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之治”背景下的我国税制改革研究(百家廊文丛)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3.70购买纸书

1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孙玉栋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15

字       数:105.4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财政税收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从历史沿革的视角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变迁和改革行系统的分析,并按照新中国经历的“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三个历史阶段行总结。之所以这样行全书结构的布局,是因为从十九大召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中国之治”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我们希望在“中国之治”这样的框架下,就我国的税制变迁与改革,从历史、现实与未来多个维度行研究,探求我国税制的变革之道,也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税制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三阶段分为了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主要回顾和梳理建国后的前30年税收制度从建立到改革再到弱化的过程;中篇回顾与分析了我国税制的重建与改革的程;虽然这两个阶段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但理论界和实际部分对这两个阶段的很多改革讨论已经比较丰富,所以本书所用篇幅不是很多。下篇是本书需要重讨论的部分。这部分的研究又可以三部分,一个是新常态阶段的税制改革,再一个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税制改革,*后是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税制改革的展望。 本书的立意在于将我国70年税收制度从建立到不断改革的历程置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框架下,分析我国税制改革的路径与发展的方向,在成绩、问题和完善的逻辑下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做一些探索。<br/>【作者】<br/>孙玉栋,男,1965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苑讲座教授,国家会计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华侨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20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管理与筹划、政府会计管理。<br/>
目录展开

编委会名单

导言

上篇“站起来”阶段的税制建立与改革(1950—1977年)

第1章 建国初期税制的建立

1.1 建国初期税制建立的历史背景

1.2 税收体系的内容

1.3 税收机构的建立

1.4 税收制度的不断调整

第2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2.1 1958年第二次税制改革

2.2 1973年第三次税制改革

2.3 税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中篇“富起来”阶段的税制重建与改革(1978—2011年)

第3章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3.1 税制改革的背景

3.2 税制改革的内容

3.3 税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税制改革

4.1 税制改革的背景

4.2 税制改革的内容

4.3 税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

5.1 税制改革的背景

5.2 税制改革的内容

5.3 税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下篇“强起来”阶段的税制改革与完善(2012年以来)

第6章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背景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6.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3 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税收制度的内涵及关系

6.4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意义

第7章 “十八大”以来税收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现状

7.1 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

7.2 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的进展

第8章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8.1 新一轮税制改革总体运行的现状

8.2 新一轮税制改革总体运行中的问题

第9章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逻辑框架

9.1 税收制度改革的一般性原则

9.2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税收制度的目标导向

9.3 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逻辑框架

第10章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税收制度的改革趋势

10.1 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

10.2 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0.3 必须健全地方税体系

10.4 能够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10.5 推进绿色发展

10.6 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