表达——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条例》

第三节 1927—1945:革命语境下婚姻自由的法律表达

第三编 实践

第六章 法制建设新探索

第一节 《共同纲领》:“人民”的话语实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观与苏联宪法实践简述

第三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法建构

第四节 毛泽东治国时期行政价值观的阶段特点——以“一五”至“五五”计划为视角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诸问题

第一节 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重现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研究状况

第四节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1978—2014年)

第四编 创新

第八章 法治信仰与法治体系

第一节 论法治中国的原生文化力量

第二节 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

第三节 法治信仰形成路径探析

第四节 法治保障体系的形成

第五节 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建设

第九章 法治思维与法治发展

第一节 法治思维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法治发展的动力分析

第三节 法治发展之基本进路

第四节 论地方法治:地方法治建设及其评估机制探析

第十章 民生法治与具体法治

第一节 人权视野下的民生法治

第二节 民生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激励功能探析

第三节 法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机制

第四节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路径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