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刘绍武三部六病精义带教录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7.20购买纸书

441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刘绍武,刘惠生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01

字       数:777.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三部六病》是山西有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创立的医学理论。该理论是刘绍武先生研究《伤寒论》《内经》等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对于临床工作及探索中医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部六病》学说以《伤寒论》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参阅《内经》和有关著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将人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表部、中部(半表半里部)、里部,简称“三部”; 每部存在的病症,根据其阳(实、热)和阴(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症候群,简称“六病”。<br/>【作者】<br/>山西三部六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三部六病》是山西有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创立的医学理论。该理论是刘绍武先生研究《伤寒论》《内经》等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对于临床工作及探索中医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部六病》学说以《伤寒论》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参阅《内经》和有关著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将人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表部、中部(半表半里部)、里部,简称“三部”; 每部存在的病症,根据其阳(实、热)和阴(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症候群,简称“六病”。<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序一

序二

出版说明

引言——三部六病学说的历程

一、三部六病学说的萌发

二、三部六病学说的发展

三、三部六病学说的系统论观

第一章 三部六病学说概述

第一节 整体的概念

一、整体的范畴

二、整体的特性

1. 组织性

2. 层次性

3. 功能性

4. 稳态性

5. 有序性

6. 机械性

7. 能动性

8. 天人合一性

第二节 三部的概念和功能

一、表部的范畴和功能

1. 呼吸作用

2. 体温调节作用

3. 防卫作用

4. 神经调节作用

5. 排泄功能

二、里部的范畴和功能

1. 消化吸收功能

2. 防卫功能

3. 调节作用

4. 排泄功能

三、中部的范畴和功能

1. 循环与营养功能

2. 防卫功能

3. 调节功能

4. 排泄功能

第三节 三部六病证的概念和分类

一、证的概念

二、三部六病证的分类

(一)六病的纲领证

1. 表部

2. 中部

3. 里部

(二)核心证

(三)十二单证

(四)部证

(五)合病

(六)合证

(七)兼证

(八)局部病

1. 局部病局部治疗

2. 局部病局部整体治疗

第四节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

一、基础脉

1. 长度

2. 宽度

3. 深度

4. 硬度

5. 频率

6. 充盈度

7. 节律

二、复合脉

1. 洪脉

2. 滑脉

3. 紧脉

4. 牢脉

5. 芤脉

6. 革脉

7. 微脉

8. 结脉

9. 促脉

10. 濡脉

11. 弱脉

12. 大脉

13. 小脉

三、奇形脉

(一)生理性奇形脉

1. 双管脉

2. 神门脉

3. 反关脉

4. 六阴脉

(二)病理性奇形脉

1. 上鱼际脉

2. 聚关脉

3. 长弦脉

4. 涩脉

5. 晃脉

第二章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表部病辨证论治

一、表部阳证——太阳病

1. 葛根麻黄汤证

2. 麻杏石甘汤证

3. 葛根甘草汤证

4. 麻黄甘草汤证

二、表部阴证——厥阴病

1. 当归桂枝汤证

2. 桂枝汤证

3. 当归甘草汤证

4. 桂枝甘草汤证

三、表部部证

四、合病

五、合证

1.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2. 大青龙汤证

3. 麻黄汤证

4. 小青龙汤证

5. 射干麻黄汤证

6.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7.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8.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9.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六、兼证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2. 桂枝加附子汤证

3. 葛根加半夏汤证

4.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5.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七、局部病

1. 调神汤证

(1)寒热并用

(2)补泻兼施

(3)升降内含

(4)收散相济

2. 调肺汤证

3. 理目汤证

4. 理鼻汤证

5. 除风利湿汤

6. 消斑解毒汤证

7. 调滋汤证

8. 补阳还五汤证

9. 理心复脉汤证

第二节 中部病辨证辨治

一、中部阳病——少阳病

1. 黄芩柴胡汤证

2. 白虎汤证

3. 黄连阿胶汤证

4. 栀子豉汤证

5. 猪苓汤证

6. 半决渎汤证

7. 芍药甘草汤证

8. 小陷胸汤证

9. 栀子柏皮汤证

10.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1. 黄芩甘草汤证

12. 柴胡甘草汤证

二、中部阴病——少阴病

1. 人参附子汤证

2. 炙甘草汤证

3. 生脉散证

4. 甘麦大枣汤证

5. 团鱼丸证

6. 人参甘草汤证

7. 附子甘草汤证

三、中部部病

四、合病

五、合证

1. 茵陈蒿汤证

2. 栀子干姜汤证

3. 栀子厚朴汤证

4.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 大柴胡汤证

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7. 真武汤证

8. 阳和汤证

六、中部兼证

1. 柴胡加大黄汤证

2. 柴胡加芒硝汤证

3. 附子泻心汤证

4. 白虎加人参汤证

七、中部局部病证

1. 调心汤证

(1)强心以健脑

(2)宣肺以宽胸

(3)疏肝以健脾

(4)安神而止悸

2. 调肾汤证

3. 解肌汤证

4. 降压汤证

5. 调经汤证

6. 调心安胎汤证

7. 攻坚汤证

8. 鸡甲散证

9. 医黄丸证

10. 断白汤证

11. 通乳汤证

第三节 里部病辨证治论

一、里部阳病——阳明病

1. 大黄芒硝汤证

2. 大承气汤证

3. 小承气汤

4. 调胃承气汤证

5. 十枣汤

6. 麻仁丸证

7. 大陷胸丸证

8. 瓜蒂散证

9. 大黄甘草汤证

10. 芒硝甘草汤证

二、里部阴病——太阴病

1. 苍术干姜汤证

2. 旋覆代赭汤证

3. 吴茱萸汤证

4. 五苓散汤证

5. 桃花汤证

6. 大建中汤证

7. 半夏干姜散汤证

8. 橘皮竹茹生姜汤证

9. 厚朴汤证

10. 苍术甘草汤证

11. 干姜甘草汤证

三、里部部病

四、合病

1. 大黄牡丹皮汤证

2. 桃核承气汤证

五、合证

1. 抵当汤证

2. 大黄附子汤证

3. 三核二香汤证

4. 白桃汤证

5. 乌梅汤证

6. 杀虫汤证

7. 桂枝人参汤证

8.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9. 小建中汤证

10.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11. 黄连汤证

12. 通脉四逆汤证

六、兼证

1. 桂枝加大黄汤证

2.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3. 四逆加人参汤证

七、里部局部病证

1. 调胃汤证

2. 调肠汤证

3. 调肝汤证

(1)协调整体

(2)清热利湿

(3)活血化瘀

(4)调理脾胃

(5)通利二便

4. 理消汤证

5. 排石汤证

6. 利肠汤证

7. 调胃扫虫汤证

第四节 整体病辨治

一、整体阳证——清热饮证

二、整体阴证——急救汤证

三、整体体证——小柴胡汤证

第五节 六病的转化

一、由阳向阴转化

二、由阴向阳转化

三、由一阳转他阳

四、由一阴转他阴

五、复合转化

第六节 六病的鉴别

一、真阳假阴证

二、真阴假阳证

三、阴阳难辨证

第七节 三部六病医案

一、表部病医案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合病合证

(四)兼证

(五)局部病

1. 面神经麻痹

2. 脑出血

3. 关节炎

4. 震颤性麻痹

5. 鼻咽癌

6. 垂体肿瘤——肢端肥大症

7. 鼻息肉

8. 青光眼

9.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 脱发

11. 腓神经麻痹

二、中部病医案

(一)少阳病

1. 辛某,女,56 岁,药剂师。

2. 赵某,男,43 岁,工人。

3. 李某,男,37 岁,工人。

(二)少阴病

1. 常某,男,32 岁,农民。

2. 王某,男,65 岁,中学教员。

(三)合病合证

(四)兼证

(五)局部病

1. 高血压合冠心病

2. 冠心病合眼病

3. 主动脉瘤

4. 高血压病

5. 低血压

6. 肋软骨炎

7. 增生性脊柱炎

8. 再生障碍性贫血

9. 双侧肾结核

10. 月经失调

11. 无脉症

12. 风湿性心脏病

13. 痰核(回归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14. 猪绦虫包囊病

15. 胸壁结核

16. 膀胱癌晚期合并肾转移

17. 甲状腺瘤

18. 红斑狼疮

19. 停经腰痛

20. 月经失调

21. 脊柱结核

三、里部病医案

(一)阳明病

1. 王某,男,30 岁,农民。

2.赵某,男,57 岁,某公司干部。

(二)太阴病

1.张某,男,36 岁,工人。

2. 任某,男,60 岁,农民。

3. 智童,男,14 岁,学生。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 杨某,女,40 岁,农民。

2. 刘某,男,39 岁,某厂技术员。

(五)兼证

(六)局部病

1. 上消化道出血

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 胃扭转

5. 胆结石

6. 胃下垂

7. 糖尿病

8. 胰腺肿瘤

9. 多囊肝及左侧多囊肾

10. 粘连性肠梗阻

11. 肝硬化腹水

12. 肿瘤

13. 肝脓肿

14. 舌白斑病

第三章 《伤寒论》重辑并释

引子

第一节 辨证篇

一、表部病辨证

(一)太阳病

1. 纲领证

2. 麻杏石甘汤证

(二)厥阴病

1. 纲领证

2. 当归四逆汤证

3. 桂枝汤证

4. 桂枝甘草汤证

(三)部病

(四)合病、合证

1. 麻黄汤证

2. 大青龙汤证

3. 小青龙汤证

4.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5. 甘草附子汤证

6. 桂枝附子汤证

7.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8.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9.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10.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1. 去桂加白术汤证

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13.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14.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5. 麻黄升麻汤证

(五)兼证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3. 桂枝加附子汤证

4. 桂枝去芍药汤证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6. 葛根加半夏汤证

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9. 桂枝加桂汤证

10.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二、中部病辨证

(一)少阳病

1. 纲领证

2. 白虎汤证

3. 栀子豉汤证

4. 栀子柏皮汤证

5. 黄连阿胶汤证

6. 猪苓汤证

7. 芍药甘草汤证

8. 甘草汤证

9. 桔梗汤证

10. 苦酒汤证

11. 枳实栀子汤证

12. 牡蛎泽泻散证

(二)少阴病

1. 纲领证

2. 附子汤证

3. 炙甘草汤证

(三)部病

(四)合病、合证

1. 栀子厚朴汤证

2. 栀子干姜汤证

3. 干姜附子汤证

4. 真武汤证

5. 柴胡桂枝汤证

6.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7. 大柴胡汤证

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9. 茵陈蒿汤证

10. 半夏汤证

11. 四逆散证

12. 竹叶石膏汤证

13. 猪肤汤证

(五)兼证

1.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2. 栀子生姜豉汤证

3. 白虎加人参汤证

三、里部病辨证

(一)阳明病

1. 纲领证

2. 大承气汤证

3. 小承气汤证

4. 调胃承气汤证

5. 瓜蒂散证

6. 麻子仁丸证

7. 大陷胸丸、汤证

8. 十枣汤证

9. 蜜导煎方证

10. 白头翁汤证

11.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2. 黄芩汤证

(二)太阴病

1. 纲领证

2. 理中丸证

3. 旋覆代赭石汤证

4. 吴茱萸汤证

5. 五苓散证

6. 小建中汤证

7.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8.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10. 茯苓甘草汤证

11. 文蛤散证、白散证

12. 桃花汤证

13. 四逆汤证

(三)部病

1. 生姜泻心汤证

2. 甘草泻心汤证

3. 半夏泻心汤证

(四)合病合证

1. 黄连汤证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4. 柴胡加芒硝汤证

5. 桃核承气汤证

6. 抵当汤证

7. 小陷胸汤证

8. 桂枝人参汤证

9. 乌梅丸证

10.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11. 四逆汤证

12. 白通汤证

13. 通脉四逆汤证

14. 烧裈散证

(五)兼证

1. 附子泻心汤证

2. 桂枝加大黄汤证

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4. 桂枝加芍药汤证

5.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6. 四逆加人参汤证

7.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8. 茯苓四逆汤证

第二节 论述篇

一、名称与概念

(一)表部

(二)中部

(三)里部

二、病机分析

(一)表部病

(二)中部病

(三)里部病

(四)整体病

三、误治分析

四、禁忌证

(一)不可汗

(二)不可下、吐

(三)其他不可之法

第四章 《伤寒论》述评

第一节 《伤寒论》著述的时代背景

一、东汉建安年间的疫情情况

二、建安年间的文学特色

三、三国时代宗法松弛

第二节 《伤寒论》的历史演变

一、关于张仲景与《伤寒论》的著述问题

1.《伤寒杂病论》

2.《针灸甲乙经》

3.《后汉书》

二、王叔和与《伤寒杂病论》

三、从汉至宋《伤寒杂病论》版本的流传

第三节 《伤寒论》评释简述

二、对《伤寒杂病论》注释摘要

三、历代医家关于 “经” 的解释

第四节 《伤寒论》辨证推理方法举要

一、推理定证

二、以治测证

三、以证推证

四、以日辨证

五、以脉析证

第五节 《伤寒论》的医学成就

一、开创系统方剂学

(一)方剂学的鼻祖

1. 药量变则作用变

2. 合方变量则作用变

(二)命方原则

1. 以主导药命名

2. 以药的共同作用命名

3. 以组成方剂的作用命名

4. 以主治证命名

5. 以取类比象法命名

6. 以药汤颜色命名

二、肇基辨证论治

第六节 试论《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

第七节 《伤寒论》的病证系统观

一、太阳病篇

二、阳明病篇

三、少阳病篇

四、太阴病篇

五、少阴病篇

六、厥阴病篇

七、霍乱病篇

八、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

第五章 三部六病论析

第一节 哲学的启迪

一、《周易》的导向

二、系统科学的轨迹

三、新说的色彩

第二节 医学的遗传与变异

一、难醒的梦

1.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精髓理解不够

2. 临床实践有效性的束缚

3. 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力度很差

4. 对于中医走向世界的认识不足

5. 缺乏新的理论范式

二、必然产物

1. 择医的动机

2.《伤寒论》的赞颂和质疑

三、历史使命

第三节 医学的展望——异源同流

一、概念更新

二、解构与重建

三、展望

后语

方剂索引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