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气血津液病辨证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3.50购买纸书

304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唐强、杨沈秋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字       数:1463.6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丛书》共5册,分别是《肝胆病辨证》、《脾胃病辨证》、《心肾肺病辨证》、《气血津液病辨证》和《六淫病辨证》。 本书为丛书之一——《气血津液病辨证》。本书包括6章500多个病证。论述了气血津液病各种证型分属哪些疾病,每个疾病均标明概念、临床表现、证机概要、治法、方药,以及临证用药加减。每节后均有小结,对于临床辨治疾病具有积极意义。<br/>【作者】<br/>于致顺,男,教授,1921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针灸学教学工作近60年,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 唐强,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暨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丛书》编委会

《气血津液病辨证》编委会

编写说明

第一章 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2.精的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2.气化的形式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1.气的温煦作用

2.气的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2.宗气

3.营气

4.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2.心肺

3.肾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1.与心的关系

2.与肺的关系

3.与肝的关系

4.与脾的关系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与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2.血能载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1.关于精概念的研究

2.关于气概念的研究

3.关于气实质的研究

第二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一节 辨气血证候

一、气虚类证

(一)气虚证

(二)气陷证

(三)气不固证

(四)气脱证

二、血虚类证

(一)血虚证

(二)血脱证

三、气滞类证

(一)气滞证

(二)气逆证

(三)气闭证

四、血瘀证

五、血热证

六、血寒证

七、气血同病证类

第二节 辨津液证候

一、痰证

二、饮证

三、水停证

四、津液亏虚证

第三章 气病辨证

第一节 气虚证

一、气虚与气虚邪恋

1.虚劳(脾气虚证)

2.产后汗证(气虚证)

3.气虚感冒

4.鼻渊(脾气虚弱)

5.耳眩晕(脾气不足)

6.经期延长(气虚证)

7.月经过多(气虚证)

8.妊娠小便不通(气虚证)

9.厌食(脾胃气虚)

10.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证)

11.乳漏(正虚毒恋证)

12.乳痈(正虚毒恋证)

13.乳痨(正虚邪恋证)

14.粉刺性乳痈(正虚邪滞证)

15.急性肾小球肾炎(气虚邪恋)

16.股肿(气虚湿阻证)

17.有头疽(气虚毒滞证)

18.鼻咽癌(正虚毒滞)

19.乳岩(正虚毒炽证)

20.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证)

21.产后乳汁自出(气虚失摄)

22.产后小便不通(气虚证)

23.筋瘤(劳倦伤气证)

24.漏睛疮(正虚邪留证)

二、脾不统血与中气下陷

1.崩漏(虚证:脾肾气虚,血失统摄)

2.吐血(气虚血溢证)

3.便血(气虚不摄证)

4.尿血(脾不统血证)

5.鼻衄(脾不统血)

6.紫癜(气不摄血)

7.乳衄(脾虚失统证)

8.血瘤(脾统失司证)

9.癃闭(脾气不升证)

10.上胞下垂(脾虚气弱证)

11.脱肛(脾虚气陷证)

12.内痔(脾虚气陷证)

13.子宫脱垂(气虚证)

14.产后乳汁自出(气虚失摄证)

三、肺、肺脾、肺肾气虚

1.肺衰(肺气亏虚)

2.喘证(肺气虚耗证)

3.鼻渊(肺气虚寒)

4.虚劳(肺气虚证)

5.便秘(气虚秘)

6.遗尿(肺脾气虚)

7.喉喑(肺脾气虚)

8.小儿咳嗽(气虚咳嗽)

9.哮病

(1)肺脾气虚证

(2)肺肾两虚证

10.气胸(肺虚气逆)

11.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

1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

13.肺胀(肺肾气虚证)

四、肾、心、心脾气虚

1.崩漏(肾气虚证)

2.不孕症(肾气虚证)

3.喘证(肾虚不纳证)

4.尿频(脾肾气虚)

5.遗尿(肾气不足)

6.虚劳

(1)肾气虚证

(2)心气虚证

7.心悸(心虚胆怯证)

8.五迟、五软(心脾两虚)

9.不寐(心胆气虚证)

五、气阴两虚证

1.百日咳(气阴耗伤)

2.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

3.厥心痛(阳气虚衰或气阴两虚或心肾阴虚)

4.药毒(气阴两虚证)

5.胸痹(气阴两虚证)

6.汗证(气阴亏虚)

7.风温肺热病(晚期:气阴两伤,余邪未净)

8.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

9.泄泻(变证:气阴两伤)

10.肺痨(气阴耗伤证)

1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气阴两伤)

12.喉癣(瘵虫蚀喉,气阴亏虚)

13.喉痈(气阴耗损,余邪未清)

14.凝脂翳(气阴两虚证)

15.消渴目疾(气阴两虚证)

16.消渴(中消:气阴亏虚证)

17.肉瘿(气阴两虚证)

18.锁肛痔(气阴两虚证)

19.脱疽(气阴两虚证)

六、脱证与厥证

1.产后血晕(血虚气脱证)

2.喘证

(1)正虚喘脱证

(2)喘脱危证

3.中风(脱证: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4.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气阴耗竭证和阳气暴脱证)

5.呼吸窘迫综合征(正虚欲脱)

6.脱证(气脱)

7.胸部损伤(虚证:气随血脱)

8.厥证

(1)气厥(虚证)

(2)血厥(虚证)

第二节 气郁类

一、肝郁气滞证

1.郁证(肝气郁结证)

2.产后抑郁(肝气郁结证)

3.经行情志异常(肝气郁结证)

4.胁痛(肝郁气滞证)

5.梅核气(肝郁气滞)

6.不孕症(肝气郁结证)

7.男性不育(肝郁气滞证)

8.妊娠腹痛(气滞证)

9.腹痛(肝郁气滞证)

10.月经后期(气滞证)

11.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

12.乳疬(肝气郁结证)

13.乳核(肝气郁结证)

14.缺乳(肝郁气滞)

15.青盲(肝气郁结证)

16.目系暴盲(肝郁气滞证)

17.黧黑斑(肝郁气滞证)

18.白驳风(肝郁气滞证)

19.血栓性浅静脉炎(肝郁证)

20.气瘿(肝郁气滞证)

21.癃闭(肝郁气滞证)

22.淋证(气淋)

23.非淋菌性尿道炎(肝郁气滞证)

24.积聚(聚证:肝气郁结证)

25.胸痹(气滞心胸证)

26.小儿呕吐(肝气犯胃)

27.呃逆(气机郁滞证)

28.便秘(气秘)

二、气郁化火及气郁证

1.郁证(气郁化火证)

2.多发性抽搐症(气郁化火)

3.内伤发热(气郁发热证)

4.绿风内障(气火上逆证)

5.鹘眼凝睛(气郁化火证)

6.夜啼(脾寒气滞)

7.喘证(肺气郁闭证)

8.厥证(气厥实证)

9.鼓胀(气滞湿阻证)

10.子肿(气滞证)

第四章 血病辨证

第一节 血瘀类

一、血瘀证

1.月经过少(血瘀证)

2.月经过多(血瘀证)

3.异位妊娠

(1)未破损型

(2)已破损型

4.痛经(瘀阻冲任)

5.胎堕不全(瘀阻胞中)

6.妊娠腹痛(血瘀证)

7.滑胎(血瘀证)

8.堕胎小产(血瘀)

(1)胎动欲堕证

(2)胎堕不全证

9.经期延长(血瘀证)

10.经间期出血(血瘀证)

11.崩漏

(1)血瘀证

(2)瘀滞冲任,血不循经

12.经行头痛(血瘀证)

13.不孕症(瘀滞胞宫证)

14.鼻窒(邪毒久留,血瘀鼻窍)

15.耳损伤(血瘀耳窍)

16.腰痛(瘀血腰痛)

17.腹痛(瘀血内停证)

18.头痛(瘀血头痛)

19.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

20.流产术后出血(瘀阻子宫证)

21.产后发热(血瘀证)

22.产后腹痛(瘀滞子宫证)

23.产后身痛(血瘀证)

24.产后小便不通(血瘀证)

25.产后抑郁(瘀血内阻证)

26.胁痛(瘀血阻络证)

27.心悸(瘀阻心脉证)

28.胸痹(心血瘀阻证)

29.眩晕(瘀血阻窍证)

30.胃痛(瘀血停胃证)

31.噎膈(瘀血内结证)

32.痴呆(瘀血内阻证)

33.痫病(瘀阻脑络证)

34.肾病综合征(血瘀)

35.癃闭(浊瘀阻塞证)

36.积证(瘀血内结证)

37.股肿(血脉瘀阻证)

38.流注(瘀血凝滞证)

39.脱疽(血脉瘀阻证)

40.厥证(血厥实证)

41.胸部创伤(瘀血内停)

42.鼻损伤

(1)鼻伤瘀血

(2)真伤瘀肿

43.风牵偏视(脉络瘀阻证)

44.癌病

(1)肺癌(瘀阻肺络证)

(2)肾癌、膀胱癌(瘀血内阻证)

45.珠凸出眶

(1)脉络瘀滞证

(2)瘀血内阻证

46.消渴目病(瘀血内阻证)

47.视衣脱离(脉络瘀滞证)

48.视瞻昏渺(瘀血阻络证)

二、瘀热证

1.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

2.宫环出血(瘀热互结证)

3.经行发热(瘀热壅阻证)

4.子宫内膜异位症(热灼血瘀证)

5.梅毒(热蕴瘀毒证)

6.妇人腹痛(湿热瘀结)

7.血栓性浅静脉炎(血瘀证)

8.血栓性外痔(血热瘀结证)

9.扁瘊(热瘀互结证)

10.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毒热内盛证和瘀毒内阻证)

三、湿瘀与湿热瘀证

1.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2.鼓胀(瘀结水留证)

3.死胎不下(湿浊瘀阻证)

4.断经复来(湿毒瘀结证)

5.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6.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7.痛经(湿热瘀阻证)

8.癥瘕(湿热瘀阻证)

9.无头疽(附骨疽:湿热瘀阻证)

10.瓜藤缠(湿热瘀阻证)

11.疣(湿热血瘀证)

四、寒瘀证

1.冻疮(寒凝血瘀证)

2.硬肿症(寒凝血涩)

3.痛经(寒凝血瘀证)

4.经行身痛(寒凝血瘀证)

5.产后血晕(瘀阻气闭证)

6.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

五、虚瘀证

1.中风(气虚络瘀证)

2.癥瘕(肾虚血瘀证)

3.石瘿(瘀热伤阴证)

4.冻疮(气血虚瘀证)

5.痿证(脉络瘀阻证)

6.积聚(积证:正虚瘀结证)

7.呼吸窘迫综合征(瘀毒正衰)

8.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

9.带下过少(血枯瘀阻证)

10.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血瘀证)

11.子宫内膜异位症

(1)气虚血瘀证

(2)肾虚血瘀证

12.宫环出血

(1)气虚血瘀证

(2)阴虚血瘀证

第二节 血虚类

一、血虚证

1.便秘(虚秘:血虚秘)

2.嘈杂(血虚证)

3.头痛(血虚头痛)

二、瘀热证

1.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

2.宫环出血(瘀热互结证)

3.经行发热(瘀热壅阻证)

4.子宫内膜异位症(热灼血瘀证)

5.梅毒(热蕴瘀毒证)

6.妇人腹痛(湿热瘀结型)

7.血栓性浅静脉炎(血瘀证)

8.血栓性外痔(血热瘀结证)

9.扁瘊(热瘀互结证)

10.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毒热内盛证和瘀毒内阻证)

三、湿瘀与湿热瘀证

1.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2.鼓胀(瘀结水留证)

3.死胎不下(湿浊瘀阻证)

4.断经复来(湿毒瘀结证)

5.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6.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7.痛经(湿热瘀阻证)

8.癥瘕(湿热瘀阻证)

9.无头疽(附骨疽:湿热瘀阻证)

10.瓜藤缠(湿热瘀阻证)

11.疣(湿热血瘀证)

四、寒瘀证

1.冻疮(寒凝血瘀证)

2.硬肿症(寒凝血涩)

3.痛经(寒凝血瘀证)

4.经行身痛(寒凝血瘀证)

5.产后血晕(瘀阻气闭证)

6.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

五、虚瘀证

1.中风(恢复期:气虚络瘀证)

2.癥瘕(肾虚血瘀证)

3.石瘿(瘀热伤阴证)

4.冻疮(气血虚瘀证)

5.痿证(脉络瘀阻证)

6.积聚(积证:正虚瘀结证)

7.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正虚欲脱)

8.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

9.带下过少(血枯瘀阻证)

10.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血瘀证)

11.子宫内膜异位症

(1)气虚血瘀证

(2)肾虚血瘀证

12.宫环出血

(1)气虚血瘀证

(2)阴虚血瘀证

第三节 血热证与气血热证

1.崩漏(血热证)

(1)虚热证

(2)实热证

2.呕血、便血(实证:迫血妄行)

3.紫癜(血热妄行)

4.血淋(实证:热伤血络)

5.椒疮(血热瘀滞证)

6.肠痈(瘀滞化热证)

7.脓漏眼(气血两燔证)

第五章 气血病辨证

第一节 气滞血瘀证

1.白驳风(气血瘀滞证)

2.白庀(气血瘀滞证)

3.红蝴蝶疮(气滞血瘀证)

4.酒渣鼻(气滞血瘀证)

5.黧黑斑(气滞血瘀证)

6.褥疮(气滞血瘀证)

7.蛇串疮(气滞血瘀证)

8.油风(气滞血瘀证)

9.闭经(气滞血瘀)

10.多囊卵巢综合征(气滞血瘀)

11.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

12.难产(气滞血瘀证)

13.死胎不下(气滞血瘀证)

14.痛经(气滞血瘀证)

15.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

16.宫环出血(肝郁血瘀证)

17.耳胀耳闭(气血瘀阻)

18.耳鸣、耳聋(气滞血瘀)

19.络损暴盲(气滞血瘀证)

20.络阻暴盲(气血瘀阻证)

21.青盲(气血瘀滞证)

22.宿翳(气血凝滞证)

23.眼眶假瘤(血瘀气滞证)

24.撞击伤目(血瘀气滞证)

25.云雾移睛(气滞血瘀证)

26.肛裂(气滞血瘀证)

27.锁肛痔(气滞血瘀证)

28.内痔(气滞血瘀证)

29.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

30.前列腺增生症(气滞血瘀证)

31.尿石症(气血瘀滞证)

32.委中毒(气滞血瘀证)

33.积聚(积证:气滞血阻证)

34.癥瘕(气滞血瘀证)

35.黄疸(气滞血瘀证)

36.胎黄(气滞血瘀)

37.耳菌(气滞血瘀)

38.咽喉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39.咽喉损伤(气滞血瘀)

第二节 气虚血瘀证

1.艾滋病(气虚血瘀证)

2.耳面瘫(气虚血瘀)

3.经行浮肿(血虚气滞证)

4.络阻暴盲(气虚血瘀证)

5.臁疮(气虚血瘀证)

6.流行性乙型脑炎(气虚血瘀)

第三节 气血虚弱证

1.闭经(气血虚弱)

2.滑胎(气血虚弱证)

3.经行发热(血气虚弱证)

4.流产术后出血(气血两虚证)

5.难产(气血虚弱证)

6.妊娠贫血(气血两虚证)

7.子晕(气血虚弱证)

8.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证)

9.胎死不下(气血虚弱证)

10.胎萎不长(气血虚弱证)

11.痛经(气血虚弱证)

12.缺乳(气血虚弱)

13.产后腹痛(气血两虚证)

14.耳鸣、耳聋(气血亏虚)

15.男性不育(气血两虚证)

16.子痰(气血两亏证)

17.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证)

18.疳证(干疳:气血两虚)

19.鼻衄(气血亏虚证)

20.云雾移睛(气血亏虚证)

21.视瞻昏渺(气血亏虚证)

22.视疲劳(气血亏虚证)

23.青盲(气血不足证)

24.目系暴盲(气血两虚证)

25.近视(气血不足证)

26.流泪症(气血不足证)

27.眩晕(气血亏虚证)

28.颤证(气血亏虚证)

29.油风(气血两虚证)

30.痈(气血两虚证)

31.耳瘘(气血耗伤,邪毒滞留)

32.脓耳变证

(1)耳后附骨痈(气血亏虚)

(2)脓耳面瘫(气血亏虚)

33.窦道(气血两虚证)

34.手发背(气血不足证)

35.褥疮(气血两虚证)

36.烧伤(气血两虚证)

37.臀痈(气血两虚证)

38.流痰(气血两虚证)

39.瘰疬(气血两虚证)

第四节 气虚血脱证

1.产后血晕(血虚气脱证)

2.腹部创伤(虚证:血亏气脱)

3.胎堕不全(虚证:血出气伤)

4.异位妊娠(气随血脱)

第六章 津液病辨证

第一节 风痰证

1.风牵偏视(风痰阻络证)

2.眉棱骨痛(风痰上犯证)

3.上胞下垂(风痰阻络证)

4.痫病(风痰闭阻)

5.哮病(风痰哮证)

6.中风

(1)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2)中脏腑:痰浊瘀闭证

7.颈痈(风热痰毒证)

8.瘿痈(风热痰凝证)

9.急喉风(风寒痰浊,凝聚咽喉)

第二节 痰浊证

1.喘证(痰浊阻肺证)

2.肺胀(痰浊壅肺证)

3.肺衰(痰邪壅肺)

4.头痛(内伤头痛:痰浊头痛)

5.耳眩晕(痰浊中阻)

6.胸痹(痰浊闭阻证)

7.哮病(寒哮:寒痰郁肺)

8.缺乳(痰浊阻滞证)

9.癫痫(痰痫)

10.痉证(痰浊阻滞证)

11.阴茎痰核(痰浊凝结证)

12.子痰(浊痰凝结证)

13.耳郭痰包(痰浊凝滞)

14.鼻痰包(痰浊凝滞)

15.鼻咽癌(痰浊结聚)

16.痴呆(痰浊清窍证)

17.流行性乙型脑炎(痰蒙清窍)

第三节 痰火证

一、痰热壅肺证

1.肺炎喘嗽(痰热闭肺)

2.小儿咳嗽(痰热咳嗽)

3.喘证(痰热郁肺证)

4.哮病(热哮:痰热壅肺)

5.咳嗽(痰热郁肺证)

6.百日咳(痰火阻肺)

7.风温肺热病(中期:痰热壅肺)

8.喉喑(痰热壅肺)

9.急喉风(痰热壅肺)

10.咽喉菌(痰热阻肺)

11.肺胀(痰热郁肺证)

12.咽喉瘤(肺胃蕴热,痰浊结聚)

二、痰火扰动心神证

1.心悸(痰火扰心证)

2.不寐(痰热扰心证)

3.经行情志异常(痰火上扰证)

4.狂证

(1)痰火扰神证

(2)痰热瘀结证

5.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痰火内扰)

6.痫病(痰火扰神证)

7.肺胀(痰蒙神窍证)

三、痰火闭窍及动风证

1.中风(热痰邪闭清窍)

2.中风(中脏腑)

3.流行性乙型脑炎(恢复期:痰火内扰心神)

4.风温肺热(痰热阻窍)

5.子痫(痰火上扰证)

6.艾滋病(窍闭痰蒙证)

7.颤证(痰热风动证)

四、痰热郁结与阴虚痰热证

1.胞生痰核(痰热蕴结证)

2.绿风内障(痰火郁结证)

3.耳鸣、耳聋(痰火郁结)

4.络阻暴盲(痰热上壅证)

5.腋痈(肝郁痰火证)

6.乳痨(阴虚痰热证)

第四节 痰气郁结证

1.梅核气(痰气郁结证)

2.癫证(痰气郁结证)

3.厥证(痰厥)

4.肉瘤(气郁痰凝证)

5.肉瘿(气滞痰凝证)

6.瘿痈(气滞痰凝证)

7.瘿病(气郁痰阻)

8.噎膈(痰气交阻证)

9.子痈(气滞痰凝证)

10.失荣(气郁痰结证)

11.乳岩(肝郁痰凝证)

12.乳痨(气滞痰凝证)

13.乳癖(肝郁痰凝证)

14.腋痈(肝郁痰火证)

15.青风内障(痰湿血瘀证)

第五节 痰湿证

1.眩晕(痰湿中阻证)

2.咳嗽(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3.小儿咳嗽(痰湿咳嗽)

4.肥胖(痰湿内盛证)

5.月经过少(痰湿证)

6.闭经(痰湿阻滞)

7.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阻滞)

8.不孕症(痰湿内阻证)

9.痞满(实痞:痰湿中阻证)

10.内伤发热(痰湿郁热证)

11.臀痈(湿痰凝滞证)

12.胞生痰核(痰湿郁结证)

13.青风内障(痰湿泛目证)

14.视瞻昏渺(痰湿蕴结证)

15.视瞻有色(痰湿化热证)

16.积聚(聚证:食滞痰阻证)

第六节 痰饮证与虚痰证

一、痰饮证

1.痰饮

(1)痰饮

(2)悬饮

(3)溢饮:表寒里饮证

(4)支饮

2.子嗽(脾虚痰饮证)

3.心悸(水饮凌心证)

4.心衰(痰水凌心)

5.呕吐(痰饮内阻证)

6.肺胀(阳虚水泛证)

二、虚痰证

1.癫痫(脾虚痰盛)

2.多发性抽搐症(脾虚痰聚)

3.哮病(虚证:脾肺亏虚,痰浊中阻)

4.流痰(阳虚痰凝证)

第七节 痰瘀证类

1.瘿病(痰结血瘀)

2.乳蛾(痰瘀互结)

3.石瘿(痰瘀内结证)

4.眼眶假瘤(痰瘀互结证)

5.乳核(血瘀痰凝证)

6.喉痹(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7.喉喑(血瘀痰凝)

8.癥瘕(痰湿瘀结证)

9.粉刺(痰湿瘀滞证)

10.痹证(痰瘀痹阻证)

11.心衰(痰瘀内阻)

12.厥心痛(寒凝痰瘀)

13.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络)

14.心悸(实证:痰火炽盛,痰瘀互结)

15.五迟、五软(痰瘀阻滞)

16.失荣(瘀毒化热证)

17.中风(中脏腑之闭证:痰浊瘀闭证)

18.络损暴盲(痰瘀互结证)

19.哮病(虚哮证:痰气瘀阻)

20.消渴目病(痰瘀阻滞证)

第八节 津伤证

1.重症泄泻

(1)伤阴:阴津受劫,津伤液脱

(2)伤阳:气随液脱,阳气外脱

2.中暑(阳暑:耗气伤津)

3.消渴(上消:肺热津伤证)

4.麻疹(阴津耗伤)

5.痉证(津伤液脱)

6.烧伤(火毒伤津证)

7.肛裂(阴虚津亏证)

附录 气血津液病常用方剂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