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脑洞大开的哲学简史电子书

本书为我们展了一张宝贵的哲学地图,那上面有你想了解的曾经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听说过或没听说过的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的全景画像。这是一本好看、精妙、宽广的有关哲学家的读物,它易读不晦涩、幽默不庸俗,当哲学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哪怕你拒绝思考,都可以成为一名不思考的哲学家。

售       价:¥

纸质售价:¥56.80购买纸书

1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七格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字       数:16.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宗教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哲学一直给人一种远在云端的感觉,很多人对哲学总有种刻板印象,认为哲学太过玄奥,读不读哲学对自己没有多少影响。但其实这种高高在上的哲学是被经院化和学科化了的,这是对哲学原来面貌的*扭曲! 七格说,哲学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哲学家可以很有趣,哲学可以很“普遍”。哲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本书带你认识60位哲学先贤的前世今生。风趣幽默的观剖析,独具一格的人物短评,各类学科与哲学的激情碰撞,让你畅游哲学海洋,重塑不一样的哲学态度!<br/>【推荐语】<br/>本书为我们展了一张宝贵的哲学地图,那上面有你想了解的曾经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听说过或没听说过的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的全景画像。这是一本好看、精妙、宽广的有关哲学家的读物,它易读不晦涩、幽默不庸俗,当哲学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哪怕你拒绝思考,都可以成为一名不思考的哲学家。<br/>【作者】<br/>"七格,作家、编剧、业余插画师,毕业于美国著名艺术学府马里兰艺术学院,著有《苹果核里的桃先生》《圈形游戏》《神圣书写帝国》《德国精神》等文学作品,还曾担任《斗破苍穹》等系列动画片编剧。 七格擅长以讲故事的方式评述哲学史、解读大师观,曾发表哲理小说《真理与意义》《单扩张了一群羊羔》,出版《脑洞大的哲学简史:八世纪前》。"<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君临海域 一统天下的努力

商羯罗(Shankara)约700—750年印度的伽拉迪“有梵无佛。”

莲花戒(Kamalasila)约740—795年印度的某处“我也曾胜之不武。”

阿维森纳(Avicenna)约980—1037年波斯的布哈拉“宇宙和人体一样奥妙。”

邵壅(Shao Yong)1011—1077年【北宋】古中国的范阳“从三皇五帝到太空殖民,这套历法都能管。”

张载(Zhang Zai)1020—1077年〔北宋〕古中国的长安“宇宙一团气。”

程颐(Cheng Yi)1033—1107年〔北宋〕古中国的洛阳“理,是一种规范势。”

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意大利的奥斯塔“你们都误解了我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1079—1142年法国的帕莱特“上帝不可言说,但可以指向。”

朱熹(Zhu Xi)1130—1200年〔南宋〕古中国的尤溪“格物致知。”

陆九渊(Lu Jiuyuan)1139—1193年〔南宋〕古中国的金溪“格物致知是错的。”

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三位一体是个数学问题。”

奥卡姆(William of Ockham)1285—1349年英国的萨里“不要滥用我的剃刀。”

度量海域 机器时代

王守仁(Wang Shouren)1472—1529年〔明朝〕中国的余姚“致良知。”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的伦敦“让我们做实验吧!哲学家们。”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年英国的马尔麦斯堡“起初,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敌人。”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年法国的拉艾“上帝保佑我思故我在。”

王夫之(Wang Fuzhi)1619—1692年【明朝】中国的衡阳“尽天地只是个诚。”

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年法国的克莱蒙费朗“信上帝吧,这是稳健型投资。”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英国的威灵顿“不信上帝的国度,不存在天赋人权。”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道德是一种几何。”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德国的莱比锡“前定和谐。”

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年爱尔兰的代色城堡“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英国的爱丁堡“因果律可能只是一种幻觉。”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瑞士的日内瓦“政治用一个主旋律就可以了。”

酒神海域 认识宇宙,认识自己

戴震(Dai Zhen)1724—1777年〔清朝〕中国的休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德国的哥尼斯堡“理性无法跃起之处,让道德上。”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德国的斯图加特“否定之否定,也可以看成迭代算法。”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波兰的但泽“世界是一场幻影。”

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年丹麦的哥本哈根“忧郁啊,赐予我力量吧!”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年德国的特里尔“肉身成道。”

西周(Nishi Amane)1829—1897年日本的津和野“哲学这个词汇,是俺翻译的。”

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年摩拉维亚的契尔里兹“水桶转起,万物卷入。”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年美国的坎布里奇“重要的事情都要说三遍。”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德国的勒肯“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你。”

庞加莱(Henri Poincaré)1854—1912年法国的南希“宇宙到底是个什么形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奥地利的弗莱堡“梦的解析,其实就是一次文学写作。”

迷踪海域 路径分岔的语言花园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瑞士的日内瓦“语言可以自给自足。”

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年摩拉维亚的普罗斯尼兹“现象学是一场失败的哲学越狱。”

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年法国的巴黎“时间是诗性的。”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英国的威尔士“理发师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奥地利的维也纳“26年前我摸到了语言的边界,26年后我发现摸错了。”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德国的梅斯基尔希“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天、地、人、神。”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年瑞士的纳沙特尔“关系是第一性的。”

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年法国的巴黎“神神道道,带功报告。”

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年奥地利的维也纳“一切宣称永不出错的,都不是科学。”

哥德尔(Kurt Gödel)1906—1978年捷克的布尔诺“可以证明,像上帝G(x)是存在的。”

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年德国的汉诺威“恶就是平庸的。”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年法国的巴黎“女人要当像男人一样的人。”

碰撞海域 拆解与建构

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2000年美国的阿克朗“语言的真假,需要经验世界来校验。”

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年拉脱维亚的里加“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

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荒诞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年美国的春田市“意义先于真。”

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年美国的巴尔的摩“正义就得考虑:你弱你有理。”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年匈牙利的德布勒森“知识系统的防御圈,像个荷包蛋。”

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1926—2016年美国的芝加哥“如何才能确定我们不是缸中之脑?”

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年法国的普瓦捷“流量即话语,话语即权力。”

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交往有规范,就还有希望。”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年阿尔及利亚的艾尔比亚尔“去中心。”

蒙塔古(Richard Montague)1930—1971年美国的斯托克顿“人工智能,你妈叫你去种语法树。”

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段子哲学,天经地义。”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