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网络互联技术(理论篇)电子书

本书是锐捷网络与院校老师合力编撰完成,既有完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教材内容简单,非常适合网络专业的初学者,学生学习本书的同时,也可考取锐捷网络的相关认证。

售       价:¥

纸质售价:¥37.40购买纸书

2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汪双顶 武春岭 王津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07-01

字       数:26.3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成人/中高职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介绍了构建企业网络工程项目过程中涉及的以太网、交换、路由、安全及无线局域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具体包括网络基础协议、交换机安装和调试、虚拟局域网(VLAN)、生成树、静态路由、动态路由、PPP、交换机端口安全、IP ACL、NAT、WLAN及网络规划等内容,可与《网络互联技术(实践篇)》配套使用。<br/>【推荐语】<br/>本书是锐捷网络与院校老师合力编撰完成,既有完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教材内容简单,非常适合网络专业的初学者,学生学习本书的同时,也可考取锐捷网络的相关认证。<br/>【作者】<br/>本书邀请由来自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和来自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专业工程师队伍,组建校企合作团队,联合发完成的。本课程在发的过程中,坚持立足清远,对产业,根据专业就业方向和“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按技术相关性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工学交替、实境育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课程内容。<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前言

使用说明

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2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1.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1.4 网络传输介质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2.2 重要计算机网络体系

1.3 OSI参考模型

1.3.1 OSI参考模型概述

1.3.2 OSI七层参考模型

1.3.3 OSI/RM各层功能概述

1.4 TCP/IP参考模型

1.4.1 TCP/IP概述

1.4.2 TCP/IP协议各层功能

1.4.3 重点协议介绍

1.5 网络组建层次化结构设计

1.5.1 组建网络核心层

1.5.2 组建网络汇聚层

1.5.3 组建网络接入层

1.5.4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优点

1.6 认证测试

第2章 交换技术基础

2.1 局域网体系结构

2.1.1 什么是局域网

2.1.2 局域网体系结构简介

2.1.3 MAC子层功能

2.1.4 LLC子层功能

2.1.5 局域网网络标准

2.2 以太网基础

2.2.1 以太网概述

2.2.2 以太网技术发展

2.2.3 CSMA/CD协议

2.2.4 以太网帧

2.2.5 以太网广播和冲突

2.3 交换技术基础

2.3.1 什么是交换技术

2.3.2 二层交换设备

2.4 认识交换机设备

2.4.1 认识交换机端口

2.4.2 认识交换机组件

2.4.3 衡量交换机性能的参数

2.5 交换机工作原理

2.5.1 交换机基本功能

2.5.2 交换机地址学习和转发策略

2.5.3 交换机帧转发方式

2.6 认证测试

第3章 配置交换机设备

3.1 启动交换机

3.2 交换机命令行界面

3.3 交换机基础配置

3.4 配置交换机的安全登录

3.5 配置交换机系统升级

3.5.1 通过TFTP协议传输文件

3.5.2 通过Xmodem协议传输文件

3.5.3 升级交换机系统

3.6 认证测试

第4章 虚拟局域网

4.1 VLAN概述

4.1.1 VLAN技术概述

4.1.2 VLAN的用途

4.1.3 VLAN的优点

4.2 定义VLAN方法

4.2.1 基于接口VLAN配置方案

4.2.2 基于MAC地址VLAN配置方案

4.2.3 基于网络层VLAN配置方案

4.2.4 基于IP组播VLAN配置方案

4.3 配置基于接口VLAN

4.4 VLAN干道技术

4.4.1 Access接入端口

4.4.2 Trunk干道端口

4.4.3 干道协议IEEE 802.1Q

4.4.4 交换机Native VLAN

4.5 配置交换机Trunk端口

4.6 配置交换机Trunk端口安全

4.7 配置VLAN之间通信

4.7.1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4.7.2 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

4.8 VLAN排错

4.9 认证测试

第5章 局域网中冗余链路

5.1 冗余拓扑

5.1.1 冗余交换模型

5.1.2 广播风暴

5.1.3 多帧复制

5.1.4 MAC地址表抖动

5.2 生成树协议

5.2.1 生成树协议概述

5.2.2 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

5.2.3 STP生成树协议的缺点

5.2.4 生成树协议端口状态

5.2.5 生成树拓扑变更

5.3 快速生成树协议

5.3.1 快速生成树协议改进

5.3.2 RSTP端口角色和端口状态

5.3.3 RSTP与STP的兼容性

5.4 STP与RSTP的配置

5.4.1 生成树协议的默认参数

5.4.2 配置STP和RSTP

5.4.3 生成树配置实例

5.5 多生成树MSTP标准

5.5.1 多生成树产生背景

5.5.2 什么是多生成树协议

5.5.3 多生成树协议优点

5.5.4 MSTP协议相关概念

5.5.5 配置MSTP生成树

5.5.6 MSTP生成树应用

5.6 以太网端口聚合

5.6.1 端口聚合概述

5.6.2 端口聚合技术优点

5.6.3 端口聚合的流量平衡

5.6.4 配置端口聚合

5.6.5 端口聚合配置实例

5.7 认证测试

第6章 IP协议及子网规划

6.1 IP协议

6.1.1 IP协议概述

6.1.2 IP包格式

6.2 IP地址

6.2.1 什么是IP地址

6.2.2 IP地址表示方法

6.2.3 什么是子网掩码

6.2.4 有类IP地址

6.2.5 无类IP地址

6.2.6 私有IP地址

6.2.7 特殊IP地址

6.3 IP子网技术

6.3.1 什么是子网

6.3.2 子网掩码应用

6.3.3 划分子网方法

6.3.4 子网划分应用

6.3.5 子网划分意义

6.3.6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6.4 认证测试

第7章 三层交换技术

7.1 三层交换技术产生原因

7.2 什么是三层交换技术

7.2.1 OSI模型分层结构

7.2.2 传统二层交换技术

7.2.3 第三层交换技术

7.3 三层交换原理

7.4 认识三层交换机

7.5 配置三层交换机

7.6 认证测试

第8章 路由和静态路由技术

8.1 路由技术基础

8.1.1 路由概念

8.1.2 路由选路

8.2 路由器设备概述

8.2.1 认识路由器

8.2.2 认识路由器接口

8.2.3 路由器访问方式

8.3 使用命令行配置路由器

8.3.1 路由器命令配置模式

8.3.2 配置路由器基础命令

8.4 配置路由器直连路由

8.5 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8.5.1 什么是静态路由技术

8.5.2 静态路由配置

8.5.3 什么是默认路由

8.5.4 配置默认路由

8.6 动态路由基础

8.6.1 什么是动态路由协议

8.6.2 动态路由协议决策

8.6.3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8.6.4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8.6.5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8.7 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

8.7.1 有类路由协议

8.7.2 无类路由协议

8.8 认证测试

第9章 RIP路由协议

9.1 RIP协议

9.1.1 RIP协议度量方法

9.1.2 RIP协议更新过程

9.1.3 RIP协议学习路由过程

9.2 RIP更新路由表

9.3 RIP路由环

9.3.1 什么是路由环

9.3.2 路由环造成路由障碍

9.3.3 防止路由环

9.4 RIPv1与RIPv2

9.5 RIP的配置方法

9.5.1 配置RIP命令

9.5.2 RIP配置实例

9.5.3 配置单播更新和被动接口

9.6 RIP的检验与排错

9.6.1 使用show命令检验RIP的配置

9.6.2 使用debug命令进行排错

9.7 认证测试

第10章 OSPF路由协议

10.1 OSPF概述

10.1.1 什么是OSPF路由协议

10.1.2 OSPF路由协议特点

10.2 OSPF路由基本概念

10.3 OSPF路由区域

10.4 OSPF报文类型

10.5 OSPF路由计算过程

10.5.1 SPF算法

10.5.2 最短路径优先SPF工作过程

10.5.3 OSPF路由计算过程

10.6 配置单区域OSPF

10.6.1 配置OSPF路由

10.6.2 OSPF路由应用

10.7 配置多区域OSPF

10.7.1 单区域OSPF 路由问题

10.7.2 多区域OSPF 网络优越性

10.7.3 设计多区域OSPF网络

10.7.4 多区域OSPF网络

10.7.5 配置多区域OSPF网络

10.8 认证测试

第11章 DHCP动态地址获取协议

11.1 DHCP概述

11.1.1 什么是DHCP

11.1.2 DHCP优点

11.2 DHCP地址分配流程

11.2.1 DHCP分配形式

11.2.2 DHCP地址第一次分配流程

11.2.3 DHCP地址租约

11.3 DHCP协议报文的封装

11.4 配置DHCP Server

11.5 配置DHCP Client

11.6 DHCP配置应用

11.7 认证测试

第12章 保护企业网安全

12.1 企业网安全隐患

12.2 管理网络设备控制台安全

12.2.1 管理交换机控制台登录安全

12.2.2 管理路由器控制台安全

12.3 交换机端口安全

12.3.1 配置端口安全地址

12.3.2 配置端口最大连接数

12.3.3 绑定交换机端口安全地址

12.4 访问控制列表技术

12.4.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

12.4.2 访问控制列表分类

12.5 基于编号标准ACL

12.5.1 标准ACL定义

12.5.2 编写标准ACL规则

12.5.3 标准ACL应用

12.6 基于编号扩展ACL

12.6.1 基于编号扩展ACL

12.6.2 扩展ACL应用

12.7 基于名称的ACL

12.7.1 基于名称的ACL概述

12.7.2 基于名称标准ACL规则

12.7.3 基于名称扩展ACL规则

12.8 基于时间的ACL

12.8.1 定义时间ACL规则

12.8.2 基于时间ACL规则应用

12.9 认证测试

第13章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13.1 私有地址概述

13.1.1 IPv4地址困境

13.1.2 私有IP地址

13.2 NAT技术概述

13.2.1 什么是NAT技术

13.2.2 NAT技术作用

13.2.3 NAT技术类型

13.3 NAT技术原理

13.3.1 NAT技术专业术语

13.3.2 NAT的工作过程

13.4 配置静态NAT

13.4.1 静态NAT配置过程

13.4.2 静态NAT应用

13.5 配置动态NAT

13.5.1 动态NAT配置过程

13.5.2 动态NAT应用

13.6 配置NAPT

13.7 验证和诊断NAT转换

13.8 认证测试

第14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

14.1 无线技术概述

14.1.1 WLAN发展历程

14.1.2 WLAN技术优势

14.1.3 WLAN传输技术

14.2 WLAN传输协议

14.2.1 CSMA/CA工作机制

14.2.2 IEEE 802.11标准

14.2.3 IEEE 802.11与OSI模型

14.3 WLAN组件

14.3.1 无线网卡

14.3.2 访问接入点

14.3.3 无线网控制器

14.3.4 天线

14.4 WLAN拓扑结构

14.4.1 Ad-Hoc模式

14.4.2 Infrastructure模式

14.5 WLAN网络体系结构

14.5.1 胖AP网络架构

14.5.2 瘦AP网络架构

14.6 WLAN安全

14.6.1 SSID隐藏

14.6.2 MAC地址过滤

14.6.3 WEP

14.6.4 WPA

14.6.5 802.1x

14.6.6 WLAN安全防范措施

14.7 配置WLAN中AC设备

14.8 配置WLAN中AP设备

14.9 认证测试

第15章 广域网基础

15.1 广域网技术基础

15.2 E1数字链路

15.3 数字用户线路

15.4 点对点协议

15.4.1 PPP协议简介

15.4.2 PPP帧结构

15.4.3 PPP工作过程

15.4.4 PAP和CHAP认证

15.4.5 配置PPP协议

15.4.6 PPP协议安全认证应用

15.5 PPPoE接入技术

15.6 认证测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