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出自工作在美国芯片公司(高通、联发科)的通信专家之手,质量、权v双重保证。 2.本书不但讲述“如何做”(特别是在实际中如何做),更加讲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对任何关键的技术讲解都是从理论到实际,然后辅以生动的实例。 4.内容完是作者在10余年工作中的工作经验的宝贵结晶。 5.全书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外专著和文献,方便读者一步扩展学习。
售 价:¥
纸质售价:¥87.8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内容提要
前言
致谢
符号标记
1 概率论、随机过程与无线通信
1.1 概率论
1.1.1 概率系统的基本元素
1.1.2 随机变量
1.2 随机过程
1.2.1 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1.2.2 功率谱密度
1.2.3 随机过程经过线性系统的响应
1.3 本章小结
2 无线信道
2.1 无线传播环境概述
2.2 路径损耗与阴影效应
2.2.1 路径损耗
2.2.2 阴影效应
2.3 小尺度衰落
2.3.1 物理模型
2.3.2 统计信道模型
2.3.3 无线信道的计算机仿真
2.4 本章小结
附录Ⅰ:射频(带通)信号的等效基带表示
附录Ⅱ:Rhh(τ) 的计算
3 调制与解调
3.1 数字系统中的调制/解调模型
3.2 信号空间的概念
3.3 最佳接收机设计
3.3.1 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
3.3.2 不相关定理(Irrelevance Theorem)
3.3.3 可逆定理(Reversibility Theorem)
3.4 误码率性能分析
3.4.1 成对符号错误概率
3.4.2 QAM符号错误概率分析
3.5 比特LLR(Log-Likelihood Ratio)
3.5.1 硬判决还是软判决
3.5.2 比特LLR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线性调制与信道均衡
4.1 带宽受限信道中的信号传输与接收
4.1.1 线性调制
4.1.2 基带PAM调制
4.1.3 带通QAM调制
4.2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均衡技术
4.2.1 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
4.2.2 独立符号检测——线性均衡
4.3 进一步阅读
4.4 本章小结
5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
5.1 为什么采用OFDM调制
5.2 系统模型
5.2.1 连续时间模型下的 OFDM
5.2.2 OFDM的IFFT/FFT实现
5.2.3 CP的作用
5.3 OFDM系统中的信道特性
5.4 非理想条件下的OFDM性能
5.4.1 时变信道(多普勒)的影响
5.4.2 振荡器载波频率偏差的影响
5.4.3 采样时钟的误差的影响
5.4.4 载波相位噪声的影响
5.4.5 峰均比的影响
5.4.6 小结
5.5 OFDM的系统参数设计
5.6 OFDM的优势
5.7 本章小结
6 信道编码
6.1 为什么要采用信道编码
6.1.1 信息论之信道容量
6.1.2 简单的信道编码举例
6.1.3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6.2 卷积码
6.2.1 编码器的结构
6.2.2 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
6.2.3 实例:LTE中的咬尾卷积码
6.3 Turbo码
6.3.1 Turbo码的编码
6.3.2 Turbo码的迭代译码
6.3.3 实例:LTE系统中的Turbo码
6.3.4 Turbo译码器的吞吐量
6.4 LDPC码
6.4.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定义
6.4.2 LDPC的译码:消息传递算法
6.4.3 实例:802.11n中的LDPC码
6.5 本章小结
7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
7.1 打破香农极限
7.2 MIMO信道容量
7.2.1 只接收端知道信道信息
7.2.2 当发送端、接收端都知道信道信息
7.2.3 空间自由度
7.3 MIMO信道
7.3.1 物理信道模型
7.3.2 统计信道模型
7.3.3 实例:LTE系统评估中所采用的MIMO信道模型
7.4 MIMO接收机算法
7.4.1 系统模型
7.4.2 非迭代的MIMO检测器/信道译码接收机
7.4.3 MIMO检测器与信道译码器的迭代算法
7.5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MIMO
7.6 本章小结
8 同步技术
8.1 为什么需要同步
8.1.1 同步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8.1.2 本章导读
8.2 锁相环基本原理
8.2.1 连续时间模型下的锁相环
8.2.2 线性相位误差模型下的锁相环
8.2.3 数字锁相环
8.3 参数估计之最大似然准则
8.4 时间同步
8.4.1 最大似然算法
8.4.2 实用算法举例:早迟门
8.4.3 全数字实现:插值滤波器
8.5 载波同步
8.5.1 最大似然算法
8.5.2 实用算法举例:延迟相关算法
8.5.3 闭环形式的实现:频率跟踪环路
8.6 OFDM 系统中的同步
8.7 结束语
8.8 本章小结
9 衰落信道中的分集技术
9.1 为什么需要分集
9.1.1 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
9.1.2 分集合并技术
9.2 时间分集
9.2.1 基本的时间分集方案
9.2.2 H-ARQ 与软信息合并
9.3 频率分集
9.3.1 单载波系统中的时域均衡
9.3.2 CDMA中的Rake接收机
9.3.3 OFDM中的频率分集
9.4 天线分集
9.4.1 接收天线分集
9.4.2 发射天线分集
9.5 本章小结
附录:不同合并技术在非独立高斯噪声下的表现
10 调度机制与链路适应
10.1 单用户情形下的信道容量分析
10.1.1 接收端信道状态信息(CSIR)
10.1.2 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
10.2 多用户情形下的信道容量分析
10.2.1 cdma2000 1x EV-DO标准中的技术革新
10.2.2 信息论意义下的单小区系统容量
10.2.3 理论联系实际:再看cdma2000 1x EV-DO
10.3 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公平性——调度原理
10.4 链路适应
10.4.1 功率控制
10.4.2 速率控制——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10.4.3 H-ARQ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