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专家指导委员会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气血津液病分册》编委会
前 言
目录
ZYYXH/T49-2008 郁 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2 鉴别诊断
2 辨证论治
2.1 肝气郁结证
2.2 血行郁滞证
2.3 肝郁脾虚证
2.4 肝胆湿热证
2.5 忧郁伤神证
2.6 肾虚肝郁证
3 其他治法
3.1 食疗
3.2 针刺
4 调摄与预防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推荐分级
ZYYXH/T41-2008 消 渴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2 鉴别诊断
2 辨证论治
2.1 阴虚热盛证
2.2 气阴两虚证
2.3 阴阳两虚证
2.4 血瘀脉络证
2.5 湿热困脾证
2.6 心络瘀滞证
2.7 瘀阻脑络证
2.8 肾络瘀滞证
2.9 目络瘀滞证
2.10 络空风动证
3 其他治法
4 调摄与预防
ZYYXH/T42-2008 瘿 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2 鉴别诊断
2 辨证论治
2.1 气郁痰阻证(瘿囊)
2.2 痰结血瘀证(瘿瘤)
2.3 阴虚火旺证(瘿气)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4 调摄与预防
内伤发热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2 鉴别诊断
2 辨证论治
2.1 虚证
2.2 实证
3 其他治法
3.1 针刺
3.2 灸法
4 调摄与预防
ZYYXH/T40-2008 汗 证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2 鉴别诊断
2 辨证论治
2.1 自汗
2.2 盗汗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3.3 扑粉
3.4 脐疗
4 调摄与预防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推荐分级
ZYYXH/T40-2008 肥 胖
1 诊断依据
1.1 WHO1998年推荐的诊断要点
1.2 亚太地区推荐的肥胖诊断要点
1.3 中国人肥胖的判定标准
2 辨证论治
2.1 脾虚湿阻证
2.2 胃热湿阻证
2.3 肝郁气滞证
2.4 脾肾两虚证
2.5 气滞血瘀证
2.6 阴虚内热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中成药
3.3 针刺
高脂血症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蕴结证
2.2 痰湿内阻证
2.3 痰瘀结滞证
2.4 脾虚湿盛证
2.5 肝肾阴虚证
2.6 脾肾阳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3.3 推拿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质量评价
推荐分级
ZYYXH/T61-2008 甲状腺功能亢进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气郁痰阻证
2.2 痰结血瘀证
2.3 肝火旺盛证
2.4 心肝阴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ZYYXH/T62-2008 甲状腺功能减退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气血两虚证
2.2 脾肾阳虚证
2.3 心肾阳虚证
2.4 阴阳两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ZYYXH/T120-2008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肝肾阴虚证
2.2 脾肾阳虚证
2.3 气阴两虚证
2.4 阴阳两虚证
2.5 兼夹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针刺
3.3 浸泡
ZYYXH/T108-2008 巨幼细胞贫血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心脾两虚证
2.2 气血两虚证
2.3 脾肾阳虚证
2.4 胃阴不足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食疗
3.3 针刺
3.4 灸法
ZYYXH/T109-2008 缺铁性贫血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脾胃虚弱证
2.2 脾肾阳虚证
2.3 肝肾阴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中成药
3.2 食疗
3.3 针灸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推荐分级
ZYYXH/T110-2008 再生障碍性贫血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肾阴虚证
2.2 肾阳虚证
2.3 阴阳两虚证
2.4 脾肾阳虚证
2.5 肝肾阴虚证
2.6 热毒内炽证
2.7 血热妄行证
3 其他治法
ZYYXH/T111-200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血热妄行证
2.2 阴虚内热证
2.3 气不摄血证
2.4 瘀血内阻证
2.5 风扰血动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食疗
3.3 推拿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1.证据分级标准
2.推荐强度
ZYYXH/T132-2008 焦虑症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肝郁化火证
2.2 瘀血内阻证
2.3 痰火扰心证
2.4 阴虚内热证
2.5 心脾两虚证
2.6 心胆气虚证
2.7 肾精亏虚证
2.8 心肾不交证
3 其他治法
3.1 中成药
3.2 单方验方
3.2 针刺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推荐分级
ZYYXH/T133-2008 抑郁症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肾虚肝郁证
2.2 肝郁脾虚证
2.3 肝胆湿热证
2.4 心肾不交证
2.5 心脾两虚证
2.6 心胆气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中成药
3.2 单方验方
3.2 针刺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证据级别
推荐分级
ZYYXH/T119-2008 骨质疏松症
1 诊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1.2 理化检查
1.2.1 实验室检查
1.3 诊断要点
2 辨证论治
2.1 阳虚湿阻证
2.2 气滞血瘀证
2.3 脾气虚弱证
2.4 肝肾阴虚证
2.5 肾阳虚衰证
2.6 肾精不足证
2.7 气血两虚证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2 食疗
3.3 针刺
3.4 灸法
3.5 推拿
3.6 外敷
附件1: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
1 证据分级标准
2 推荐强度
药物信息表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