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电子书

学术写作是思想呈现的主要方式,在大学学习中具有枢纽性地位。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可迁移”的能力,是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通识写作:怎样行学术表达》邀请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授课名师,结合各自的学科背景和研究体验,为大家“解锁”学术写作的要和难。

售       价:¥

纸质售价:¥24.00购买纸书

36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葛剑雄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字       数:15.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语言文字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针对学术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分别从选题策略、学术阅读、文献管理、读书笔记、写作技巧、论文规范、文献征引等各个重要环节手,旨在帮助青年学子掌握学术写作之门的“钥匙”。<br/>【推荐语】<br/>学术写作是思想呈现的主要方式,在大学学习中具有枢纽性地位。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可迁移”的能力,是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通识写作:怎样行学术表达》邀请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授课名师,结合各自的学科背景和研究体验,为大家“解锁”学术写作的要和难。<br/>【作者】<br/>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HISTORICAL GEOGRAPHY编委,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政协常委等。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学术规范——学术写作的基础(代序)

一、问题意识

二、创新精神

三、学术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

1 学术论文写作入门

一、什么是学术写作

二、如何进行论证

三、论文选题

四、论文起草的注意点

五、读书报告的撰写

六、观点表达

七、批判性阅读

2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阅读和文献管理

一、上课要获取“藏宝图”

二、有效、有目标、批判地阅读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如何写文献综述

五、注意学术规范

六、知识管理的技术辅助

七、不忘写作的初心

3 我写故我在——学术写作与个人知识

一、我写故我在

二、学术写作与登徒子好色

三、知识与信息爆炸时代的学术写作

四、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产业

五、通识教育与学术写作

六、个人知识与学术写作

七、关于学术写作的一些个人知识

第二部分

4 文学论文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从一般阅读到专门的文学阅读

二、科学时代的文学论文

三、“文学例外论”

四、文学的外部研究

五、文学的内部研究

六、考证类论文及其延伸

七、文本解读类论文及其延伸

八、理论+文本类论文及其延伸

九、混合类论文及其他

5 从读书笔记到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引言:从钱锺书先生的手稿集谈起

一、读书笔记:汇聚材料与记录想法

二、选题、材料与框架: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

三、回顾、论述与引证: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6 学术史回顾的写法——兼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

一、作为形式规范的注释及其意义

二、注释的功能与作用

三、形成学术问题的几个步骤

四、研究设计与学术史回顾

五、学术史回顾的写法

六、成为研究者的关键:努力写作

7 立足文本、结合专业——基于经典作品的选题与写作

一、学术写作的一般要求和常见问题

二、通识课程论文的选题策略

8 社会科学论文选题策略与写作技巧

一、蓝海战略:选择研究领域

二、什么是问题意识

三、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

四、社会科学的想象力与理论聚焦

五、写、写、写才是“王道”

六、写作是一场攻防战

9 一个有趣问题的经济学叙事方式

一、找到感兴趣的经济学现象

二、提出有价值的经济学问题

三、构思可行的研究框架

四、如何展开研究

五、论文的写作

六、结语

10 英文参考文献的正文引用与文后整理

一、参考文献的相关概念

二、参考文献的整理

三、正文文献引用

四、文献管理软件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